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甘肅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嘉興南湖學院在甘肅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甘肅考生上嘉興南湖學院的分數在372至460分,位次為83413至1300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甘肅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72至460區間才能上嘉興南湖學院。
一、甘肅考多少分能上嘉興南湖學院
1、2022年甘肅考生上嘉興南湖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5371名;
2、2021年甘肅考生上嘉興南湖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9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9417名;
3、2020年甘肅考生上嘉興學院南湖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7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3413名;
4、2022年甘肅考生上嘉興南湖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6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002名;
5、2021年甘肅考生上嘉興南湖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225名;
6、2020年甘肅考生上嘉興學院南湖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013名;
二、嘉興南湖學院在甘肅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嘉興南湖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00 | 55371 | 省政府 |
2022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464 | 13002 | 省政府 |
2、2021年嘉興南湖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391 | 59417 | 省政府 |
2021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475 | 14225 | 省政府 |
3、2020年嘉興南湖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372 | 83413 | 省政府 |
2020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460 | 25013 | 省政府 |
提檔線是什么意思
提檔線是招生院校按照提檔比例提取考生檔案的最低線,不一定是學校的最終錄取線。
在同批次錄取的院校中,由于報考人數不均衡,各校的提檔線會有很大差異。熱門的院校,提檔線很高;冷門的院校,提檔線較低,甚至會低于批次線。
院校一般按120%提檔,這是為了避免因各種情況而錄不滿的情況出現。鑒于此,過了提檔線不代表就一定會被錄取,僅僅是可能性很大而已。
簡單地講,考生的高考成績超過了批次線,但沒有達到所報院校的提檔線,電子檔案就不能投放,也就不能參加該校的錄;考生高考成績正好跟某校提檔線一樣,并不意味著一定會被錄取。提檔線只能決定考生的檔案能不能投給學校,與考生能不能被錄取沒有必然的聯系。
中國最好100所大學排行榜
名次 | 學校名稱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1 | 北京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清華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4 | 復旦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中國人民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5 | 浙江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7 | 上海交通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8 | 南京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9 | 武漢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10 | 中山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11 | 吉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2 | 華中科技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3 | 天津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四川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16 | 南開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7 | 北京師范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8 | 西安交通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19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20 | 中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0 | 山東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2 | 廈門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3 | 同濟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4 | 東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東北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7 | 西北工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8 | 華東師范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9 | 北京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華南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1 | 大連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湖南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3 | 重慶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4 | 中國農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35 | 蘭州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6 | 華中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37 | 電子科技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38 | 西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39 | 河海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40 | 武漢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1 | 西南交通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2 | 北京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3 | 華中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4 | 北京交通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5 | 西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6 | 鄭州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7 | 南京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8 | 華東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9 | 蘇州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0 | 南京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2 | 東北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3 | 南京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4 | 中國海洋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55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56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8 | 北京郵電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59 | 湖南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59 | 上海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1 | 暨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2 | 合肥工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4 | 南昌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5 | 陜西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6 | 華南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7 | 昆明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8 | 東華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9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0 | 云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71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2 | 上海財經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3 | 福州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4 | 中國礦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4 | 中國政法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6 | 江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77 | 北京化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78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9 | 華南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80 | 燕山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81 | 河南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2 | 寧波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3 | 首都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3 | 福建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5 | 浙江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6 | 深圳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7 | 浙江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8 | 江蘇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9 | 廣西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9 | 上海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1 | 長安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2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2 | 北京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4 | 揚州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5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96 | 天津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7 | 山西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8 | 齊魯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8 | 中央民族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100 | 太原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0 | 河北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0 | 西南財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三、嘉興南湖學院最新介紹
嘉興南湖學院,地處長三角中心城市—嘉興南湖之畔,是經國家 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嘉興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其前身為嘉興學院南湖學院。2020 年 12 月“建黨百年、百年建!北尘跋,學校以革命紅船起航地—“嘉興南湖”命名,成功轉設為公辦普通本科高校,全面開啟新征程。 學校辦學基礎好。目前占地 900 余畝(規劃用地 300 余畝),下設13個二級教學單位、34 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醫學等 6 大學科門類,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 7700 余人;擁有專任教師 430 余人,其中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以上教師占比超 30%;建有經濟管理實驗中心等 11 個省級以上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 1 億多元,圖書館紙質藏書 76 萬冊。 學校教科研底子厚。擁有一批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 教學成果一等獎獲得者、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浙江省151第一層次人才、浙江之江青年社科學者等一批教科研專家學者;近年獲市廳級以上科研項目立項 113 項,其中省部級及以上項目30項,科研經費總額 1500 多萬元,發表核心及以上期刊論文173 篇、專著16部,獲得授權發明專利91項。 學校社會聲譽佳。一直注重與嘉興城市、長三角一體化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企業成長的互動融合,高度重視產學研合作,與浙江紅船干部學院、京東方、杭鋼集團、浙江機電、嘉興國際商務區等有著深度的合作。本科辦學18年來,立足嘉興、服務浙江、面向長三角,為社會培養了3萬余名深受用戶單位喜愛、富有創新創業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2015 年被確定為浙江省加強應用型建設試點院校。 沐浴新時代的春風,學校緊緊圍繞“紅色基因,綠色發展,協同共贏,立德樹人”這一主線,強化紅船引領、城市支撐和產學研融合轉型,聚焦服務“革命圣地”、“戰略要地”和“產學研高地”,著力打造“紅色大學”、“城市大學”和“應用型大學”三大特色,致力于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應用型本科高校。 (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