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甘肅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聊城大學在甘肅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甘肅考生上聊城大學的分數在426至451分,位次為41467至39015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甘肅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26至451區間才能上聊城大學。
一、甘肅考多少分能上聊城大學
1、2022年甘肅考生上聊城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2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1467名;
2、2021年甘肅考生上聊城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3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015名;
3、2020年甘肅考生上聊城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5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347名;
二、聊城大學在甘肅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聊城大學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26 | 41467 | 省政府 |
2、2021年聊城大學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31 | 39015 | 省政府 |
3、2020年聊城大學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51 | 39347 | 省政府 |
已經提交的志愿怎么改
一,考生發現自己高考志愿填錯時,可以登錄填報志愿內的網頁在上面進行修改。
二,注意修改時間,例如:
考生在高考填報志愿的期限內進行修改,可以修改成功。
如果超出了高考填報志愿的期限,考生就不能進行修改了,因為志愿已經被提交了,志愿已經進入了投檔程序。
考生可以在志愿填報截止時間前多次登錄系統進行志愿修改,每次修改志愿后,均需要按“提交志愿”鍵,一般以規定填報時間內最后一次成功提交的志愿為最終志愿。
注意地區政策.例如:
高考志愿需要確認的省(市、區)比如廣東,在確認后是不能修改的.但是如果確實有錯誤的,采用更正的方法修改。
修改操作的方法.
修改前重新填寫高考志愿填寫草表,審核后將不要的志愿表刪除,重新在網上輸入新填的志愿表。
點擊查詢預覽進行復核。
填報征集志愿的條件
1、對于第一類缺額計劃,達到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且尚未被錄取的考生均可填報;
2、對于第二類和第三類缺額計劃,為避免產生分數夾層,確保錄取公平,只允許不低于正式投檔時該院校最低分數及位次的考生填報;
3、參與征集志愿的考生未達到相應批次控制線且未被錄取的考生和相應批次線下20分以內。
參與征集志愿的院校為相應批次計劃未完成或追加計劃的高等院校,各批次征集志愿仍然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
征集志愿對象:
1、參與征集志愿的院校為相應批次計劃未完成或追加計劃的高等院校;
2、參與征集志愿的考生未達到相應批次控制線且未被錄取的考生和相應批次線下20分以內的學生。
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征集志愿”是指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計劃,考生再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征集志愿”,這樣使得第一志愿錄取時落選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報志愿的機會。
征集志愿是在統一招生完之后就進行的,時間一般在統招之后補錄之前。征集志愿表是根據各個省各個地方的具體情況而定。征集志愿是給掉檔同學的又一次機會,凡是參加高考的同學應該時刻關注這些信息。
征集志愿也要認真對待,填報第一志愿也應慎重考慮,有的省份的征集志愿都是平行志愿,同樣也應該把最好的選擇填在第一個。
征集志愿的幾種類型:
1、第一類是院校在正式投檔時生源不足導致缺額;
2、第二類是院校投檔時生源充足,但部分考生因不服從專業調劑、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專業的要求等原因而退檔形成的缺額;
3、第三類是院校生源足額,但后期在該省追加了招生計劃。
三、聊城大學最新介紹
聊城大學坐落于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山東省聊城市,是山東省屬綜合性大學。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山東大學堂內設的師范館。1970年山東師范學院遷至聊城辦學,1974年山東師范學院聊城分院建立,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更名為聊城師范學院,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聊城大學。2012年學校被確定為山東省首批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學校擁有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具有碩士研究生推免資格,并與海內外諸多高校合作培養博士學位研究生。傳承百年辦學傳統,獨立辦學近半個世紀,學校秉承“敬業、博學、求實、創新”的校訓,發揚“崇教、尚學、敦厚、奮進”的聊大精神,為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20萬名校友遍布海內外。 學,F設25個學院,9個研究院所,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96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醫學等12大學科門類。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入圍ESI全球排名前1%。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3.4萬余人,F有專任教師170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931人,正高級崗位人員203人,副高級崗位人員692人,F有雙聘院士、“973”首席科學家4人,“泰山學者”特聘專家、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5人,海外高層次專家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0人,全國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共青團干部、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智庫高端專家、齊魯文化英才、教學名師、高等學校首席專家等56人,國家級教學團隊、省級優秀教學團隊8個,黃大年式教學團隊2個。 學校擁有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機構、共建國家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工程實驗室6個,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基地、山東省理論工程重點研究基地、山東省軟科學研究基地6個,山東省重點新型智庫、山東省外事智庫2個,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山東省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個,山東省高等學校協同創新中心4個。山東省一流學科立項建設學科、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學科、山東省重點學科12個,山東省高校優勢科研創新團隊、山東省高校優勢學科人才團隊2個。近年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6項,全國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4項,省部級獎勵140余項;獲批國家級課題317項,省部級課題699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9900余篇,出版專著、譯著230余部。舉辦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20余次。服務社會能力持續攀升,獲得發明專利350余項,轉移轉化60余項,創造經濟效益6億余元。 學校建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通過教育部師范類專業認證專業3個,教育部“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山東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3個,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8個,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省級重點建設專業24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12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7門,省級精品課程30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2門,省級思政“金課”2門。省部級及以上教研教改課題52項,國家級規劃教材4部。全國首屆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6項,省級教學成果獎82項!疤魬鸨比珖髮W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華龍舟大賽等各項競賽活動中,在校生每年獲得獎勵5000余人次。 學校堅持開放式辦學理念,大力實施國際化辦學戰略,與俄美波意日韓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開展了包括師生交流、聯合科研、合作辦學、博士聯培、海外辦學等在內的160多個項目,目前有30多個國家的外籍師生在校工作或學習。在約旦和薩摩亞共建有2所孔子學院,受教育部委托先后在薩摩亞、湯加兩國開展教育援外項目。學校建有省部級以上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2個,“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和“北冰洋研究中心”逐漸發展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重點新型智庫;與國外高校和單位共建了“中俄數學聯合研究中心”“知識工程與術語學中法聯合研究中心”等10個國際合作研究機構。 學校占地面積近3000畝,校舍面積77萬余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37億元。圖書館總面積近5萬平方米,現有紙質藏書256.28萬冊,中外文期刊1950種,電子圖書310萬種,電子期刊3.5萬種,各類中外文數據庫60個。校園環境優雅,湖光山色,四季常青,教學相長、學風濃郁,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場所,享有“學在聊大”的美譽。 學校先后榮獲“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優秀項目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示范文學校園”“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單位”“最美校歌”“山東省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學校堅持“質量立校、學科強校、人才興校、特色亮校、開放活!钡陌l展戰略,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全力推動高質量內涵發展、融合發展、特色發展,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國內知名、特色鮮明的一流區域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r間截至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