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草草视频_成年人在线电影_www性色_久久久久久www_成人激情免费视频_夜夜摸夜夜操

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 > 高考志愿 > 正文

平行志愿第一志愿是不是要沖

大風車考試網

平行志愿該怎么填?

一、平行志愿的填報要點

鑒于平行志愿的投檔原則,我們填報平行志愿時既要講究梯度也要注意搭配和排序。在設計志愿方案時,從前到后每個院校志愿和專業志愿像鎖鏈一樣環環相扣,相鄰志愿間拉開合理梯度,穩步“下樓”,并設立兜底院校志愿。

建議把握以下幾個要點。

平行志愿第一志愿是不是要沖

第一、平行志愿雖然是平行的,但同樣是有順序的。有人片面認為平行志愿沒有順序,幾所院校都一樣,這是錯誤的。錄取時是按照考生自己填報的順序依次進行檢索。因此,一定要把最想去的院校放在最前面。

第二、平行志愿的幾所院校一定要有梯度。將自己最心儀的,同時也可能是錄取分數最高的院校排列在平行志愿的最前面,再依次保持一定的梯度。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是“分數優先”,但具體到每個考生來說,卻是“志愿優先”,即排在前面的院校志愿先被檢索。因此,考生應把最喜歡的院校填在第一志愿,依次拉開10~20分的梯度。否則,若第一所院校錄取不上,后面幾所院校有可能都錄取不上,成為無效志愿。

特別一提的是,志愿梯度是跟個人密切相關的,不存在一個具體的數值。一般的建議可以在10-30分間波動,不過設置多少分的梯度應當考慮成績水平。例如分數比批次線高一點的考生,志愿梯度就可以稍微設定得密集一點,以求保底。

第三、優先選擇投檔不退檔或者是投檔比例較小的院校。如投檔比例為少有的100%的院校,以及公開承諾投檔不退檔的院校。

第四、平行志愿的倒數第1、2所院校一定要保底。各省實行平行志愿的批次大都只有一個志愿順序,不再設置后續志愿。如果在平行志愿這個志愿順序上保不住底,在本批次就只有征求志愿的機會了。但大家一定要清楚,就往年的錄取情況看,有征求計劃的院校在本批次的檔次一般都較低。而且實行平行志愿之后,完不成招生計劃的院校要相對減少,對通過征求志愿被院校錄取的期望不要過高。

第五、壓各批次分數線的考生,志愿不可能拉開梯度,因此,考生要盡可能選擇那些往年一志愿錄不滿或者降分錄取的院校。

第六、入取方式的選擇。凡作為平行一志愿填報的院校,最好選擇學校的專業錄取辦法為分數優先的(避免專業級差入取方式),也就是學校確定專業時也為平行志愿的。簡言之,優先選擇院校和專業的" 雙平行"。

第七、高校對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一般有三種方式,即志愿優先、分數優先和專業級差,后兩種方式更普遍。因此,考生在填報專業志愿時一定要有梯度,一般為1~5分。專業應冷熱搭配,應用性、熱門專業往前排,基礎性、冷門專業往后排,盡量服從專業調劑。

1、考生在填報每所院校的六個專業時,盡量選擇類型相近的專業,比如該考生對計算機有興趣,在填報時可以選擇: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網絡基礎諸如此類的,六個選項都盡量填報同屬一大類的專業,這樣在被調劑的過程中,能減少被調劑到其他類型專業的風險。

2、作為一志愿沖高的院校,在專業填報時,建議根據近三年的大厚本數據,選擇幾個提檔線分數的專業放在四五六專業中填報,盡量避免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中。

3、作為有專業級差的院校,切記盲目填報熱門專業。建議在專業填報時:

一是必須有梯度地填寫1至6個專業志愿,“梯度”標準根據選報高校規定的級差分確定,一般要求第一專業志愿的分數要比較穩妥,后續專業志愿的分數低于減掉級差后的分數。

對應往年等效高考分數,根據近三年的大厚本中數段和眾數段中,結合報考熱度和招生情況,選擇孩子相對喜歡且穩妥的專業放在一二三專業中填報,盡量避免被減去級差繼續檢索下面的專業。

二是在如果前幾個專業把握不大的情況下,務必在第6志愿做好保底。

下面在用“三分法”填報志愿專業來講解一下:

首先,我們將根據每所院校往年專業錄取分數及位次高低劃分三個區(三分法)

一區:錄取分數、位次高區,即“熱門”專業;

二區:錄取分數、位次中間區,即“不冷不熱”專業;

三區:錄取分數、位次低區,即“冷門”專業。

專業報考策略:

1、沖擊院校選三區冷門專業、目標院校(求穩部分)選二三區“不冷不熱”專業,保底院校選一二區熱門強勢專業。

2、如果院校實行“分數優先”的原則,專業安排間不設級差,那么按照6個專業一區、二區、三區各選兩個(不局限這樣),注意一下高中低配置就可以了。只要6個專業拉開梯度,沖穩保結合,避免只填熱門,就可以穩穩地規避調劑志愿了。

3、如果院校實行“志愿優先”的原則,專業順序至關重要!把最喜歡的專業放第一位,而不是把熱門專業放在前面,"志愿優先"面前,保持所謂的梯度沒有任何意義。在"三分法"的運用上,一定要確保自己喜歡的專業錄取位次與自己的實際位次匹配,即高于往年錄取的平均位次。如果不能確保,又把專業看得較重,建議更換一所錄取位次低一些的高校,如果對專業不挑,則直接無視。

4、如果實行級差錄取,專業錄取“分數級差”實際上相當于“分數優先 + 專業優先”,綜合了以上兩種錄取方式的優點,既考慮到高分考生的優勢,也兼顧到考生對專業的熱愛。一方面高分考生比低分考生具備專業錄取上的優勢,另一方面如果第一專業填報過高,則要遭遇減分“懲罰”再去面對第二專業的錄取。實際上“分數級差”錄取辦法是提醒大家不盲目追熱,專業志愿信馬由韁瞎搞亂填。

