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甘肅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在甘肅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甘肅考生上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的分數在160至225分,位次為112687至8084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甘肅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60至225區間才能上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
一、甘肅考多少分能上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
1、2022年甘肅考生上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2687名;
2、2021年甘肅考生上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2216名;
3、2020年甘肅考生上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0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8916名;
4、2022年甘肅考生上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0842名;
5、2021年甘肅考生上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2164名;
6、2020年甘肅考生上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2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4863名;
二、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在甘肅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160 | 112687 | 省教育廳 |
2022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160 | 80842 | 省教育廳 |
2、2021年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160 | 112216 | 省教育廳 |
2021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160 | 82164 | 省教育廳 |
3、2020年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307 | 108916 | 省教育廳 |
2020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225 | 84863 | 省教育廳 |
每年填報高考志愿的時間什么時候
每年高考填報志愿時間大概在高考成績公布后的3天后開始,就是考試結束后約20天左右的時間,具體每個省份可能相差幾天。高考志愿在不同的省份是有不同的填報時間的,所以考生要時刻關注本省高考志愿填報時間,以免因為時間的原因,而耽誤志愿的報考。
高考志愿是分批次錄取的,本科和專科的填報時間不同,甚至不同的本科批次都有不同的志愿填報時間。一般情況下都是一個批次錄取結束后才開始進行下一個錄取批次。所以考生一定要時刻關注高考志愿填報時間。
高考志愿填報時間每年都會根據高考錄取工作的實際情況來作出一些調整和變化,但是變化不會很大,考生想知道高考后多久填報志愿,也可以去本省市的考試院,參考一下去年的志愿填報時間。
一本學校二批錄取算不算一本
算一本,本科錄取批次只是學校的錄取順序,部分一本院校存在二本專業,所以會在二批次錄取,但是學校仍然是一本大學,沒有區別。
第一批和第二批次錄取就是我們所說的一本、二本錄取。第一批次是按照當年普通高考較高的分數線(如580以上),為重點本科錄取階段,就是優先錄取,即進行第一輪錄取。第二批次按當年普通高考相對較高的分數線(如520以上),沒有達到重點本科分數線或已達到重點本科線但被擠了下來,進行普通本科錄取,即第二輪錄取。
一本學校的大部分專業都是有研究生點和博士點的,學生在就讀期間可以申請保研或碩博連讀。甚至可以在本科期間就參與課題的研究,這都依托于本專業強勁的師資和科研水平。
但是一本學校的二批次錄取專業普遍是比較邊緣化的,大多數是沒有博士點和碩士點的,學生畢業如果想要讀研,就只能跨考其他專業或者其他學校,相對比較困難。而且本科期間也很難接觸到更深層次的教學研究。
不過現在很多省份已經合并批次了。合并高考院校錄取批次,對一本分數線之上的學生來說,幾乎并沒有影響,這些人本來就是能夠沖刺重點大學的學生。真真正正得益的是成績并不高的學生,在一二本線之間徘徊的學生,對于他們而言,沒了批次的問題,可以考的大學將沒有限制,選擇的機會將越來越多。也可以鼓勵考生們,沖刺更強的大學!
