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甘肅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貴州理工學院在甘肅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甘肅考生上貴州理工學院的分數在415至433分,位次為49177至46651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甘肅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15至433區間才能上貴州理工學院。
一、甘肅考多少分能上貴州理工學院
1、2022年甘肅考生上貴州理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6651名;
2、2021年甘肅考生上貴州理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1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7071名;
3、2020年甘肅考生上貴州理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9177名;
二、貴州理工學院在甘肅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貴州理工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16 | 46651 | 省政府 |
2、2021年貴州理工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15 | 47071 | 省政府 |
3、2020年貴州理工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33 | 49177 | 省政府 |
一本二本三本的不同
1、辦學層次
一本、二本和三本之間,其實層次不同辦學的水平也是各有不同,實際上在辦學實力上是一本>二本>三本這樣的情況,而這種不同的層次對于高校和學生而言,可以享受到的資源其實也是有很大的不同。
2、學校的實力和水平
雖然同樣都是本科的院校,但是,一本二本和三本之間的實力和水平是不一樣的,畢竟越高層次的實力自然也就會越來,學生們也能夠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在高校中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內容。
3、錄取分數
學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也會清楚地發現,其實越好的大學分數線也就越高,所以不用層次的本科院校在招生的錄取分數線上其實也是有很大的不同,學生們想要考上更好層次的大學自然也是需要更高的分數。
如何理解服從調劑
服從調劑是指高考分數達到所填報學校的投檔線,但未達到所報專業錄取分數線,同時該校仍有專業未錄滿可以錄取你,這樣你服從專業調劑了便會被未錄滿的專業錄取,若不服從調劑該學校便不能錄取你,于是就會被退檔。
如果你的分數線達到了你報考學校專業的最低提檔線,沒有服從調劑也會被錄取,如果你的分數線達到了你報考學校的最低提檔線,但是沒有達到你報考專業的最低提檔線,又沒有服從調劑,那你就會調檔,也就是退檔。不能再參加本批次志愿的錄取工作,只能到時參加征集志愿或者是下批次的志愿。
三、貴州理工學院最新介紹
貴州理工學院于2013年4月18日經教育部正式批準成立,是應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和城鎮化帶動戰略對理工類應用型人才之需,在原貴州工業大學校址設立的一所以工學、理學、管理學等為主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公辦理工類省屬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2017年1月,成為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學校地處祖國西南的避暑之都——貴州省貴陽市,現在兩個校區辦學,老校區位于貴陽西南阿哈湖畔,占地866.7畝,新校區位于貴安新區大學城博士路,占地約1757畝,規劃建筑面積66.9萬平方米,目前正在加快推進新校區的建設。學校設置機械工程學院、材料與能源工程學院、化學工程學院、大數據學院、人工智能與電氣工程學院、食品藥品制造工程學院、航空航天工程學院、礦業工程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交通工程學院、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共19個學院。 學校經過八年建設,逐步形成“重工厚理、強管興文、交叉融合、突出特色”的學科建設思路。學,F有本科專業38個,與英國貝德福特大學聯合舉辦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本科專業。現有貴州省區域內一流建設培育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省級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省級特色重點培育學科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省級重點支持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省級重點支持培育學科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化學工藝。 學,F有教職工916人。正高職稱100人,副高職稱295人,博士學歷教師24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省核心專家、省管專家、省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黔靈學者”、省甲秀文化人才、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省百層次創新型人才培養對象、省千層次創新型人才培養對象近30人;全國優秀教師、省優秀教師共5人。 學校擁有首批全國高!包S大年”式國家級教師團隊,以及航空輕金屬材料與焊接技術科技創新團隊、果酒釀造工程技術科技創新人才團隊、能源化學轉化新材料科技創新人才團隊等3個省級科技創新人才團隊;重金屬原位調控與生態修復創新團隊、智能優化與數據挖掘創新團隊,隱伏礦床勘測團隊等3個貴州省普通高等學?萍紕撔聢F隊。貴州省綠色過程工程人才基地和貴州省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人才基地被貴州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批準為省級人才基地。 學,F有各級各類教學科研平臺18個。其中:貴州省電力大數據重點實驗室、貴州省輕金屬材料制備技術重點實驗室等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磷煤資源清潔高效利用特色重點實驗室、巖溶工程地質與隱伏礦產資源特色重點實驗室等貴州省普通高校特色重點實驗室4個;流程性工業新過程工程研究中心、氟硅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6個,以及國家級健康智造眾創空間、貴州省特種功能材料2011協同創新中心、貴州省智慧旅游產業發展研究院、貴州省“互聯網+”產業技術研究院。學校分別與地方政府、企業、行業協會聯合共建鎂及鎂合金國際標準研制創新示范基地、貴州磷石膏研究院、貴州省大健康醫藥產業技術研究院、貴陽市鋁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等9個技術創新平臺。 建校八年來,累計到賬科研經費1.26億元;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101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15項,發表各類學術論文32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123部,獲各類專利授權519項。主編與參編各類教材38部。 學,F有全日制本科學生13054人,包括來自國內26個省市(自治區)以及23個國家的留學生。2018年以來,學生在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國家級和省級大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166項,省級獎項327項。學校積極推進開放辦學,分別與省交通運輸廳、中航貴飛、阿里巴巴等開展聯合辦學。在“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的平臺框架下,學校于2017年7月發起成立“中國—東盟高校創新創業聯盟”。學校成立的“易班發展中心”成為貴州總站。 面向未來,貴州理工學院將持續發揚“時不我待、只爭朝夕、艱苦創業”的辦學精神,圍繞“四化”戰略要求和“四新”重大使命,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 堅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把人才培養作為服務貴州新型工業化的根本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感恩奮進,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廣聚人才,以改革創新的精神辦學治校,以嚴謹求實的校風教書育人,努力建設“西部一流、人民滿意的高水平理工大學”。 (2021年11月18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