“三分法”用好了,可以直接避開分數級差,因為第一專業就被錄取了!如果你的分數足夠高,仍然建議一、二、三區專業搭配,其中二區的專業選擇,必須確保減分后的位次仍然高于上年的平均位次,至少不低于最低位次,否則等于白填;托底專業必須確保減分后高于該專業上年的最高位次。中低分數,道理同樣。

總之,如果實行級差錄取,專業選擇和排序上,一定要慎之又慎,即高分選一二區,中分選二、三區,差分選三區。

如果您特別看重專業的選擇,而自己的位次又不能高于往年該專業的平均位次,為避免專業選擇失敗,建議遠離該分數級差,更換一所分數優先或實行級差但錄取位次低一檔的院校,以防不測。

第八、招生專業數量的選擇。填報志愿時,同層次的院校,選擇招生專業較多的院校,這樣考生選擇的專業范圍較大。

第九、不要輕易拒絕“服從專業調劑”。平行志愿一旦有一所院校提檔,但比你分高的人占滿了你所選擇的專業,你又不服從專業調劑的話,必然會落到“征集志愿”的行列,那時可供選擇的學校和專業更少。

第十、正確參考往年招生高校錄取平均分。高校錄取統計數據中,高校錄取平均分尤其是各專業平均分,比參考最低、最高分更有效。分差是確定錄取相對位置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指學生的成績或學校(專業)的錄取分數與它所在批次的省控線之間的差。考生用自己的高考分差(考生成績-批次錄取控制線)與所定學校的往年的分差(學校錄取線-批次錄取控制線)的最大值進行比較。如果自己的分差大于學校往年的分差的最大值,則錄取的概率很大。

需要特別提醒考生的是,在參考擬報高校往年的錄取平均分數線時,不能僅參考其前一年的錄取分數,而要綜合分析該校近三年的平均錄取分數線。

第十一、充分何利用“一分一段”填報

隨著各省市高考分數線的公布,一分一段表也將陸續公布,每年的《高考成績一分一段表》,是由省招辦(考試院)公布的全省每一高考分數的考生分布統計表。

所謂“一分一段”,是以“1分”為單位,統計獲得該分數的考生人數和累計人數。文理科分開排名,每一個分數段上有多少人一目了然。

通過這個表,考生不僅知道各批次的分數線,同時還能了解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排位,更有利于考生對自己進行合理的定位。

1、在“一分一段表”中找準位置

填報志愿最關鍵的第一步,是在“一分一段表”中查找與自己成績相對應的分數排名和這一位次成績共有多少考生,以確定個人成績在全省的位置。

找準自己的位置,這樣比單純地看分數更加準確。因此,考生不能僅憑分數填報志愿,而應充分利用“一分一段表”,以成績排名作為填報參考。

無論與去年相比高考批次線波動是否明顯,考生都不能僅憑分數填報志愿,而應充分利用“一分一段表”,以成績排名作為填報參考。

2、看近三年的錄取情況

對比一下近三年來的“一分一段”表,看看所想要填報的大學連續三四年的校線在哪個段位(即高出所在批次多少分),若自己的分數比至少兩年的段位高,那報考該校把握較大。

考生在對照高校往年錄取分數線時,應以對比人數位次為主,若所在位次高于往年該校在本省錄取分數位次,則說明報考有希望。

3、多渠道了解其他考生填報意向

盡量多通過高校招辦老師、同學了解其他考生志愿填報意向。

因為看“一分一段表”,有的分數段內只有數十名考生,有的則有數百名。分數處于密集段的學生,“一分一段表”的參考價值將降低。

考生填報志愿時盡量多通過高校招辦、老師、同學了解其他考生志愿填報意向,慎重選擇歷年報考較熱、今年在本省投放招生計劃數少的院校,以避免因志愿“扎堆”而落檔的風險。

排名不到前200名的絕對高分段內的考生,只要不是報考超一流名校,在正常情況下,報考全國各類一批院校應該沒有太大問題。而這一分數線下的考生,在填報第一批本科院校時需慎重,謹防扎堆。

4、用“一分一段表”分析志愿梯度

由于高校招生是從高分到低分提檔,所以考生對自己的定位是非常關鍵。一分一段表就是把定位具體化為排名,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對照一分一段表,再參照今年各類高校各批次招生計劃數,確定自己該如何填報志愿。

考生要看該批次招多少人,自己處于哪個層次。如果成績所在的某一分數段上其他考生過于集中,那么在填報志愿時就應注意保持各院校、各專業的志愿填報梯度。每所院校都要根據招生計劃和生源情況,劃定不同的提檔分數線,還有不同分值的專業級差,填報時應考慮到這些因素。

在使用“一分一段表”的基礎上,考生還要看高考分數與當年一本線的分差。假定去年超一本線30分的考生能上某所學校,再看今年自己的分數超過一本線多少分。如果超過了30分以上,報這所學校,被錄取的希望就比較大。

如果同一個分數段里出現了考生扎堆的現象,就要更加謹慎填報,例如看去年的錄取分數線時,假設去年考生的成績要超過錄取分數線30分能上某所學校,但是去年這個段位沒有出現扎堆現象,所以今年要超過40分才比較有把握,這只是假設和比喻,具體還要計算扎堆的人數和招生計劃數是多少。

第十二、要科學分析院校錄取數據。對于那些首次實行平行志愿的批次,一定要慎重參考往年的院校錄取數據。一般的說,多數院校實行平行志愿之后,錄取分數相對于未實行平行志愿之前將有所變化??最高錄取分可能會比往年有所下降,最低錄取分數可能會比往年有所提高。

