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降分投檔怎么投
考生遇到上述所列舉的情況和問題,應該怎樣對待和處理呢?又有哪些技巧呢?我們將對加分或降分投檔考生的處理分為兩個層次來分析。
1、第一個層次是考生的加分或降分投檔。法律常識告訴我們:(1)、教育部(含相關法律)的高考招生規定,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和各高校是必須執行的。以至于有幾所高校在招生章程的附則中對此有明確的說明,如北京理工大學在招生章程的附則第二十八條中有以下規定,“北京理工大學以往有關招生工作的要求、規定如與本章程相沖突,以本章程為準。本章程若與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規范和上級有關政策相抵觸,以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規范和上級有關政策為準。”這樣的附則規定是非常有水平的、也是必須的。(2)、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高考招生規定,只要不與教育部(含相關法律)的規定相矛盾、相抵觸、相違背,即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關于加分或降分投檔是符合規定的。即便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的有關規定與教育部的相關規定稍有不同,由于現今處在教育改革之期,某省(直轄市、自治區)推出一項規定或政策決不會是隨意的,一般都會經過教育部的審核同意或備案的。正如南開大學在招生章程中規定的那樣:“執行國家教育部和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辦公室制定的錄取政策和有關規定。”連南開大學這樣直屬教育部管理的全國重點大學都尚且如此,執行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辦公室制定的錄取政策和有關規定,那其它大學也當如此啦。所以,符合教育部加分或降分投檔規定的考生,不論高校在招生章程中提不提及或者怎
樣提及,加分或降分投檔各高校是必須執行的,盡管大膽在填報中考慮這一有利因素。至于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關于加分或降分投檔的規定如與教育部一致,無須多說;如稍有不同,也可大膽在填報中考慮這一有利因素(因為教育部已有授權)。如果還要謹慎對待的話,咨詢一下相關高校則更好。
2、第二個層次是考生已經過加分或降分投檔后如何處理,即如果進檔后,也就是高校在調檔或提檔后,在什么前提條件下確定考生的專業,這就是教育部明文賦予高校的招生自主權了。這就要看相關高校在招生章程中是如何規定的,如遇到上述所列舉的表述得不太規范的6種情況和問題就應該了解清楚、咨詢明白后再酌情填報,切勿隨意和想當然。
2、降分錄取怎么報志愿
高考分數及招生考試院公布各高校分數線劃定后,有一段為期不短的志愿填報時間。
各個檔次的填報時間前后也有不同,此時操作只存在于同檔次中進行。
在前一檔次正式錄取完畢學校歸案統計以后,下一檔次錄取開始前有一段時間機會。
只要檔案還是活動狀態(包括被退檔)就可以再投。
3、填報志愿的好方法
(一)、高考志愿降分投檔是什么意思 一般降多少分
(二)、2019年湖南二本投檔線公布 線下20分內考生有望降分
(三)、2019年山東二本降分錄取院校名單,28日起本科二批首次志愿投檔
(四)、2020年浙江高考降分投檔及征求志愿補錄政策大學名單
(五)、2019年上海一本征求志愿后有5所外省市院校申請降分投檔錄取
(六)、2019年上海一本錄取投檔分數線公布,5所外省市院校降分投檔線
(七)、2020年上海高考外省市高校加分降分投檔政策和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安排
(八)、2019年江蘇專轉本降分院校征集志愿投檔分數線發布
(九)、2019年廣東高考三B文科院校降分投檔分數線
(十)、2019年廣東高考三B理科院校降分投檔分數線
一說到高考志愿填報就有很多家長和考生頭疼。每年的高考志愿填報往往就在成績出來的后的那幾天進行填報。但是很多考生和家長對報考和上千所院校都是一無所知的,如何選擇院校和專業,對他們來說艱難又茫然。但是要知道志愿填報相當重要,甚至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越是這個時候考生和家長就要越理智來看待志愿填報的事情,這個時候要首要的要選擇一個適合考生的志愿填報軟件,根據小編這些年的了解現在的志愿填報軟件種類很多,就比如小編所了解的聚志愿(填報模擬志愿)這個軟件就非常不錯,它可以一鍵分析考生能上什么樣的大學,運用大數據智能算法,檢索出所有該分數可填報的大學,并計算出錄取概率,按照沖穩保梯度,進行推薦。還可以根據意向專業和大學等條件進行篩選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