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都是網上填報志愿,不需要帶太多東西,準考證帶著以防忘了準考證號。身份證同理。最好有一本志愿書,查看報考學校的代碼。如果提前有目標學校,直奔目標學校填報,如果沒有的話,還要跟同學、老師或者有經驗的一起討論下怎么報考合適。平行志愿報考的省份,可以按照沖?穩?保的原則,選擇學校。
高考填志愿要準備什么材料
志愿填報需要五個準備
①高考成績/位次
②志愿填報基本工具??往年錄取數據
③對自己的規劃(學校/專業??未來就業想法)
④錄取規則
⑤熟悉高校和專業
一、
掌握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和學校錄取線
考生在填報志愿之前要準確掌握高考招生各批次錄取的控制分數線,這是填報志愿的主要依據,還應收集近五年各學校各批次控制分數線,各院校在四川省錄取的考生人數,并結合自己的預估成績和目標院校專業進行分析。了解以上信息,有助于考生分析預測各招生院校的錄取線與自己考試成績之間的相關性,提高志愿的命中率。
應注意的是,在收集數據的過程中,考生不能單純看絕對分數,而需要根據近幾年的數據,來分析檔次和冷熱變化的情況,并推斷其變化趨勢。例如有的院校和專業長熱不衰,有的則是一年冷一年熱, 有的呈逐漸上升的趨勢,有的則逐年下降。即使有的院校歷年投檔線變化沒有什么規律性,但通過了解近幾年的投檔線,也會對選報志愿有所幫助。
其實,收集錄取分數線這個事情說起來似乎很輕松,但是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學校和專業的錄取情況,需要花費很多時間,還沒有開始這項工作的同學,建議立馬開始,相關數據均可在《2020高考指南》中查詢!
二、
重視使用《高考指南》和《計劃合訂本》
考生和家長一定要用好《高考指南》和《計劃合訂本》!
《高考指南》是考生填報高考志愿時的主要依據之一,其錄取資料統計篇中的數據是關于四川省高考錄取唯一權威、系統、全面的統計數據。《高考指南》以院校錄取信息為主,刊載院校3年、專業1年的核心錄取數據,包括2017-2019年普通高校在川招生錄取情況統計表,2019年普通高校在川招生錄取新生分專業錄取情況統計表,2019年普通高校在川招生各專業(類)分院校錄取情況統計表等數據表單。
《計劃合訂本》中同樣包含了很多需要考生讀懂的信息,也是考生填報高考志愿的重要參考依據。招生計劃合訂本主要包括招生類別、錄取批次、高校排序、辦學層次、高校代碼、專業代碼、各高校在四川省招生專業、各專業招生人數、語種、學制、學費及特殊專業要求等內容。
每年填報志愿時都會出現一些考生和家長,因不仔細閱讀招生計劃而填報失誤的情況,因此團長建議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時,應仔細閱讀招生計劃合訂本中的相關規定,提前做好補充備注。
三、
(1).考生報考志愿必須服從調劑嗎 怎樣防止盡可能不被調劑
(2).志愿填報之后大概還要做哪些工作
(3).考生志愿填報之后大概通知書會下來
(4).志愿填報之后大概多長時間能看錄取結果
(5).征求志愿一般什么時候出錄取通知 征集志愿是什么
(6).征求志愿一般什么時候填 什么樣的考生適合征求志愿
(7).征求志愿一般都能過嗎幾率有多高
(8).2022年高考志愿提前批次有哪些專業
(9).2022年高考志愿提前批次有什么好處
(10).2022年高考志愿提前批次有什么要求
仔細查看招生章程和招生簡章
招生章程是高校有關招生方案、招生計劃和錄取規則等的政策性承諾,對考生了解學校的招生章程對科學填報志愿有很大的指導作用。考生和家長應該對高校招生章程進行的收集與解讀。同時招生章程也是高校招生政策的法律性文本,具有相應法律效力,熟悉招生章程填報相應學校志愿,也是對自己報考的一種保障。
團長提醒大家,考生和家長在閱讀高校招生章程時,對其中的關鍵信息要格外認真閱讀,尤其是錄取原則,其中包含了很多重要信息,如調檔比例、退檔情況、加(降)分政策、單科成績要求、專業級差、身體受限、外語語種、專業報考等具體要求。
招生簡章有別于招生章程,它是高校為招生編制的宣傳資料,包括院校的歷史沿革、專業設置、學科優勢、師資力量、在校學生人數、獎學金和助學金的設置情況等。考生應盡可能查閱自己所選院校的招生章程和招生簡章。
四、
了解特殊報考要求
另外,考生如果有特殊的志愿填報需要,比如報考軍校、免費師范生、以及提前批報考等,一定要注意從相關渠道了解一些志愿報考的特殊要求,并按照要求做好準備。比如,報考軍校就有相關身體狀況的指標。
除了考試成績,身體狀況也是影響考生錄取結果的因素之一。考生應參照教育部和衛生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和自己的體檢結果填報志愿,對不同院校因身體條件不予錄取的專業,或者考生不宜選報、就讀的專業,建議最好不要填報。
從歷年高考錄取的實際情況來看,恰當的志愿填報能為考生的高考成績“錦上添花”;反之,則很可能使考生與理想的院校或專業失之交臂,甚至導致考生名落孫山。因此,科學、合理地填報志愿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考生和家長更應高度重視、審慎決策,充分利用好高考出分前這段空檔期,多多了解報考政策和志愿設置情況,提早規劃志愿填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