因此,考生和家長在拿到相關志愿填報資料時,尤其是相關院校的往年錄取數據時,一定要對這些數據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整理,以增加自己報考相關院校或者專業的錄取幾率。考生在分析、整理院校或者專業以往錄取數據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一年數據不如多年數據有效

很多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時,都可能犯上述案例中考生的錯誤。以為自己的高考分數只要高出院校或者專業某年的錄取分數線,就可以大膽報考了。這是一種認識誤區,很多高校或者專業在錄取時,往往受到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例如試卷難易度、考生整體素質、考生對院校或者專業的認知度等,而導致院校或者專業在某年的錄取分數線會比較高,某年的錄取分數線比較低。因此,考生和家長在參考院校或者專業往年錄取分數線時,一定要參考院校或者專業以往幾年(至少是以往連續三年)的錄取數據。只有認真分析、總結院校和專業以往連續幾年的錄取數據,才能發現院校或者專業的錄取規律,從而科學填報志愿。

2、絕對分數沒有相對分數重要

考生肯定會問,什么是絕對分數,什么是相對分數?絕對分數就是我們在參考院校或者專業的錄取分數線時,僅僅從分數本身去看,而沒有把這些分數與相應批次省控線進行比較。而相對分數是用院校或者專業往年的錄取分數線減去相應年份、相應批次省控線得到的錄取分差。我們判斷一所院校或者某個專業錄取分數線高還是低,一般看其錄取分差高還是低。在分析了院校或者專業的錄取分差以后,考生就要認真分析自己的高考分差即用高考成績減去相應批次省控線得到的差值。如果自己的高考分差高于院校或者專業以往連續幾年的錄取分差的話,那么報考該校或者專業,則比較有希望。反之,則可能存在一定風險。

如果考生希望自己報考某所院校或者某個專業,把握性更大的話,則最好參照院校或者專業以往連續幾年的錄取平均分差。院校錄取平均分差=院校錄取平均分減去相應年份、相應批次的省控線的差值。專業錄取平均分差=專業錄取平均分減去相應年份、相應批次省控線的差值。如果考生的高考分差高于某所院校連續幾年的錄取平均分差的話,那么報考該校的把握性則比較大。如果考生的高考分差高于某個專業連續幾年的錄取平均分差的話,那么報考該專業的把握性則比較大。

3、平行志愿:位次比分數更重要

實行平行志愿填報方式的省(區、市),院校每年錄取考生的分數波動不會太大,原來容易出現的“大小年”現象在高校錄取中也基本不會出現。由于平行志愿是嚴格按照“位次優先,一次投檔”的原則對考生進行錄取。因此,實行平行志愿填報模式地方的考生,最好將自己的高考分數轉換成自己在所在省(區、市)相應科內(文科還是理科)對應的位次。一般來說,實行平行志愿的地區,省級招辦在公布考生分數的同時,也會同時公布考生的位次。如果沒有公布考生的位次,那么考生可以根據省級招辦公布的每個分數段的人數大致計算出自己所處的位次。同時,在參考院校或者專業往年的錄取數據時,也要去查找自己所在省(區、市)往年公布的各分數段人數,從而將院校或者專業往年的錄取數據轉換成往年錄取考生的位次信息。如果考生的位次與院校或者專業以往連續幾年錄取考生的位次大致相當或者就在錄取考生位次范圍以內,則報考這些院校或者專業把握性較大。

綜上所述,對院校和專業往年的錄取數據的參考,并不是很多考生和家長想象得那么簡單。我們要想志愿填報更加科學、合理,學會有效地分析分數、利用分數則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對院校錄取數據的分析越全面、越精準越好。填報志愿時至少要對各批次院校作出如下判斷:今年可能的錄取位次是多少?今年可能的錄取分數是多少?今年可能的報考熱度是多少?哪些院校今年可能征集志愿?哪些院校今年可能降分錄取?院校錄取數據的年度波動幅度有多大?

二、預估高校的分數線的常用辦法

在高考志愿填報研究領域逐漸分化出三種主張。一種是“位次法擇校”,一種是“分差法擇校”,還有一種是“位次分差綜合法擇校”。“位次分差綜合法擇校”每個位次對應一個分數,每個分數對應一個次位,所以位次和分差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它們是不能被割裂開來的,任何只強調一點而否認另一點的論調都是片面的。綜合了分數和位次兩方面的因素之后,填報會比較準確。

排位法(位次法)

排位法的基本原理是很好理解的。高校招生投檔、錄取均是以考生位次為依據,如今年5000名的考生、與去年5000名的考生,多數情況下其所能選擇的學校層次是較接近的(當然要考慮招生人數的變化),因此排位法是我們填報志愿時最常用的方法。

排位法適用于所有層次的考生,但對不同層次的考生而言其參考價值是不同的。越高分(超一本線40分以上)的考生,排位法的參考價值就越高,原因很簡單??高分段考生總人數少,同分人數也少;相對應的高校數量也較少,高校錄取線重疊的情況也相對較少。

到中分段,位次法的參考價值就降低了。主要是中分段考生成績高度密集,相對應的院校也數量龐大。簡單地說,就是一大群成績相近的考生,對應著一大批層次相同的院校,因而考生的填報行為很難準確預測??專業的冷熱門程度與往年比可能會發生變化,今年考生的興趣和意向也可能去往年不同,考生往哪些學校、專業上集中填報,哪些學校、專業的錄取線就會上漲。一些學校錄取位次動輒波動幾千名的情況也不少見。

但是這并非位次法的問題,對于中分段的志愿填報,任何方法都難以做到準確預測。

線差法

線差法是以分數線為基礎,以考生成績與批次線的差值,與高校錄取線與批次線的差值兩者對比分析志愿的方法。對于成績處于批次線附近的考生而言,線差法是較具參考價值的。但線差法的局限性也很明顯,隨著線差值的增大,誤差也會變大。

