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天考6科
新高考最直觀的變化是時間上的調整,由往年的兩天改為三天。
省教育考試院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與以往語數外加文綜或理綜的“3+X”組合方式不同,今年高考文化考試,每個考生要考6門,即“3+1+2”。其中,“3”為語文、數學、外語,所有考生必考;“1”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一科;“2”為再選科目,考生在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選擇兩科。考試安排在6月7日至9日進行,時間比“3+X”模式增加1天。語文、數學、外語科目考試時間、時長與往年一致,選擇性考試科目每科考試時長均為75分鐘。
新高考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文理分科。相關專家表示,長期教育實踐表明,中學過早分科會導致考生思維方式不完善和知識結構單一。打破文理分科,有助于把文科的形象思維和理科的邏輯思維較好結合,培養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才。
盡管考試時間延長,高考總分值卻沒有變化,依然是750分。成績登統完成后,省招生委員會將根據高校在河北省安排的招生計劃數、生源情況、考生成績等因素,分類別綜合考慮,確定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普通類根據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含政策性加分),按照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結合考生生源等情況,分別劃定本科、專科錄取控制分數線。藝術、體育類除了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專業考試成績也是劃線的重要依據,所不同的是,藝術類劃定各類別錄取控制分數線時,不區分物理、歷史科目組合。
而強基計劃、高校專項計劃、高水平藝術團及其他有相應文化成績要求的院校(專業)招生,則會按照物理、歷史科目組合,分別劃定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控制分數線。
“專業(類)+學校”招錄
避免學非所愿
盡管河北省填報志愿的方式與改革前相同,仍采用在高考文化成績公布后,考生網上填報志愿。但在志愿填報方面,主要有兩個顯著變化:一是平行志愿批次的志愿單位、數量有所調整;二是增加了選考科目要求。
平行志愿批次的填報由以“學校”為單位,變為以“專業(類)+學校”為單位,即1個“專業(類)+學校”為1個志愿,不再設專業服從調劑選項。
“一直以來,能否被心儀的專業錄取是困擾考生志愿填報的難題之一。”燕山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宋曉飛分析,過往填報模式下,考生被投檔到院校后,如果選擇了專業服從調劑,可能被調劑到該院校的其他專業;也有部分考生因不服從院校的專業調劑,面臨被投檔院校退檔的風險。新高考模式下,不再有“專業服從調劑”這一選項,契合考生“錄其所愿”的現實需求。
與此同時,高校對選考科目的要求,也需要每個考生注意。文理分科背景下,考生填報志愿時,同一個科類,除了有特殊要求的專業外,考生基本可以填報擬報考學校的所有專業。而新高考,考生填報志愿只有符合擬報考學校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才能填報。
對此,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解釋,一是考生選擇的首選科目應符合高校對首選科目的要求。二是再選科目要求,高校對再選科目要求分為四種情況:不提再選科目要求的,符合首選科目要求的考生均可報考;提出1門再選科目要求的,考生必須選考該科目方可報考;提出2門再選科目要求且均須選考的,同時選考這2門科目方可報考;提出2門再選科目要求且只需選考其中1門的,選考該2門科目中的任意1門即可報考。
幾十個志愿
怎么填報最合理
今年,普通類每次最多可填報96個志愿,藝術類、體育類每次最多可填報70個志愿。幾乎所有家長都關心一個問題??這么多個志愿怎么填報最合理?
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填志愿首先要選考生自己喜歡的。前面志愿建議“沖一沖”,中間志愿建議“穩一穩”,后面志愿要“保一保”。但“保”志愿時有一點很重要,不能光看專業歷年分數、位次,更要關注這些專業在河北的招生人數,招生人數過少的專業,錄取分數可能變化較大。
河北師范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耿宗科表示,填報志愿可按照“先學校再專業”和“先專業再學校”兩種情況進行分析。第一種情況,考生注重學校的層次,可以根據高校往年的錄取分數先確定10余所心儀、有一定梯度的高校,再去篩選符合選考科目要求的專業,最后選出相對喜歡、有一定梯度的專業。
第二種情況,考生對專業要求高,比如就是喜歡讀某幾個專業,這就需要先確定專業,再看哪些學校有這些專業,最后看自己是不是符合這些專業選考科目的要求。最終將篩選出來的專業進行一定梯度的排序。相對而言,“先學校再專業”的填報方式會輕松一些,而“先專業再學校”的填報方式工作量會大一些,適合專業意向明確的學生。
(一)、專科填志愿可以沖嗎其沖的范圍在多少合適
(二)、專科填志愿可以填幾個專業及專科志愿如何填報
(三)、高考報志愿時專科一般可以報幾個志愿 填報技巧是什么
(四)、一般廣東春季高考什么時候開始志愿填報
(五)、有關廣東春季高考志愿設置及批次說明
(六)、廣東春季高考志愿報考填報技巧是什么
(七)、學生社區志愿者服務活動總結模板參考
(八)、社區志愿者學雷鋒志愿服務的活動總結范文
(九)、社區清潔志愿者服務活動總結怎么寫
(十)、新高考平行志愿是怎么錄取的 平行志愿與順序志愿的區別是什么
而面對“專業+學校”招錄方式改革,考生對專業、對學校的關注會越來越細化。以后學校在進行招生時,需要為考生提供全方位的專業信息,并對各專業的人才培養、就業質量、畢業生就業去向等作深入說明。
“新高考會讓高校專業建設面臨機遇和挑戰。”耿宗科分析,錄取打破了原來的學校分數線概念,每個院校專業組都有一個獨立的錄取分數線,有助于高校和學科專業凸顯自己的辦學特色。同時,專業直接走到舞臺前沿接受學生選擇,也將倒逼高校加強專業建設、調整專業結構,增強專業吸引力,進一步培育優勢專業、打造特色專業。此外,高校還應建立健全專業預警、退出和動態調整機制,不斷提高專業的相對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