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行政管理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辦學地點倉山校區)專業在山西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0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2666名;
2、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在福建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3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5801名;
3、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福清校區專業在廣東省份2022年的歷史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2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13495名;
4、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理工類,3年,6000元/年,在海口校區辦學)專業在廣西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1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57651名;
5、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在倉山校區辦學)專業在廣西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2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49271名;
6、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理工類,3年,6000元/年,在福清校區辦學)專業在廣西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1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68776名;
7、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海口校區)專業在四川省份2021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4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91761名;
8、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倉山校區)專業在四川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0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42442名;
9、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倉山校區)專業在四川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3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60782名;
10、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倉山校區)專業在云南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4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6770名;
二、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 | 2022 | 河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387 | 105652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辦學地點倉山校區) | 2019 | 山西 | 文科 | - | 207 | 82666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 | 2021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441 | 38380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392 | 99645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 | 2020 | 福建 | 文科 | - | 437 | 35801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382 | 95886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 | 2019 | 福建 | 文科 | - | 437 | 38517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357 | 102475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404 | 106814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443 | 39153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 | 2022 | 江西 | 文科 | - | 364 | -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6000元/年;辦學地點倉山校區) | 2020 | 河南 | 文科 | - | 359 | 209168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6000元/年;辦學地點倉山校區)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292 | 402307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辦學地點:倉山校區) | 2019 | 河南 | 文科 | - | 290 | 247480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福清校區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425 | 113495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福清校區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28 | 259093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文史類,3年,6000元/年,在海口校區辦學) | 2021 | 廣西 | 文科 | - | 397 | 58445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理工類,3年,6000元/年,在海口校區辦學)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314 | 157651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文史類,3年,6000元/年,在倉山校區辦學) | 2020 | 廣西 | 文科 | - | 334 | 76962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在倉山校區辦學)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324 | 149271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在倉山校區辦學) | 2019 | 廣西 | 文科 | - | 279 | 99284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在倉山校區辦學)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192 | 188668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理工類,3年,6000元/年,在福清校區辦學)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311 | 168776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文史類,3年,6000元/年,在福清校區辦學) | 2022 | 廣西 | 文科 | - | 410 | 60685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海口校區) | 2021 | 四川 | 文科 | - | 443 | 91761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倉山校區) | 2020 | 四川 | 文科 | - | 397 | 115875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倉山校區)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306 | 242442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倉山校區) | 2019 | 四川 | 文科 | - | 336 | 160782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福清校區) | 2022 | 四川 | 文科 | - | 319 | 178557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倉山校區) | 2020 | 云南 | 文科 | - | 445 | 66770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倉山校區)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261 | 157535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倉山校區) | 2019 | 云南 | 文科 | - | 416 | 82452 |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行政管理專業(福清校區) | 2022 | 云南 | 文科 | - | 468 | 66526 |
三、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介紹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是由福州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專科學校,是一所具有百十年師范辦學歷史的老校,其前身為創辦于1903年被譽為“閩師之源”的全閩師范學堂。在一個世紀的辦學歷史中,培養了冰心、林默涵、鄧拓、翁良毓等許多享譽海內外的專家學者、仁人志士,以及時代楷模呂榕麟,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師蔡雅珠、林琴、林莘、王國光等千名校長、萬名教師,培養了一代代表演藝術家和全國道德模范王錦萍等眾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任福州市委書記期間曾為我校題詞“嚴謹治學,桃李芬芳”。學校為福建省文明校園、福建省示范性現代職業院校、福建省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福建省創新創業創造教育示范院校建設單位。由福建省教育評估研究中心發布的《福建省普通高校發展潛力監測報告(2019)》顯示,學校發展潛力排名高居全省高職院校前列。學校現有旗山校區、倉山校區、甘蔗校區、海口校區、光祿坊校區、工業路校區六個校區,占地1174.28畝, 建筑面積36.76萬平方米。設有初等教育系、人文社科系、外語系、計算機系、學前教育系、藝術系、機電工程系、化學與生物工程系、醫護學院、公共基礎部、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中心等12個教學單位,福州市藝術學校、福清衛生學校和附屬實驗小學、4所附屬幼兒園等7個直屬管理單位以及附屬永泰幼兒園、附屬永泰小學等2個指導單位,并立項建設附屬中學1所。學校現有在編教職工651人(含附屬單位),高校專任教師394人,附屬小學教師41人,附屬幼兒園25人。現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名,省文化名家1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名,中國戲劇“梅花獎”2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名,省級職業院校教學名師培養對象3名、省級專業帶頭人培養對象5名,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計劃1名,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1名,特級教師2名、省中小學學科帶頭人9名,市級學科帶頭人5名,市級骨干教師3名,建有市、校級名師工作室和技能大師工作室8個。學校是福建省教師教育振興計劃實施校,培養全科型小學教師和幼兒園教師,是承擔福建省小學教育、學前教育專業公費師范男生培養計劃的專科院校,是全省唯一承擔閩劇表演藝術人才的高職院校,是福建省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和福建省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學校堅持師范類專業與非師范類專業并重、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舉、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相結合原則,積極服務區域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開設涵蓋教育與體育、文化藝術、公共管理與服務、醫藥衛生、旅游、電子信息、生物與化工、裝備制造、食品藥品與糧食等類型的專業共34個,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0人、非全日制在校生4100人,培訓學員年均2萬人。擁有全國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專業1個、國家級骨干專業2個、教育部“1+x”試點項目1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