分數線是按招生計劃數的120%劃定,因此每年分數線也基本上是等效的,這一點是線差法合理性的基礎。但是,不同年份分數線上的考生成績分布狀態可能并不相同:

例如:四川省2015、2017年理科一本線分別為528、532分,相差不大。但是這兩個年份考生成績分布狀態是相差甚遠的,我們先以2015年600分(線差72分)為例,當年600分以上有6945人;但2017年的604分(線差72分)以上則有13980人。因而這兩個線差同為72分的成績,在2015、2017年所能填報的學校必然是太不相同的。

正是由于不同年份間分數線上的成績分布狀態不同,即使分數線是等效的,但分數線上的每一分可能并不等效,線差值越大就可能誤差越大。因而,一般建議成績離分數線差值較大的考生不宜將線差法作為主要分析工具。

在具體的應用中,不同的分數段用不同的方法:對于高考分數在一批重點線40分以上的考生,參考各大學歷年的錄取位次更有價值。而對于高考分數在一本線到二本線附近的考生,參考各大學歷年的錄取分數差更可靠。這是因為高考分數水漲船高,錄取人數才是決定分數高低的根本,錄取分數只是在大學錄取滿額后的最后一個考生的成績。錄取分數在一本線40分以上的大學基本是“985”、“211”和1978年前的全國重點大學,錄取的都是較高分數的考生,普遍處于考生總人數的前10%以內,位于高考成績金字塔的上端。因此這些學校歷年錄取的位次參考價值更高,可使用位次法。而一本線(高一本線30分以內)到二本線附近的考生,由于已經接近高考成績金字塔的中部,人數比較龐大,可變因素也更多,因此錄取分數差更便于參考,可使用分差法。對于一本線上20-40分以內的院校,大多都是近幾年才進入一批本科招生的普通院校,這些學校實力相差不大,招生人數又多,因此在定位時可把位次法和分差法結合起來考慮。比值法對于定位所有本科院校都適用,現在常在選擇專業時運用。

院校往年錄取位置:錄取分數對應省排名,超一本線分差。靠前院校(對于高考分數在一批重點線40分以上的考生)看排名,壓線院校(對于高考分數在一本線到二本線附近的考生)看分差,中間院校(對于一本線上20-40分以內的院校)結合看。一句話:位次法特別適用于重點院校。

舉例:

600分以上的考生,怎樣填志愿才安全?

估分600分以上,怎么樣填報不會被退檔?要注意什么問題?

600分以上在多數省份都屬高分了,尤其是文科。高分考生填報志愿與其他考生的方法、流程是基本一致的,但的確也有些要特別注意的問題。我在招考部門工作,指導過很多考生填報志愿,就上面的問題我談談看法。

1、優先使用位次法分析

位次法(排位法)對于高分段考生而言,參考價值是非常高的,而且是越高分參考價值越大。

實際操作上,仍看到一些高分考生使用線差法分析,這是比較危險的。因為線差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分數線附近的考生使用線差法參考價值比較大,但線差值越大參考價值就越低。600分以上的考生,其線差值普遍達到了100分以上,這時候線差法的誤差就很大了。

2、特別關注招生人數的變化

在高分段,招生人數的變化對錄取線的影響是立竿見影的。高分的考生,除了要關注目標院校的招生人數變化外,還要關注上游院校招生總人數的變化。

如某個排名2000的考生,參照去年可選擇投檔線排在20名左右的學校,但前面19個院校今年招生總人數增加了200人,則考生2000名的成績就有可能沖到去年1900甚至1800名的位置。反之,如果前面的學校招生總人數減少,考生就需要謹慎了。

因此,高分段考生要注意上游院校錄取人數變化對你所選擇的目標院校錄取線的影響,哪怕使用手工方式計算一次上游高校招生計劃數也是值得的。當然,高校的排序不是每年固定不變的,如今年的前20名與去年的前20名的高校名單可能不完全一致(實際上大多數名單是相同的,只是具體排位可能有小變動),考生要靈活應變,如名單不完全相同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計算名單相同的高校,以盡量摸清上游高校招生人數的變化情況。

對中分段考生而言,由于上游院校數量較多,可能較難通過人工計算上游院校的招生總人數,但必須密切關注目標院校招生人數的變化。

3、以確保100%成功率為目標

600分以上的考生,沒有任何一個人承擔得起被退檔、滑檔的后果。500多分考生填報志愿失敗滑檔到二本也許尚能接受,但600多分的考生要絕對避免這種結果。要確保100%的成功率,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1)、志愿院校間要有合理梯度,且保底院校的保底幅度要足夠。一般建議極高分考生的保底幅度最少20分以上,中低分考生保底幅度則要更大些。避免多所院校都定位過高,導致檔案無法投出的情況。

(2)、要服從院校內的專業調劑。這個層次的考生所能選的學校都是好學校,即使被調劑專業錄取其結果也會好于被退檔參加征集或下一批次。害怕調劑專業的考生,可以適當降低學校的層次,以高分進檔以擇專業,但仍然建議服從專業調劑。

(3)、要熟讀招生章程,注意目標院校、專業是否有單科成績、身份條件等特殊要求,如不符合條件要主動規避。

三、院校之間梯度的設置

高校選擇可覆蓋沖、穩、保三個檔次,各層次高校數量比例接近1:3:2即可。對于熱門專業報考,可以沒有沖一沖,但總體梯度拉開20分以上,要有保的高校。高校之間,平均拉開5分左右的梯度,梯度隨填報學校數量靈活調整。

依分填報高校順序:

(以預測平均分為基準上下浮動)

沖一沖:預測最低分<考生分數≤預測平均分;

穩一穩:預測平均分<考生分數≤(預測平均分+最高分)/2;

保一保:(預測平均分+最高分)/2<考生分數≤最高分。

四、考生的報考目標與報考技巧相統一

1、以院校優先為報考目標的考生:

