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泉州師范學院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泉州師范學院的海洋技術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在遼寧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3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7883名;
2、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在江蘇省份2022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13466名;
3、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在福建省份2022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0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0941名;
4、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在山東省份2022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8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80223名;
5、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在河南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7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40526名;
6、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在湖北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1147名;
7、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在湖北省份2022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5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91957名;
8、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在廣東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0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2017名;
9、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在四川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1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06220名;
10、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東海校區)專業在云南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8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7351名;
二、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19 | 天津 | 理科 | - | 442 | 25901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489 | 100015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21 | 遼寧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437 | 67883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22 | 遼寧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446 | 69607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479 | 107627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在東海校區學習 | 2019 | 江蘇 | 理科 | - | 337 | 92485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494 | 113466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東海校區) | 2019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 | -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東海校區) | 2019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62 | 88641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507 | 49724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489 | 58735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440 | 61088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502 | 50941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495 | 54893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493 | 70465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510 | 48574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487 | 75026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21 | 山東 | 綜合 | 化 或 生 | 482 | 190975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19 | 山東 | 理科 | - | 483 | 134512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22 | 山東 | 綜合 | 化 或 生 | 487 | 180223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5040元/年)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499 | 144391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478 | 140526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5040元/年)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493 | 147371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493 | 71147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東海校區)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475 | 70647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459 | 91957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500 | 81783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辦學地點:東海校區)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486 | 69332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辦學地點:泉州主校區)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462 | 110902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509 | 122017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東海校區) | 2019 | 廣東 | 理科 | - | 467 | 109268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不招色盲色弱,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泉州主校區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506 | 133909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理工類,4年,5040元/年)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450 | 64675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在東海校區辦學)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457 | 62081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理工類,4年,5040元/年)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433 | 73308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21 | 海南 | 綜合 | 化 或 生 | 570 | 14877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22 | 海南 | 綜合 | 化 或 生 | 581 | 13764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519 | 106220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425 | 72087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435 | 67854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407 | 85257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東海校區)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487 | 57351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教學地點: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東海大街398號東海校區) | 2019 | 陜西 | 理科 | - | 452 | 75050 |
泉州師范學院海洋技術專業 | 2019 | 甘肅 | 理科 | - | 452 | 47304 |
三、泉州師范學院介紹
泉州師范學院坐落于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市。泉州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首屆東亞文化之都、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經濟總量連續22年位居福建省首位。學校于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建立,系福建省第一所新建地方性省屬本科高校,由創辦于1923年的泉州師范學校、1939年的南安師范學校、1951年的泉州教育學院和1958年的泉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1999年和2001年,**、*、中央**(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兩次蒞校視察指導工作,并作出了“泉州師院發展方向是建設多學科的大學,目標很宏偉,這無疑是我們希望看到的,這也符合福建高等教育結構調整要求”的重要指示。近百年辦學歷程篳路藍縷,一甲子高等教育薪火相傳。一代又一代泉師人秉承“善學如泉、正心至大”校訓精神,繼往開來、砥礪前行,推動學校事業不斷向前發展。2004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1年獲批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單位。2012年獲批福建省海外華文教育基地。2013年獲批福建省首批“2011協同創新中心”、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2017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17年以來,獲批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福建省示范性應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碩士學位授予培育單位、福建省黨建工作示范高校、福建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福建省創新創業創造教育示范高校,獲批面向港澳臺地區招收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資格。學校榮獲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狀、平安校園等一批高級別榮譽稱號,蟬聯八屆省級文明學校(文明校園)。辦學以來,為社會培養了20多萬名優秀人才,為國家和福建省經濟建設、社會進步和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學校現有泉州主校區(校本部)和南安、鯉城2個分校區,共占地1815畝。下設二級學院18個,本科招生專業58個。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1.8萬人。現有教職工14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1100多人,臺灣全職教師近20人。有國家級人才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福建省閩江學者、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福建省高校領軍人才、福建省特殊支持高層次人才“雙百計劃”人選等省級高層次人才100多人,福建省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團隊3個,福建省本科教學團隊9 個,福建省研究生導師團隊2個。學校堅守育人初心,確立人才培養中心地位,著力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近年來,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福建省教學成果特等獎5項、一等獎9項、二等獎17項;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1項,首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項1項、專項獎2項。獲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教育部教師隊伍建設示范項目、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等國家級項目或基地近10個。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