根據(jù)最新福建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shù)據(jù),湖南科技學院在福建招生錄取數(shù)據(jù)顯示,福建考生上湖南科技學院的分數(shù)在479至504分,位次為54689至13057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福建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79至504區(qū)間才能上湖南科技學院。
一、福建考多少分能上湖南科技學院
1、2022年福建考生上湖南科技學院:歷史(歷史+選考思想政治)最低分需要52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057名;
2、2021年福建考生上湖南科技學院: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50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459名;
3、2022年福建考生上湖南科技學院: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9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2597名;
4、2021年福建考生上湖南科技學院: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最低分需要49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4689名;
5、2021年福建考生上湖南科技學院: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50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2235名;
6、2021年福建考生上湖南科技學院: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最低分需要50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1739名;
7、2020年福建考生上湖南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3052名;
8、2020年福建考生上湖南科技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0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431名;
二、湖南科技學院在福建的2020-2022錄取分數(shù)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湖南科技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99 | 19202 | 省政府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歷史+選考思想政治 | 本科 | 520 | 13057 | 省政府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496 | 54338 | 省政府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99 | 52597 | 省政府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00 | 52080 | 省政府 |
2、2021年湖南科技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05 | 17459 | 省政府 |
2021 | 福建 | 歷史 | 歷史+選考思想政治 | 本科 | 511 | 15756 | 省政府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497 | 54689 | 省政府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02 | 52235 | 省政府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03 | 51739 | 省政府 |
3、2020年湖南科技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 | 479 | 53052 | 省政府 |
2020 | 福建 | 文科 | - | 本科 | 504 | 16431 | 省政府 |
高考志愿錄取流程
錄取流程1:模擬投檔
每批次正式投檔之前,省級招辦按照高校確定的投檔比例進行模擬投檔。
錄取流程2:確定投檔比例
模擬投檔后省級招辦及時向高校報送生源分數(shù)段分布情況,高校根據(jù)模擬結果決定是否追加計劃,是否調整投檔比例。
錄取流程3:正式投檔
省級招辦按照高校調檔的要求和考生填報的志愿,將符合高校調檔條件的考生的電子檔案在網(wǎng)上投遞給高校。平行志愿按考生成績從高到低只進行一次投檔。
錄取流程4:閱檔
招生高校在規(guī)定時間內從網(wǎng)上下載考生的電子檔案數(shù)據(jù)進行審閱,審閱內容包閱括考生的成績、專業(yè)志愿、是否服從調劑選項、體檢表以及誠信記錄等。
錄取流程5:預錄取
招生高校按照相關規(guī)定和招生章程等,將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進行預錄取,并將預錄取和退檔的結果上傳至省級招辦。
錄取流程6:錄取檢查
省級招辦對高校欲退檔考生的情況進行審核,如無異議,則錄取結束。
錄取流程7:打印錄取名單
省級招辦根據(jù)招生高校的錄取結果打印錄取新生名冊,加蓋省級招辦錄取專用章后寄送招生高校。
錄取流程8:填發(fā)錄取通知書
招生院校根據(jù)錄取考生名冊填寫錄取通知書,加蓋該校公章后連同入學報到須知、資助政策辦法等相關材料一并寄送被錄取考生。
高考錄取結果查詢方法是什么
一、直接到你當?shù)氐慕逃址⻊沾髲d查詢,全省任一地縣教育局招生辦公室均可查詢。查詢的時候帶上高考準考證和自己的身份證。
二、可登錄各省考試院官方網(wǎng)站錄取查詢系統(tǒng),查看本人檔案的運行狀態(tài)。
三、考生可以通過高校網(wǎng)站來查詢你的錄取情況。一般檔案狀態(tài)顯示為“錄取”后、高校錄取手續(xù)辦理完畢,才可能查到錄取結果。
四、通過考試院官方的軟件進行查詢。還有很多考試院為方便考生使用手機查詢高考相關信息開發(fā)了相關軟件,會提供各種高考相關資訊,并也提供高考錄取結果查詢,考生可以下載查詢。
五、直接撥打電話查詢。基本上每個省市都會提電話的查詢辦法,是一個傳統(tǒng)的查詢錄取結果的方法。
三、湖南科技學院最新介紹