可以運用“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報考技巧。也就是說.這類考生的A志愿要以院校往年的錄取最低分數或錄取最低位次來確立。同時,考生還要分析這所院校投檔后有沒有被退檔的可能性,如果有,考生就要考慮自己選擇該院校是否合適。家長和考生一定要清楚,既然是院校優先,最后不被退檔就是勝利。但是,往往還有一些家長和考生看到錄取結果時.不能接受所錄取的專業。這也是為什么我一直強調的首先要確立報考的目標。

2、以專業優先為報考目標的考生:

可以運用“穩一穩”“保一保”“保一保”,甚至只是“保一保”“保一保”“保一保”的報考技巧。這類考生的A志愿要以院校往年的錄取最高分或最高位次來確立,或者以所選擇專業往年的錄取分數來確立。

確保心儀專業被入取的幾要素:

(1)、院校放在A志愿,心儀專業放在最前面。

確保心儀專業被入,通常將院校放在A志愿,專業放在第一志愿位。

(2)、心儀專業院校,在平行志愿中處于“穩”的位子。

“穩”的位子,本人分數必須達到平行A院校上年錄取中上分數段【(平均分+最高分)/2】;

同時,本人位次必須小于平行A院校上年錄取該專業中上位次(平均位次/4)。

(3)、心儀專業分數,本人分數必須達到平行A院校上年錄取該專業中上分數段【(平均分+最高分)/2】;

同時,本人位次必須小于平行A院校上年錄取該專業中上位次(平均位次/4)。

(4)、心儀專業,如果只考慮用分數入取的話,還要考慮保險系數。

根據院校往年線差波動情況測算,波動在5以下取5,波動在5到10之間取10,超過10的取15,波動超過15的運用大小年的規律來填報(一般是這么取的)。說通俗些,就是往年線差波動的峰值。

3、以院校和專業兼顧為報考目標的考生:

可以運用“穩一穩”“穩一穩”“保一保”的報考技巧。一般這類考生的專業選擇面較寬,如電氣類、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機械類等,這幾類所含的專業較多,開設這些專業的院校也較多。所以,考生以兼顧院校和專業為報考目標是較為合適的。

在各個批次的報考中,第一個位置的A志愿和第一志愿專業是重中之重

在志愿填報方案的確立中,不論是院校優先、專業優先,還是院校和專業兼顧的報考目標,各個批次中A志愿和第一志愿專業的選擇是最為重要的。

一是因為從統計中可以看出,70%~80%的考生在A志愿被錄取,二是因為A志愿的確立決定之后各個院校之間的院校梯度。因此,A志愿就是參照物,有了這個參照物,B、C、D等志愿院校才能夠有合理的定位。同樣,第一志愿專業的選擇也是如此。

那么,平行志愿的A志愿,怎樣填報才合理?

都說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A志愿沖,調劑專業怎么辦?

根據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A志愿是第一個被檢索(也可能是唯一被檢索)的志愿。因此,就重要性而言,A志愿要勝于后續其他志愿。

按照院校志愿梯度設計常見的做法,A志愿常用于沖;比較注重專業的考生,A志愿也可以直接穩??即具體情況因人而異。

1、A志愿選擇沖

A志愿可以沖多高層次的學校?這要根據個人對學校的喜好程度及校內專業的接受度而言。

多數情況下,A志愿的沖都是建議保留一定分數余量以選擇專業的,但這種情況下被調劑專業的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

還有一種情況,是對著投檔線沖學校,如果考生看重某所名校又不在乎專業調劑,那么這種情況是可以沖得高一些的,只要預測自己的成績排位接近目標院校近幾年的投檔線即可。

A志愿選擇沖一沖的可能結果:未沖進去滑檔到B志愿;沖進去被調劑專業錄取;沖到自己所填專業。因此考生在決定沖一沖之前,必須要了解目標院校中的專業設置,是否有自己很不喜歡的專業(及預期被調劑可能性大的低分專業中有無對單科成績、身體等特殊要求的專業),再決定有無必要冒這個風險。

2、A志愿選擇穩

比較注重專業的考生,A志愿可以采取穩妥的策略。但實際上沖和穩之間并沒有很明晰的界限,有些考生預計成績會穩穩超過院校投檔線,但其目標是校內較熱門專業,這類情況從選擇學校方面來說當然是“穩”,從選擇專業方面來說又屬于“沖”。

如何在穩入A院校的同時又爭取到一個相對好的專業呢?這絕對是個大學問,首先“穩”的尺度就較難把握??要保證專業就不能過分冒進,過度求穩卻又可能大量浪費考分。即除了要考慮考生是喜歡冒險或穩健的個性,還要結合院校內的專業錄取規則。

在去年能錄取到該校的中等專業,今年的情況會怎樣呢?

如該院校今年錄取分與去年基本持平,則其仍能錄取到中等專業。

如該院校今年錄取分整體下降,則其有可能被錄取到高分專業。

如該院校今年錄取分整體上升,則其有可能被錄取到低分專業。

上述三種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即目標院校的錄取線是難以準確預測的。

因此,如果一個專業接受面很窄的學生,想要穩穩保住目標院校中的某一兩個專業,其代價是什么?必然是要以遠高于目標專業的近年錄取線的高考成績來求穩;但如果該院校今年錄取分剛好又下降,那么考生的成績就被大大浪費了。

上述分析并不是鼓勵考生冒險,而是告訴考生一個道理:

過度注重專業容易形成過度保守;對專業接受面越廣的考生,越容易實現高考成績的利益最大化。

再舉一個例子可能會更容易理解:如果某考生的專業接受面較廣,在目標院校的高、中、低分都有能接受的專業,那么其以中等的成績去沖該校的高分專業是完全可以的,沖上了就實現了成績的利益最大化,沖不上也能落在中、低分專業上。