三、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創建于1996年,是經河北省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納入國家統招計劃,面向全國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院校。辦學二十余年來,學院先后多次被各級教育部門評為管理示范院校、高職教育先進單位、河北省依法誠信辦學單位,新華社、《人民日報》均對學院進行過專題采訪,《中國教育報》、《河北日報》、《北京日報》等十余家媒體也多次對學院辦學情況進行報道。 一、注重基礎建設,打造現代校園 學院建有南北兩個校區,(學府路校區和行唐校區),總占地面積1083畝,校舍面積18.87萬平方米。 現已建成教學樓、工程教育實踐中心、科研樓、圖書館、行政樓、航空航天館、大學生創業孵化實踐基地、學生公寓及體育館、游泳館、籃球場、運動場等完備的標準化基礎設施。信息化、數字化校園建設同步進行,一卡通、免費WIFI、無盲點電子監控、公寓門禁數字化系統及熱泵熱水系統等應用提高了校園的現代化水平。 二、找準市場定位,明確專業特色 學院始終遵循“強基礎、創特色、求質量、謀發展”的辦學方針,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進程中緊跟市場需求調整、發展和優化專業體系,現有航空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經濟管理系、藝術設計系和醫學系6個系,開設了58個熱門專業,逐步形成了以工科為主,經、管、醫等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格局。 依據河北省高校專業的布局和京津冀區域經濟的發展,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開設了飛機機電設備維修、飛機電子設備維修、航空發動機維修技術、飛行器制造技術、無人機應用技術、定翼機駕駛技術等服務于航空產業的專業群,錯位發展、補充短板,形成了鮮明的航空工程專業特色。 三、突出技能實踐,創新人才培養 學院緊緊圍繞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主動適應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結合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需要,開展校企深度融合,推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把“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工作任務為載體”的課程教學模式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制定了以綜合工作任務體系為標志的教學大綱,注重技能培養,真正建立起實訓隨課堂,實戰隨任務,實習隨就業的實踐教學體系,創新性地開展教學活動,使畢業生真正具備實踐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 四、優化師資結構,提升教學實力 學院擁有一支專兼結合,職稱與學歷結構合理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5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學院除大力引進“高、精、尖”人才外,還積極開展“雙師型”教師自培計劃,培養出一批“教練型”、“工匠型”教學名師和專業帶頭人,并吸引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充實到兼職教師隊伍中,從而打造出一支專兼結合,職稱與學歷結構合理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五、開辟實踐基地,推動科研創新 為加強實踐教學,學院與127家企業開展跟崗實訓、頂崗實習合作,與17家企業或單位合作開展訂單式培養,建有校外實訓基地50多家,校企共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7個,校內實驗實訓室90余個。自建通用航空機場一座,在運營飛機7架,其中4架運5B、2架塞斯納172、1架羅賓遜R44。近五年來,我院積極承擔地方科研任務,依托于“河北藍天航空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河北吉遠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石家莊亞光速科技有限公司”、“河北育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開展的工業級無人直升機以及無人機在各種情境下的應用等科技項目進入轉化階段,“通斷時間面積法熱計量系統”、“汽車防虧電保護器”、“智能電瓶隔離器”等專利實施了產業化。我院還開展了軍民融合的科研項目,直升機飛行員頭盔、戰斗機戰時應急降落燈光系統等的創新研發進入實質性階段。近五年來,教師承擔省教育廳教改課題項目3項,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3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15部,建設校級精品課程6門。 六、加強交流合作,踐行服務社會 學院秉承“以國際視野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大格局,應時順勢,開門辦學,先后與美國、加拿大、新西蘭、格魯吉亞、波黑、印度、泰國、新加坡等國家的高等院校建立合作關系,在高層互訪、教學教研、教師進修、專業建設、學生培養等方面廣泛合作,借力發展提升學院競爭力。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學院在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方面發力,與國家圖書館的握手、與中國民航大學的聯姻、與首都機場首航未來、北京安控科技、北京欣天鵝航空裝備科技、天津博翰等的深度交流,均促進了雙方的共贏、共享、協調發展。建校20年來,我院在文化傳承與創新、社會培訓、繼續教育、智力支持等方面積極為社會貢獻力量,培養了1.6萬余名合格畢業生,為區域教育和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七、繁榮校園文化,搭建育人平臺 學院著力打造“重責任、敢創新”的文化精神,營造“以人為本,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藝術節、迎新晚會、運動會、紅歌賽、辯論賽及籃球賽等活動持續開展。學生社團異彩紛呈,先后成立了志愿者協會、創業協會、無人機俱樂部、電子競技協會、動漫社等30多個社團,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而且為廣大學生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提供了平臺。我院學子也是各級各類賽事的常客,中國國際飛行器設計挑戰賽、河北省高校制圖與構型能力大賽、三維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體育影像攝影大賽等均取得了優異成績。學院還依托“育卓眾創空間”廣泛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創業大講堂、雙創大賽、項目路演和各級各類形式多樣的講座,提升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就業創業能力,成為學院人才培養的新載體。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學院懷抱教育報國、航空報國的夢想,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承載著新的希望,駕馭著新的機遇,勇攀高峰,努力邁向新的彼岸,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