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學專業介紹
專業簡介
稅收學是一門系統地反映稅收理論、政策、制度和管理內容的學科,也是我國財經類教學課程體系中的一門主要課程。稅收學在理論上是財政學的分支。在稅收理論方面,盡可能按市場經濟下規范的稅收理論方法分析稅收問題;在稅收政策方面,根據稅制改革和政策調整,以及法律制度的細化,充實了稅法制度內容;從企業納稅和籌劃考慮,融入了部分稅收籌劃案例分析。
培養目標
稅收學專業培養具備稅務及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夠勝任稅務機關、企事業單位、稅務中介機構等部門的實際工作及大中專學校和研究單位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需要具備了解國內外稅收制度的發展現狀;在熟悉財會和法律等相關知識的基礎上,了解我國稅收政策及法規的發展及掌握其現行政策規則的現狀;具有處理稅務、財務會計、審計、及財政等相關方面業務的基本技能,業務實踐操作能力強;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能運用計量、統計等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
學科要求
該專業對數學、政治科目要求較高。該專業適合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對數據統計,人文社科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就讀。
知識能力
1.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的基本原理,具有敬業愛崗、艱苦奮斗的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2.具有稅收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稅收領域的基本規律;具有分析和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3.具有比較扎實的經濟數學、外語、計算機知識及較強的應用能力; 4.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 5.具有較寬的知識面以及向專業知識深度和廣度發展的基本能力。
考研方向
稅務、財政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主要課程
稅收理論、中國稅制、外國稅制、稅收籌劃、稅務代理實務、國際稅收、稅收管理、財稅信息化、財務會計、公共財政學、中國財政史、國家預算、公共支出管理、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經濟法、國際經濟學等。
就業方向
稅收學專業畢業生主要在稅務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財務公司等稅務咨詢代理機構及財政、稅務等政府部門、銀行、工商企事業單位從事稅務、財務相關工作。從事的主要職業有:薄記員、會計和審計員,出納員,稅收監察者、征收人和稅收代理人,在法院、市政以及政府行政機關工作的辦事員,報稅代理人等;該專業適合公務員崗位。
社會名人
鄧子基、楊志勇、朱孟楠、雷根強等。
稅收學專業就業前景
1、近十年平均薪資
年份 | 薪資/月 |
---|---|
2010 | 2777 |
2011 | 3425 |
2012 | 4016 |
2013 | 4607 |
2014 | 5193 |
2015 | 5640 |
2016 | 6753 |
2017 | 7777 |
2018 | 9211 |
2019 | 10131 |
2020 | 11343 |
2、主要職業分布
職業類別 | 具體崗位 | 比例 |
---|---|---|
財務/審計/稅務 | 稅務會計,稅務經理/稅務主管,財務主管,會計主管,會計經理/會計主管,總賬會計,財務分析員,財務主管/總賬主管,財務,會計助理 | 61.1% |
銷售業務 | 電話銷售,銷售主管,公司業務客戶經理,銷售代表,客戶代表,公司客戶經理,客戶經理,高級客戶經理/客戶經理,客戶經理/主管,銷售經理 | 4.6% |
銀行人員 | 銀行經理/主任,大堂經理助理,高級柜員,大堂協理和綜合會計助理,個人業務部門經理/主管,銀行卡、電子銀行業務推廣,信用卡/銀行卡業務,銀行客戶服務,現金柜員,銀行會計/柜員、大堂經理 | 3.4% |
高級管理 | 首席執行官CEO/總裁/總經理,副總裁/副總經理,副總經理,首席財務官CFO,自行創業,公司負責人,總經理,副總經理/副總裁,合伙人,財務總監 | 2.6% |
行政/后勤/文秘 | 行政,總經理助理兼綜合部部長,董事長助理,總經理秘書,辦公室主任,文檔/資料管理,兼職,行政前臺,企業秘書/董事會秘書,辦公室干事 | 2.4% |
其他 | 后臺柜員,業務管理,公司業務部門經理/主管,審計經理/主管,高管,高級風控經理,綜合業務經理/主管,風控專員,內控高級經理,實習生(兼職) | 25.9% |
3、主要行業分布
序號 | 行業類別 | 比例 |
---|---|---|
1 | 房地產 | 25% |
2 | 建筑/建材/工程 | 18% |
3 | 互聯網/電子商務 | 12% |
4 | 金融/投資/證券 | 9% |
5 | 新能源 | 8% |
6 | 貿易/進出口 | 6% |
7 | 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 | 5% |
8 | 專業服務(咨詢、人力資源、財會) | 5% |
9 | 快速消費品(食品、飲料、化妝品) | 4% |
10 | 其他行業 | 4% |
4、主要地區分布
序號 | 地區 | 比例 |
---|---|---|
1 | 廣州 | 17% |
2 | 北京 | 15% |
3 | 深圳 | 14% |
4 | 上海 | 13% |
5 | 成都 | 9% |
6 | 杭州 | 7% |
7 | 武漢 | 7% |
8 | 廈門 | 6% |
9 | 重慶 | 4% |
10 | 佛山 | 3% |
數據來源于大風車網,查詢請登錄:www.cReDITsai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