3、A志愿的常見填法

前面我從理論層面分別講述了A志愿沖和穩兩種策略,下面我結合圖例,分別列舉很常見的A志愿填報方法,考生、家長朋友可以自行分析哪種填法更合理:

(1)、保守:某些考生專業接受面比較窄,只想讀目標院校的某一兩個熱門專業,其他專業接受度很差,為保證錄上中意的專業,考生必須以高出目標專業錄取線較多的成績以求穩,如果目標院校當年錄取線下降了,意味著考生的高考成績大大浪費了。

(2)、穩健:某些考生對專業要求比較高,因此以與往年專業線同等(或略超)的成績填報對應專業(如上圖以570的等效分填報中分段的專業)。這類考生的做法相當穩健(即不冒險),其錄取結果落在自己所選專業上的可能性也較大,但也有可能會浪費一定的考分。

(3)、上沖下保:這類情況通常適用于那些對專業接受面廣的考生,如一個考生以上圖等效分565分的成績挑戰高分的一兩個專業,同時搭配幾個中分、低分專業為穩、保。這個方案進可攻、退可守,但風險與收益也是同時存在??如果目標院校今年錄取分整體下降,則考生的成績實現了利益最大化;如目標院校今年錄取線與去年持平或略有上升,則考生前面沖高的專業未能被錄取,在院校專業錄取規則的作用下,甚至有可能會錯失與自己成績相匹配的中分專業,轉而掉到低分專業。

(4)、壓線沖高:此類情況也不少見,對著投檔線沖學校,但沖進來后被調劑專業的可能性較大,考生須慎重考慮被調劑專業的后果。

上述填報方式,除了保守型我認為不可取外,其余方式只要考生考慮清楚后果,我認為都是可行的。哪種方式更適合你呢?考生、家長朋友須結合實際情況自行斟酌。

建議:為適當兼顧專業,A學校可選擇自己的成績能接近或達到往年錄取平均分的學校,在專業選擇上是穩健、或上沖下保,要根據個人情況及院校所采取的專業錄取規則來決定。

4、關于A志愿填報的其它注意事項

(1)、A志愿防止被退檔是第一底線

A志愿對著投檔線沖學校,沖不進則會滑檔到B志愿;但采取穩妥策略的考生,要有“A志愿必須一炮成功”的安全意識,(你的成績既然有挑選校內專業的實力,那么超過投檔線并被A志愿提檔是大概率的事情),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如果被A院校提檔但未能錄取,就不存在從A志愿全身而退再投檔到B、C等后續志愿的可能性。因此,多數情況下A志愿服從專業調劑是必須選項。

(2)、專業志愿要高低搭配形成梯度

即使你的成績處于高分段,也不要看不起中、低分專業,沒有人能準確預測目標院校的錄取線今年不會提高,意外來臨時,自己親手選的中低分專業總比被調劑的專業更適合你。

(3)、要熟悉目標院校的專業錄取規則

了解目標院校所采用的專業規則,掌握相對的應對技巧,會更有利于你選擇到理想專業。對于中高分考生而言,分數優先是最適合沖專業的規則,專業優先、專業級差規則下則要相對謹慎。

如果A志愿是“沖”的院校,那么B、C、D等志愿院校之間的分數差就要相差大一些,也就是院校梯度中的“度”要大一些;

如果A志愿是“穩”的院校,那么B、C、D等志愿院校之間的分數差就可以相差稍微小一些;

如果A志愿是“保”的院校,那么B、C、D等志愿院校之間的分數差就可以非常接近。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

院校梯度中的“度”不是恒定值,這個“度”要以A志愿為參照物來確定。

目前高校最常見的專業錄取規則有三種,分數優先(分數清)、專業優先(專業志愿清)和專業分數級差。

如果是分數優先,專業可以“沖”高,將最喜歡的排在第一位,第二喜歡,以此類推。

如果是專業優先,第一專業志愿的填寫基本決定了他能錄取在哪個專業,所以將最喜歡的排在第一位盡量避免“沖”。

如果是在分數級差的情況下,既要看成績,也要看專業,所以報考這類有級差學校時,要盡量穩妥起見,不要連續多個專業志愿沖高,以免分數被一降再降錯失理想專業,務必第一專業志愿錄取。

在分數級差的情況下,如果高考成績只比志愿學校預估投檔分略高,不能簡單按照歷年專業錄取分從高到低排列專業志愿,把更有把握的專業作為第一專業志愿更為合理。

無論是哪種入取方式,都要設計好級差,盡量服從調劑。

五、平行志愿下,“沖一沖”、“保一保”的核心技巧是什么?

1、“沖一沖”到底怎樣“沖”?

大家常聽說,志愿填報要遵循“沖穩保”策略。

那么,到底什么是"沖穩保"志愿策略?又如何填報“沖刺”志愿?

所謂的"沖穩保"策略,就是建議考生填報志愿的時候,首先根據錄取的可能性把大學劃分為"沖刺的大學"、"穩妥的大學"以及"保底的大學"三個梯隊。

一個合理的層次:

研讀政策,設計合理設置志愿層次

從整體志愿表的角度出發,沖刺志愿占的比例應該要根據個人成績,以及不同省市的志愿政策進行調整。一般填報“沖”的學校的數量是占總數1/3左右。

以2017年遼寧省本科批為例,遼寧的考生可以填報7個大學志愿,所以在沖刺大學的選擇范圍上的,考生一般可以選擇3個學校作為“沖一沖”的目標,后兩個為問“穩一穩”,最后兩個為“保一保”。

而不同的省市在志愿數量,投檔比例的設置上面會有差異,在選擇沖刺志愿之前,一定要看清楚所在省市的相關規定!

然后根據各省的志愿設置和考生的成績選擇每一個層次的大學,從冒風險的沖刺,到確定保底的大學,通過這樣的志愿設置均衡沖刺與落榜風險。

我們普遍理解的"沖"其實就是指不浪費分數的情況下,最終以略微超過或者持平最低錄取排名的成績被好一些的大學錄取,實現分數價值的最大化。

填志愿是不是一定要沖刺?

