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高考志愿填報是一個填起來簡單,理念灌輸起來容易,但若真正想做到切合考生實際、符合考生利益、滿足考生需求是需要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性綜合考量、分析和交流的過程。快餐式的技巧服務、系統化的AI智能填報,往往只是抓住的表面,并不能真正給考生提出最優志愿填報方案,有時反而容易誤導考生和家長。今天我們就要對志愿填報指導機構、考生和家長樂此不疲的“沖一沖”潑一盆冷水。我們在對考試進行志愿指導的時候,一般都不建議毫無準備和目的性的沖一沖。因為在當前平行志愿、分數優先、出分填志愿的高考錄取政策下,高考錄取分數和排名都是十分扁平化的,幾乎沒有什么撿漏上與你的排名和分數不匹配大學的機會。即便偶然能沖進去錄取排名略高的學校,其實學校的層次并沒有明顯提升。當然這對于考生和家長來說,我把我的排名用到極致,能上排名字面上較好的學校,不是很好、很幸運的事嗎?為何在這里你不建議我們去做呢?其實原因有這么幾點:1、高考志愿首要是挑選考生感興趣、適合考生自己的專業,其次再看學校、地域、排名等因素。對于大部分考生來說,都會選擇熱門專業(熱門其實并不一定都好),那么你想上的專業在任何一所高校里肯定都是高于其最低投檔排名。如果你對專業有明確要求,貿然去沖,即便沖進去也機會沒有機會被錄取到心儀專業。2、沖一沖,其實沖的就是高考排名,即便沖進去排名略高的學校,其實對于考生來說所能就讀學校的層次并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但往往是沖進了一所高校,卻因此放棄了另一所更適合考生的學校和專業。最終很有可能造成是撿了籽麻丟了西瓜。3、沖一沖其實是賭徒心態,并不適用于要保障考生最大利益的志愿填報。高考志愿填報對于絕大多數考生來講一生只有這次機會,不是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何時搏,更不是賭博。一旦填報失誤,是沒有任何機會給你后悔的,適合、穩妥才是志愿填報的關鍵所在。所以綜合上述觀點,我們提出來“沖一沖”請慎用!當然,我們不支持隨意“沖一沖”,但也并不是說所有考生都不能去沖一沖,這是個辯證的命題,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有某些先決條件下,很多考生還是有機會去沖一沖的。但這種沖擊是需要前期大量的綜合分析與判斷的,不是看一看哪所高校往年的投檔名次比自己的略高就去選擇哪所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