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開設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大學名單有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郵電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吉林大學、長春理工大學、長春理工大學、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
一、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大學名單一覽表
序號 | 學校名稱 | 專業名稱(類) | 包含專業 | 專業方向 |
1 | 北京交通大學 | 理科試驗班類 | 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納米材料與技術(智能材料方向) | |
2 | 北京工業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工科試驗班類 | 人工智能、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自動化、機器人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網絡空間安全、軟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感知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遙感科學與技術、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信息對抗技術 | 信息類 |
4 | 北京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5 | 北京工商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6 | 北京郵電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7 | 首都師范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8 | 吉林大學 | 物理學類 | 物理學、應用物理學、核物理、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9 | 長春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0 | 長春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 ||
11 | 黑龍江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
12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工科試驗班 | 復合材料與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空間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光電工程方向)、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自動化、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智能裝備與系統、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 航天與自動化 |
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4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5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6 | 東北石油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7 | 中央民族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8 | 南開大學 | 工科試驗班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物聯網工程、密碼科學與技術、自動化、智能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 信息科學與技術 |
19 | 南開大學 | 理科試驗班 | 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應用物理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統計學 | 數理科學與大數據 |
20 | 天津大學 | 工科試驗班 | 測控技術與儀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智能感知工程 | 精儀與光電信息類 |
21 | 天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與南開大學合辦 | |
22 | 天津工業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23 | 天津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24 |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25 | 河北地質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26 | 河北師范大學 | 物理學類 | 物理學、空間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27 | 山西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28 | 中北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29 | 太原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30 | 山西大同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31 | 長治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32 | 沈陽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33 | 大連海事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 | |
34 | 復旦大學 | 技術科學試驗班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卓越班,智能系統方向)、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生物醫學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信息安全、電子科學與技術、材料物理、材料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航空航天類、保密技術 | |
35 | 復旦大學 | 理科試驗班 | 物理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大氣科學、材料物理、材料化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化學、能源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學、環境科學、心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卓越班,智能系統方向)、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生物醫學工程、信息安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航天類、保密技術 | 含自科班、技科班 |
36 | 復旦大學 | 自然科學試驗班 | 物理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大氣科學、材料物理、材料化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化學、能源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學、環境科學、心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37 | 同濟大學 | 工科試驗班 | 測繪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信息類 |
38 | 華東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39 | 上海理工大學 | 工科試驗班 | 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醫學信息工程、人工智能、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新媒體技術、醫學影像技術、智能醫學工程 | 電子與信息類 |
40 | 上海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41 | 上海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 中德合作 | |
42 | 東華大學 | 理科試驗班 | 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紡織工程、非織造材料與工程、功能材料、服裝設計與工程、機械工程、工業設計、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復合材料與工程、輕化工程、生物工程、應用化學、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學、應用物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教育技術學 | |
43 | 東華大學 | 物理學類 | 應用物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44 | 上海電力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45 | 上海大學 | 電氣類 | 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理論與應用力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自動化、機器人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字媒體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網絡空間安全、電影制作、土木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建筑學、城鄉規劃、工業工程 | |
46 | 南京大學 | 材料類 | 材料物理、材料化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 |
4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48 | 南京理工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
49 | 南京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50 | 江蘇科技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51 | 中國礦業大學 | 物理學類 | 應用物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52 | 南京郵電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53 | 江南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54 | 江蘇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5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56 | 南通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57 | 南京師范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58 | 江蘇師范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59 | 常熟理工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60 | 浙江大學 | 工科試驗班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軟件工程、工業設計、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自動化、生物醫學工程 | 信息 |
61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62 | 浙江工業大學 | 物理學類 | 應用物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63 | 浙江師范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64 | 中國計量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65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物理學類 | 物理學、應用物理學、天文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量子信息科學 | |
66 | 合肥工業大學 | 儀器類 | 測控技術與儀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智能感知工程 | 智能感知 |
67 | 安徽工業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68 | 安徽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69 | 安徽工程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70 | 安徽師范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自動化 | |
71 | 安徽師范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72 | 淮北師范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73 | 黃山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74 | 皖西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75 | 淮南師范學院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 | |
76 | 淮南師范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77 | 集美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78 | 福建師范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79 | 泉州師范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80 | 閩南師范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81 | 華東交通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82 | 南昌航空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83 | 江西師范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84 | 江西師范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85 | 山東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通信電子與光電方向 |
