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甘肅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和田職業技術學院在甘肅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甘肅考生上和田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160至358分,位次為112687至4869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甘肅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60至358區間才能上和田職業技術學院。
一、甘肅考多少分能上和田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甘肅考生上和田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2687名;
2、2021年甘肅考生上和田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2216名;
3、2022年甘肅考生上和田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0842名;
4、2021年甘肅考生上和田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5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8699名;
二、和田職業技術學院在甘肅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和田職業技術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160 | 112687 | 省政府 |
2022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160 | 80842 | 省政府 |
2、2021年和田職業技術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160 | 112216 | 省政府 |
2021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358 | 48699 | 省政府 |
新高考填報志愿注意事項
1.一定要記住登錄的賬號和信息,但是如果忘記也沒有關系,可以通過系統修改密碼而進行重新登錄。
2.根據新形勢和新政策表示,如今的的填報志愿要將院校代號和專業代號填到志愿欄里面,一定要記住代號,并且不要填錯欄目。
3.新高考填完志愿以后,要認真檢查填寫的信息,確認無誤后記得點擊“保存志愿”按鈕,否則志愿就保存不了,就會白寫了。
4.新高考最后一步填好志愿后安全退出,每一次登錄信息查詢完之后,或者中途離開頁面時,也要按照上述步驟認真退出,避免志愿或者密碼被她人篡改。
300到400分能報哪些公辦二本大學
院校名 | 院校最低分 | 文理科 | 批次名稱 |
廣西外國語學院 | 393 | 理科 | 二本 |
河北外國語學院 | 393 | 理科 | 二本 |
湖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 | 393 | 理科 | 二本 |
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 | 393 | 理科 | 二本 |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 393 | 理科 | 二本 |
新疆工程學院 | 392 | 理科 | 二本 |
貴州大學明德學院 | 392 | 理科 | 二本 |
湖南工業大學科技學院 | 392 | 理科 | 二本 |
煙臺南山學院 | 418 | 文科 | 二本 |
長春光華學院 | 416 | 文科 | 二本 |
遼寧中醫藥大學杏林學院 | 416 | 文科 | 二本 |
青島黃海學院 | 416 | 文科 | 二本 |
云南大學滇池學院 | 415 | 文科 | 二本 |
三、和田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和田職業技術學院是經教育部備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全日制高等職業學校,由和田地區行政公署舉辦,業務受自治區教育廳指導和管理。自建院始,學院秉承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服務社會穩定、長治久安總目標和地區脫貧攻堅的建設思路,遵循“玉汝于成、德技雙馨”的校訓精神,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全育人”為主線,以“扎根和田、服務和田、助推和田”的辦學定位,以為推動和田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使命。 一、學院規模發展 學院占地總面積1141畝,建筑總面積21.2萬平方米。“十四五”期間計劃增建6萬建筑平方米。 學院現有旅游管理系、工藝美術系、工程技術系、經濟管理系、農林科技系、社會管理系6個系。開設有園藝技術、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藝術設計、服裝設計與工藝、旅游管理、烹調工藝與營養、電子商務、會計、物流管理、汽車檢測與維修、計算機網絡技術、民政管理、家政服務與管理13個專業。形成了商貿物流、旅游服務、農業科技、汽車工程、服裝設計、社會管理6個重點特色專業群,形成專業覆蓋行業,專業群帶動產業的模式。 二、學院特色建設 “融合建設、協同育人是高職院校發展的新要求”。目前建立校企合作關系企業76家,覆蓋學院13個專業。學院堅持把企業資源和元素引入校內實訓基地的特色建設,以“校中廠”、“教學工廠”等模式,開展校企協同育人。同時依托和田市北京工業園區企業,開展緊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廠中校”的形式,將“訂單班”開辦在車間。學生通過校內外專業實訓、頂崗實習,實現與就業崗位的有效對接,為“畢業即能就業,就業即能頂崗”的育人目標打下基礎。 三、學院培訓工作 學院自成立以來,積極承擔社會培訓任務,初顯社會效益,累計開展基層干部培訓、婦女工作培訓、退伍軍人轉業就業培訓、未就業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等各類社會培訓100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評價,為服務和田社會穩定及脫貧攻堅工作做出積極貢獻。 結合學院教育教學實踐,產教融合,積極探索實踐,形成“三整合+項目”的培訓工作模式,即一是依托和田地區職業教育聯盟,擴大和田地區的職業教育培訓資源;二是通過天津援疆支援學校形成“學院包專業群”的模式,把東部優勢產教融合項目引到和田地區,不斷擴大援疆天津支援校的培訓資源;三是與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合作,建立東西部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合作實施重點培訓資源,以項目推進培訓工作。 四、未來展望 “十四五”期間,學院聚焦發展目標,堅持推動“三大發展”。一是堅持產業群與專業群精準發展,根據產業群優化專業群,并根據專業群發展實際科學配置師資和實訓資源;二是堅持深度產教融合發展,加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實現政府、行業、企業等多方優勢資源引入學院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三是堅持科學治理協同發展,加強頂層設計,科學管理,整合學院各類資源,推進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協同管理,實現“1+1>2”的辦學效益。通過實現學院內涵特色建設與社會服務能力建設“雙提升”,充分體現高職教育的類型特點,促進學院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