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甘肅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北京北大方正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在甘肅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甘肅考生上北京北大方正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315至372分,位次為106566至55537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甘肅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15至372區間才能上北京北大方正軟件職業技術學院。
一、甘肅考多少分能上北京北大方正軟件職業技術學院
1、2020年甘肅考生上北京北大方正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1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6566名;
2、2020年甘肅考生上北京北大方正軟件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7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5537名;
二、北京北大方正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在甘肅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0年北京北大方正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甘肅 | 理科 | ? | 315 | 106566 | 市教委 |
2020 | 甘肅 | 文科 | ? | 372 | 55537 | 市教委 |
高考填報志愿持續幾天
高考志愿填報的時間從開始到結束大約持續三四天左右。提前批最早填志愿,一般是在六月底報考,本科批一般在七月上旬填報志愿,專科批最晚,基本要在七月中旬開始填報志愿。
以本科為例,考生一般需要填報一本、二本、每一批次至少要考慮5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備選學校,這樣就可能達到15-20所。
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1、在每一批高考中,填寫第一志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一些著名的高校。但這并不意味著第二個或第三個選擇不再重要。
2、在每年的招生中,一些高校總是缺少第一志愿學生。他們需要招募第二志愿,甚至通過調整和分數降低來完成招募計劃。因此,我們不應該僅僅因為第一個志愿者的滿員率高就忽視第三個和第一個志愿者的填補。在填寫所有志愿者時,我們必須注意梯度,仔細填寫第二個和第三個志愿者。例如,為了提高學生的素質,一些高校每年都會以政策法規和志愿分數的年級差異的形式在第二和第三名志愿者中選出最佳人選。
3、專業對人的影響,往往會持續一生。因為專業選擇得恰當,就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愛好、興趣、特長。首選自己喜歡的專業,濃厚的興趣便會帶著自己在這個領域盡情地遨游,能更主動地、高效率地學習專業知識,并且充滿了樂趣,做出更大的成績,促進自己今后的長遠發展。
三、北京北大方正軟件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北京北大方正軟件職業技術學院2002年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批準成立,是一所經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民辦高等職業院校,是由北京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核準的事業單位法人。 建校以來,堅持“規范辦學、特色辦學、追求卓越、持續發展”的辦學方針,學校致力于培養新經濟和新產業所需要的具有現代職業精神和良好職業技能的專業化、國際化人才。先后被評為北京市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北京市首批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試點院校、教育部“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院校等,在北京市教委的支持下,學校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 學校開設電子信息學院、健康管理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近年來學校陸續在校內建設了 “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數字藝術中心”、“移動應用開發實訓基地”、“護理技能實訓中心”、“通信與三網融合”等一批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并在校外與多家知名企事業單位簽訂協議,在專業建設、技術服務、師資培養、實習實訓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為師生提供大量實習、實訓機會,不斷推進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學校長期注重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工教結合、校企輪崗方式,建立起一支人本化、專業化、職業化的雙師教學團隊,并由北大資深教授和方正各企業一線技術骨干擔任專業帶頭人。教師承擔和參與教育部、行指委、北京市等課題近百項,累計開發自主知識產權課程162門,許多優秀課程被全國很多同類院校采用。在優秀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在各類競賽中屢獲佳績,共獲得包含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6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在內的國家級獎項36項。 學校堅持走國際化發展的道路,目前已和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中國臺灣等多個國家、地區的院;蚪逃龣C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學生可以選擇短期交流、交換交流或者赴外游學等項目,體驗不同地區學習生活的多樣性。 學校師生以服務首都經濟建設為目標,以專業建設為重點,通過“企業辦學校、學校辦企業”,深化“校企融合、工學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向著成為全國最具特色的高職院校的目標邁進。 北京北大方正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現有專業分別是:軟件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漢科軟訂單班)、大數據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網絡安全)、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傳播與策劃、影視編導、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加拿大)、護理、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健康管理、學前教育、餐飲智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