86 | 中國海洋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87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88 | 濟南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89 | 山東建筑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90 | 山東師范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91 | 河南理工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92 | 河南師范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93 | 周口師范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94 | 武漢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波傳播與天線、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 | |
95 | 華中科技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96 | 武漢科技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97 | 長江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98 | 武漢工程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99 | 武漢理工大學 | 數學類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工程力學 | |
100 | 華中農業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01 | 湖北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物電 |
102 | 湖北師范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03 | 湖北民族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04 | 中南民族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
105 |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06 | 湖北工程學院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
107 | 湘潭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08 | 中南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09 | 湖南科技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10 | 長沙理工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11 | 長沙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12 | 湖南理工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13 | 湘南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14 | 懷化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15 | 湖南文理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16 | 暨南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17 | 汕頭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18 | 華南理工大學 | 物理學類 | 應用物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19 | 華南農業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20 | 華南師范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21 | 深圳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核工程與核技術 | 物理與光電學院 |
122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23 | 桂林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24 | 玉林師范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25 | 四川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 | |
126 | 重慶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27 | 電子科技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光源與照明 | 光電集成與光網絡 |
128 | 電子科技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航空航天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成電英才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 |
129 | 西南石油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30 | 重慶郵電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集成電路與電子工程類 |
131 | 西南科技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人工智能、物聯網工程 | |
132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33 | 重慶師范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34 | 云南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
135 | 昆明理工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
136 | 昆明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37 | 西北大學 | 物理學類 | 物理學、應用物理學、材料物理、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38 | 西安交通大學 | 理科試驗班 | 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生物技術、統計學、材料物理、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力學 | |
139 | 西安交通大學 | 物理學類 | 應用物理學、材料物理、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強基 |
140 | 西北工業大學 | 物理學類 | 應用物理學、材料物理、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41 | 西安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42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信息對抗技術、遙感科學與技術、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波傳播與天線、空間科學與技術、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 |
143 | 西安工業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44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45 | 西安石油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46 | 陜西科技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人工智能 | |
147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48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49 | 安徽科技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50 | 湖北科技學院 | 電子信息類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
151 | 金陵科技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52 | 淮陰工學院 | 電子信息類 | 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人工智能、應用物理學 | |
153 | 淮陰工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54 | 廈門理工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55 | 青島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56 | 濰坊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57 | 新鄉學院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58 | 三峽大學 | 物理學類 | 物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59 | 長沙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60 | 廣州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61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62 | 池州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63 | 龍巖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64 |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65 | 河南工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66 | 上海電機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67 |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
168 | 寧波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 | |
169 | 寧波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70 | 南陽理工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71 | 重慶理工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72 | 西安航空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73 | 東莞理工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74 |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75 | 大連民族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76 | 閩南理工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77 | 江西工程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78 | 南昌理工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79 | 閩南科技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80 | 廈門工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81 |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科技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82 | 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83 | 文華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84 | 湖州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85 |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86 | 長春電子科技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87 | 重慶移通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88 |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89 | 黑河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90 | 福建江夏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91 | 南通大學杏林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92 | 合肥師范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93 |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94 | 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95 | 深圳技術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96 |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 電子信息類 | 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97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 儀器類 | 測控技術與儀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98 |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99 | 國防科技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
200 | 國防科技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201 | 陸軍工程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202 | 陸軍裝甲兵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203 | 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204 | 海軍工程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二、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簡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具有現代科學意識、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創新能力強,可從事光學工程、光通信、圖像與信息處理等技術領域的科學研究,以及相關領域的產品設計與制造、科技開發與應用、運行管理等工作,能夠適應當代信息化社會高速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