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考生高考分數達到院校投檔線,已經投檔,但是否錄取待定。學校可根據當年報考情況對學生提檔,可提檔計劃數的105%或120%的考生檔案,這些考生即為進檔考生。
1、首次進檔就是指: 第一志愿報了這個學校,并且這個學校第一次首批錄的學生。
2、必須第一次就全部滿足這個學校的所有要求那么就會首次進檔。
3、總之就是人家學校會全都錄在第一位的就對了。
4、二本和一本不是在一批錄的。
5、如果二本的第一志愿也報了這個學校。
6、能被這個學校提走檔案的話那就是算首次進檔。
由于實行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中,各地投檔人數要大于學校的招生計劃數,在105%~120%之間。投檔比例大于100%的原因一是為了保證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二是為了便于高校從德智體綜合方面遞選人才,三是為了高校招生自主權。如果高校不增加招生計劃,某高校投檔比例是105%的話,那么就必然會退檔5%;如果某高校投檔比例是120%的話,那么就必然會退檔20%。
1、明確學習方向,正確處理好選學校與選專業關系
高考填報志愿的實質就是根據自己的高考成績選擇學校和專業。從近幾年考生錄取的實際情況看,能夠實現“喜歡的學校”+“喜歡的專業”的并不多,許多考生填報志愿時往往陷入“優選學校還是優選專業”的矛盾之中。那么,學校與專業怎么選擇呢?對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不同批次的院校應有不同選擇。
2、拓寬信息渠道,全面準確地掌握填報院校和專業信息
在高考志愿填報前,考生要掌握全面、準確的信息。這是填報志愿的基礎,筆者以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2.1密切關注教育部陽光高考、湖南省教育考試院、湖南招生信息港這三個招生考試機構官方網站發布的信息。
2.2根據自己所報考的類別,收集相關院校的具體招生政策。
2.2.1是參考省教育考試院所編發的招生計劃書上的院校信息;
2.2.2是通過登陸院校官網了解相關院校的招生信息;
2.2.3是對心儀的院校進行實地考察;四是通過咨詢會電話網絡等方式了解。
2.3既要了解報考院校的“共性”,更要了解相關院校的“個性”,即各院校的錄取規則。
如招生院校某專業對高考單科成績、身體條件、性別等是否有要求或限制,對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是否實行“專業級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