不是的!

實際上,"嘗試沖刺大學"是一種選擇,并不是所有人都適用。當然,在平行志愿規則下,我們的同學也可以使用1-2個院校志愿來嘗試被更好的大學錄取。

一般情況下,對學校的重視程度高于一切的同學,更適合考慮怎樣去沖刺好的大學。(這樣才能忍受被好大學差專業錄取的逆差)例如未來打算考研、出國等的同學。

而如果有同學不小心發揮失常,只要差距不是特別大,也是可以嘗試繼續去沖刺心儀的學校的。

如果讀大學是將“就業”為首要目標,那么專業的重要性大于一切!真的要好好考慮是否該“沖一沖”這個問題。

如何填報“沖刺”志愿?

核心是什么?

三個前提:

一是院校優先的同學。一般來說,即使你運氣好,沖進某所學校也不會有你滿意的專業在等你,如果你對專業無所謂或者說專業意向還不明確,只看重院校因素,那么你適合沖一沖。

二是沖一沖的學校沒有你不滿意的專業,只要學校沖進去了,這個學校在當地招生的所有專業你都可以接受,且調劑的專業我都有能力學好,順利畢業拿到學位和畢業證。因為,大學“嚴進寬出”時代已過去。教育部陳寶國部長說過“玩命的高中,快樂的大學”這種現象要改變!

三是轉專業沒有條件限制的院校,那就可以用大家熟知的“沖一沖”。

39所985大學轉專業到底有多難?明確專業職業方向真的很重要!

詳見:第五篇第八節“二十六”

一個:準則:

選擇沖刺大學的首要準則:拿考生的排名對比過去該大學的錄取最低排名,如果過去幾年或者一年這所大學的最低錄取排名與考生的接近,才適合把該所大學作為沖刺的大學。

例如,16年、17年的華南理工大學錄取北京理科考生的排名基本維持在3900名上下浮動。那排名范圍為3850-4000名的考生就可以考慮嘗試報考華南理工大學了。

沖一沖不代表盲目選擇大學填報,不符合上述對比方法的沖刺大學只會是浪費大學志愿。

有何技巧?

一是填報承諾“提檔不退當”的院校。查找那些“投檔比例小、招生數量大、投檔后只要填寫服從調劑的就不退當的院校(見招生章程)。如果有100%投檔的院校,優先選擇此類院校。一定要避免“先被提檔而后又被退檔”的情況。

例如,招生章程中,有的學校明確,如果考生選擇了服從調劑,就一定會被錄取;有的學校預留了機動招生計劃;專業錄取進程中,是不是通過志愿優先的原則錄取等等。

二是填報那種錄取分數可能會有波動的學校。既然沖一沖提供的只是一種可能性,所選的目標學校的錄取成績必須不是很穩定的(我們看第一條數據,可以看到 2017 年到 2014 年各年的等位分數分別為 622、590、592、595,可以明顯看出 2014 年到 2016 年的等位分數異常穩定,波差很小,但是 2017 年的錄取分數突然變高,這樣的專業在 2018 年錄取分數有較大的幾率會低于 2017 年的錄取分數,這就是可以沖的志愿),或存在大小年的現象(如果前四年等位分,波浪型(大小年)比較明顯,從2014到2017,依次是低、高、低、高,那2018年錄取分數降低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所選目標院校的招生計劃發生明顯變化的,可以作為沖的學校。那我們就要找出那種錄取分數可能會有波動的學校,只有錄取分數線水平有起伏,考生才有可能沖上自己心儀的學校。本省的學校一般會比較穩定,省外院校的錄取分數可能會有比較大的波動。

三是“沖一沖”院校之間的梯度設置。兩所以上沖一沖院校做平行的話,可以在基本并列的框架中,相隔3分左右,形成一個逐級下降的小梯形(也可零梯度),且院校不能選擇同一城市或同一類型的院校。

四是前面幾個志愿全部填報沖一沖的院校,最后兩個做好充分保底。

五是事先填報好幾個能夠接受的冷門專業。

六是一定要選擇“服從調劑”,尤其是報考投檔比例大于100%的院校更需要。

沖一沖,能提高考生院校錄取的格次,也能把考生的高考成績最大化。但是,要高度警惕,“平行志愿不平行”!不論填報幾個志愿,對考生而言,投檔只有一次機會。因此,風險亦然巨大,如果做不到上述六點,還須理性沖,慎重沖。

另外,下面講講另一種極端的填報方式,也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七個平行志愿為例,前五個為“沖一沖”,最后兩個為“保一保”。

只要我們最后兩個為“保一保”志愿做充分了,前面的“沖一沖”就可以靈活運用。

例子1:

2017年填自愿的經歷,重慶的考了608分,按照他的意思最差也要填重大,因為是985。按他的成績排位4200名,參考2017年的排位6000多名就能讀重大,妥妥的。他和他媽就是按照沖沖穩穩保保填的,重大就填在第三被錄取了,其實完全可以在確保重大能錄取的情況下前面五個都填沖沖沖沖沖再填重大保,因為有時好的大學可能會招不滿人而在補錄中降分錄取。后來的事實就是南京大學和廈門大學都降分補錄的,我記得廈門大學是臨床醫學607。所以記住要查排位確保你的最低一個大學絕對能夠錄取的情況下要敢于博一把!

例子2:

比如說2017年黑龍江理科低分考生賭天大,459分就堵上了,而且500分以下的還不止一人!

也就是說,壓線考生為了盡量爭取進入上一層級的院校,所采取的常規策略,能上最好,去不成還有兜底的。

黑龍江理科考生,在2017年之前,如果要去天大,基本上要到620分以上,那么2017年,竟然出現了459分去了天大,出了天大的新聞!

