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福建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北京師范大學-在福建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福建考生上北京師范大學-的分數在437至534分,位次為72056至914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福建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37至534區間才能上北京師范大學-。
一、福建考多少分能上北京師范大學-
1、2022年福建考生上北京師范大學-: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53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148名;
2、2021年福建考生上北京師范大學-: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53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977名;
3、2022年福建考生上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52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6316名;
4、2021年福建考生上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52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780名;
5、2020年福建考生上北京師范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3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2056名;
6、2020年福建考生上北京師范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3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750名;
二、北京師范大學-在福建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北京師范大學-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37 | 9148 | 省教育廳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29 | 36316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北京師范大學-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35 | 9977 | 省教育廳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27 | 39780 | 省教育廳 |
3、2020年北京師范大學-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 | 437 | 72056 | 省教育廳 |
2020 | 福建 | 文科 | - | 本科 | 534 | 9750 | 省教育廳 |
高考志愿定向招生什么意思
高考定向招生是是考生作為定向生報考,必須與用人單位事先簽合同,畢業后去這個單位工作。定向招生是面向比較特殊的行業,而且會簽訂一些合同。違約是要按簽訂的合同履行責任的。部分高等院校每年會安排一部分面向艱苦地區、艱苦行業以及軍工、國防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定向招生計劃。
定向招生計劃在招生院校調檔線上不能完成的,可以在招生院校調檔線下20分內由省級招辦補充投檔,學校根據考生的定向志愿擇優錄取。因此,如果填報好定向志愿,就有可能享受20分的優惠政策。
另外需要考生和家長注意的是,定向招生高校和用人單位不得對考生附加額外條件,不得向考生收取定向培養費,畢業后用人單位要為考生安排工作。國家嚴禁利用定向招生政策指定生源、隨意降低考試成績要求或向考生亂收費。
軍校體檢什么時間
2023年軍校體檢時間還未確定,不同地區的軍校體檢時間不同,大多是從五月份開始,各單位組織自己的體檢工作,以各單位實際情況為準,通過后,各單位根據單位指標確定參考編號。
體檢按照《軍隊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準》(軍后衛〔2016〕305號)執行。
體檢結論分為指揮專業合格、裝甲專業合格、空降專業合格、特種作戰專業合格、防化專業合格、醫療專業合格、油料專業合格、水面艦艇專業合格、潛艇專業合格、潛水專業合格、雷達專業合格、測繪專業合格、其他專業合格、不合格等14種。
三、北京師范大學-最新介紹
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簡稱“北師港浸大”,英文簡稱“UIC”)是首家中國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創辦的大學,也是國內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學,位于中國宜居城市——粵港澳大灣區的珠海市。 獲國家教育部特批,以及廣東省教育廳、珠海市政府和各界大力支持,北師港浸大于2005年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副委員長許嘉璐教授、創校校長吳清輝教授建立,采用校董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現由許嘉璐教授任校董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湯濤教授任校長。秉承博雅教育辦學理念,北師港浸大創新地推行全人教育、四維教育及國際化辦學模式,致力于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學子。 北師港浸大實施英文教學,學術標準接軌國際。學校有工商管理、文化與創意、人文與社會科學和理工科技共四個學部,以及研究生院,設28個本科專業(方向),獲批開設9個研究型研究生專業、5個授課型研究生專業,在校生約8000人。本科畢業生獲頒北師港浸大畢業證書和香港浸會大學學士學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獲頒香港浸會大學學位。 與國內多數研究型大學不同,北師港浸大致力于建設一流的博雅型大學,為內地高等教育開辟一條新路。博雅型大學在國際上具有很高威望,其特點是以學生為本,師生互動多,講求文理兼通,全方位關注學生身心成長。北師港浸大開展融匯中西、貫通今古的特色博雅教育,培養“博文雅志、真知篤行”的人才。 北師港浸大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在廣東省實行多元化招生,同時招收港澳臺及外國學生。2020屆本科畢業生選擇國內外升學的逾72%,全球百強名校輸送率達74.4%。就業的學生備受世界500強企業和政府機構的青睞,創業的畢業生中有人入選福布斯30歲以下精英榜等,也有校友在公益路上發光發熱。 北師港浸大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引進優秀人才,不斷優化升級師資隊伍。目前的教師團隊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講師及以上級別教師100%具有境外高校留學或工作經歷。自2019年至今,多位重量級專家和學者陸續加入UIC,學校躋身中國大學高端人才榜百強。 北師港浸大是一所國際化大學,來自世界各地的師生們聚在一起,不同的文化在這里碰撞、交融。學校時常迎來國內外學者前來演講、交流學術。截至2021年3月,北師港浸大與國外5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學生游學、交換、體驗外國文化和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機會。 北師港浸大十分注重傳承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熟悉國情國學,培養家國情懷。汲取“禮、樂、射、御、書、數”古代六藝的精髓,學校開設古琴、雅樂、中華射道等相關課程。作為課程的延伸,學生社團也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里展現勃勃生機。 北師港浸大的博雅教育以教學為主,也推動教學與科研的良性互動。學校被納入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重點學科建設高校),連年獲得廣東省“創新強校工程”經費支持。教職員承擔國家、省、市等各級教研課題,以及產學研項目。學校還設立校內科研基金,培育科研項目、研究團隊和重點實驗室等。 北師港浸大積極整合大學資源,服務社會。例如,學校與珠海市人民政府、市社會福利中心等機構和組織牽手,在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食品安全、養老服務、文化創意、體育規劃等領域合作。學校也有多位教授在不同機構中擔任專家、顧問等角色,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北師港浸大位于粵港澳大灣區、中國南方美麗的海濱城市——珠海經濟特區。珠海毗鄰港澳,以港珠澳大橋相連;生態環境優美,連年被評為中國最宜居城市。珠海是近代中西文化交匯最早的地區之一,容閎等一批珠海人曾遠渡重洋學習先進科技,為西學東漸和中國近代化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