湖南科技學院是一所經(jīng)教育部批準,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坐落在中國二十強幸福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永州市零陵區(qū)。《史記·五帝本紀》載:“舜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為零陵”。零陵之名從此著稱于世,并成為出現(xiàn)于夏代以前且沿用至今的重要古地名之一。永州境內瀟湘二水縱貫南北,五嶺山脈橫亙東西,湘桂高鐵、洛湛鐵路、泉南高速、二廣高速、廈蓉高速縱橫交錯,零陵機場開通北京、上海、昆明、重慶、海口等多條航線,風景秀麗,人杰地靈,交通便利。這里是舜帝道德文化、理學文化、瑤文化、女書文化發(fā)祥地,孕育了柳宗元、懷素、周敦頤、何紹基、李達等文化名人,由于文化底蘊深厚,被譽為“一本讀不完的書”。 學校辦學始于1941年,前身為湖南省立第七師范學校,2002年由原零陵師專升格為本科院校,定名零陵學院,2004年更名為湖南科技學院,2017年被確定為新增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2019年高水平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曾榮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yōu)秀教學成果特等獎和一等獎,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畢業(yè)生就業(yè)典型經(jīng)驗高校、湖南省大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優(yōu)秀示范校、湖南省高等學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學校、湖南省文明標兵校園、湖南省現(xiàn)代大學制度建設先進高校、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學校,經(jīng)過80年的建設和發(fā)展,現(xiàn)已成為一所綜合性應用型本科院校。 學校依西山、傍瀟水、鄰零陵古城,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占地面積1080畝,建筑面積約51萬平方米,教學用房面積11.4萬余平方米,實驗室面積4.8萬余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5億元,總臺套數(shù)為26066臺,其中1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總值3746萬元、臺套數(shù)150臺,圖書館藏紙質圖書116.5萬余冊,電子圖書169.7萬余種。現(xiàn)建有14個教學學院,50個普通本科專業(yè),涵蓋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八大學科門類,面向全國28個省(市、區(qū))招生,現(xiàn)有普通本科在校學生16000余人。辦學80年來,培養(yǎng)了第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歐陽曉平等各類人才9萬余人。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xiàn)有教職工1247人,其中,專任教師934人,教授114人、博士248人,正高比12.2%、博士比26.5%,入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貼、湖南省芙蓉學者獎勵計劃、“湖南省杰青”、“湖南省優(yōu)青”、“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計劃、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選、省級學科帶頭人、省級青年骨干教師近90余人次。 學校現(xiàn)有2個“十三五”省級雙一流應用特色建設學科、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3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7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3個“十三五”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yè)、38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8個省市級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平臺、13個省級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中心和基地、1個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2個省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個省級社科研究基地(中心)、3個省科普基地。近五年來,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10項,一等獎2項;省高校教師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14人次,一等獎獲獎比例居全省第一;立項省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項目4項,優(yōu)秀青年項目1項,位居同類院校前列;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技術發(fā)明獎、自然科學獎12項,獲國際國內發(fā)明專利授權74項,出版著作、教材200余部,發(fā)表學術論文4000余篇,其中SCI、EI論文360余篇,CSSCI論文200余篇。 學校國際化辦學水平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先后與德、美、英、日及俄羅斯、烏克蘭、菲律賓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32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 學校緊緊圍繞“地方性、應用型、有特色”的辦學定位,充分發(fā)揮高校社會服務職能,構建校地合作長效機制,成立服務地方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服務永州行動方案,永州市明確市委書記為學校聯(lián)系領導,分管文教衛(wèi)的副市長負責牽頭落實校地合作具體事宜。與市縣區(qū)各級人民政府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傳承弘揚地方文化、深化產教產研融合、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當前,全校師生員工正立足新發(fā)展階段、貫徹新發(fā)展理念,聚焦“三高四新”戰(zhàn)略,構建新發(fā)展格局,朝著建設特色鮮明的地方性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目標闊步前行! (數(shù)據(jù)截止202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