因此,挑賭一賭或沖一沖志愿的方法就是:

(1)、查詢前四年的等位分(等位分:當年錄取的原始分數,按位次折算成今年的錄取分數)。

(2)、前四年(比如2014、2015、2016、2017)的等位分,最早的三年(2014、2015、2016)相對波差很小,分數穩定,但是最近的一年,分數突然變高(2017),這就可以設置為可以沖一沖或賭一賭的志愿。

(3)、還有一種判斷方法,如果前四年等位分,波浪型(大小年)比較明顯,從2014到2017,依次是低、高、低、高,那今年錄取分數降低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2、“保一保”的核心技巧是什么?

保底:是最后的一道保險,雖然用到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要保證萬無一失,要注意"三個避免"。

一是避免用新招生院校保底,這類院校通常是中外合作居多,大家的認可度不一樣,新院校未知因素太多。

二是避免用招生計劃少的院校保底,某院校只招2人,萬一其他人也拿來保底,很有可能導致自己滑檔。

三是避免用往年錄取波動大的院校保底,萬一自己正好遇到錄取大年,可能導致保底院校失效。

有何技巧?

一是保底要有雙保險,也就是說要有兩個保底的志愿,這樣才能保得穩妥。

外省院校投檔線波動性要大于本省院校,利用外省院校保底,最好有兩所院校保底,但在一般情況下不宜選同一城市或同一類型院校。這樣的話,即是一所院校在本省招生遭遇大年,另外一所還可以保底,兩所院校同時遭遇大年的可能性非常小。

以七個平行志愿為例,第六、第七志愿一般為“保一保”。

二是利用本省院校保底,只要一所院校就基本能保底,理由就是省內院校非常穩定,遭遇大小年的可能性非常低。但這種方法我不太提倡,我還是堅持自己的一貫理念??保底要保雙重底!

高校錄取分數排名的波動,還有不確定性,如果招生政策、招生計劃再有變化,綜合作用下,前幾院校失誤落檔扔有可能。二是大小年的院校,特別是文科院校,招生計劃少,波動性根本就不可控,這種情況下,前邊校整體偏高、意外落榜肯定是有的,為了避免批次落榜,保底志愿一定要雙層保護。上可以保院校,下可以選專業。

三是本人分數必須達到保底院校上年錄取中上分數段(平均分+最高分)/2。

四是保底院校,是以能較大機率選擇到保底院校內強勢專業為度。

六、在各個批次的報考中.第一個位置的A志愿是重中之重

在志愿填報方案的確立中,不論是院校優先、專業優先,還是院校和專業兼顧的報考目標,各個批次中A志愿的選擇是最為重要的。

一是因為從統計中可以看出,70%~80%的考生在A志愿被錄取,二是因為A志愿的確立決定之后各個院校之間的院校梯度。因此,A志愿就是參照物,有了這個參照物,B、C、D等志愿院校才能夠有合理的定位。

如果A志愿是“沖”的院校,那么B、C、D等志愿院校之間的分數差就要相差大一些,也就是院校梯度中的“度”要大一些;

如果A志愿是“穩”的院校,那么B、C、D等志愿院校之間的分數差就可以相差稍微小一些:如果A志愿是“保”的院校,那么B、C、D等志愿院校之間的分數差就可以非常接近。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院校梯度中的“度”不是恒定值,這個“度”要以A志愿為參照物來確定。

志愿填報具體步驟

(1)、考生的平行志愿第一志愿是沖還是保好點

(2)、高考志愿在哪里填報入口 平行志愿如何投檔

(3)、平行志愿順序與錄取有關系嗎 平行志愿順序與錄取有關系嗎

(4)、平行志愿順序有影響嗎先后的填報 平行志愿和順序志愿的區別

(5)、平行志愿順序有區別嗎 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6)、高考志愿只能報一次嗎 平行志愿填報技巧是什么

(7)、高考平行志愿怎么投檔 不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省份

(8)、高考平行志愿怎么投檔 高考平行志愿錄取規則是什么

(9)、高考平行志愿怎么投檔 高考志愿填報有哪些技巧

(10)、平行志愿分數優先遵循志愿是什么意思

第一步,根據自己的高考分數和考試院發的一分一檔表,查出孩子的位次,即全省排名。打個比方,700分排名第一,600分位次2332,然后查閱自己分數所在的位次。

第二步,結合省級劃分的各批次的控制線,計算出線差。

第三步,查閱自己這個分數段的院校,每個劃線區域分三段,比方說一批線,可以分為一批上等院校,一批中等院校,一批下等院校,一般來講,30分左右是一個小階段(各個省份有所不同),如果500分是一批線,那么500到530之間屬于一批下等院校,560到590就屬于一批上等院校(211高校)了。再高于這個分數30以上就屬于國家級985高校了。

第四步,找出含有孩子喜歡專業的各學校的往年的專業錄取平均分的分差和位次,然后對號入座, 就能找出第一目標院校。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報考的專業錄取人數較多,比如5個以上,那么它每年的錄取平均分就比較穩定,可是如果特別少,就一兩個,那么分數就很容易出現大的起伏,按平均分也把握不大,這時你報考時分數就得留一部分余量了。

  •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成人小视频 | 欧美在线观看禁18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激情久久av一区av二区av三区 | 日韩激情一区二区 | 婷婷91| 欧美日韩91 | av在线视|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自拍视频网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广东 |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伊人麻豆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 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综合一区 | 久久精品电影 |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在线免费观看 | 九热精品 | www.中文字幕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婷婷欧美| 久久99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 | av看片网| 成年免费视频黄网站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 | av特黄| 日韩成人免费中文字幕 | 日韩综合一区 | 亚洲国产成人av好男人在线观看 | 免费成人黄色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越南 | 久久精品一级毛片 | 久久久免费视频观看 |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 欧美精品自拍 |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99在线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