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專科志愿是按分數報還是按位次報
如果單純說這兩個因素的話,無疑是位次總體更具有參考價值,分數相對試卷難易程度,也會出現比較大的波動,但是位次也不是說任何分數都能使用,有的分數段要少用位次;除了位次和分數,還有招生計劃和院校個體因素也會影響學校分數的波動,今天高考科代表就為大家一一分析。
1.位次
如果說單個因素看哪一個最有效,那位次無疑成為最佳選擇,相對于分數來說位次雖然從數值上比較大,但是位次是更細分的元素,根據本省的高考人數,可以利用一分一段表,看看自己分數區間,每一分有多少人,利用這個數據進行適當拉開梯度。
一般大家說的位次都屬于這個學校的投檔最低位次,除了最低位次以外,還有平均位次、最高位次,三個指標中,最低位次和最高位次屬于極值,波動想對來說比較大,比如中國第一高考大省來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錄取數據,從分數來看,2015-2018年四年分數波動在647-671分,波動在24分的范圍。
而位次來看2015-2017年在700+,2018年位次上升到564名,在這個高分區間這個波動就比較大了,最高位次也基本在200左右,平均位次相對波動就穩定一點。我們通過一分一段表來看,這個位次基本上每一分就50人左右,也就是說位次波動100名,也就相當于2分而已。
但是什么時候位次使用起來就要謹慎了呢,一個是低分段,尤其是分數在專科段的時候,位次具有累加效應,比如對于河南,理科的專科生基本都是最少都是20萬名開外,這時候波動就很大了,建議還要參考其他因素。
第二個就是分數在批次線附近的考生,這時候,就不僅僅參考位次了,因為招生計劃的變化,劃定的批次線對應的位次也會出現波動,這個波動對于往年都在批次線附近錄取的學校影響比較大,所以位次相對來說就不是那么好用了。
2.分數or線差
分數其實沒有什么參考價值,每年的試卷難易程度不一樣,各分數段人數也不一樣,有可能今年特別難,難到連700分都沒有,清華北大錄取分數才680分,前一年特別簡單,700分以上有200人,清華北大錄取分數最低710分,所以單純看分數來說參考價值并不大!
如果想參考分數,建議參考線差,也就是分數和批次線之間的差值,無論試卷難易程度如何波動,考試院在劃定批次線的時候,會根據每年的招生計劃,按比例劃分,而每年的招生計劃總數基本不會出現大幅調整,所以線差就會相對更穩定一點,尤其是對于一個批次的低分段的院校,線差的參考價值也會很大,甚至超過位次。
除了這兩個主體元素以外,學校的分數波動還會和招生計劃、院校個體因素變化有比較大的關系,招生計劃主要原因是第一招生的專業變化情況和招生人數變動有很大有關聯,上面高考科代表放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錄取分數,大家都知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8年出現了位次上漲,變化比較大,那原因就是招生計劃的變動,往年中科大在普通類招生都是所有的專業,人數都在40人以上,最多的時候是56人,而2018年中科大在河南一共招生30人,人數出現比較大的縮減。
3.招生計劃
第二我們放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招生專業變化情況!
18年招生專業錄取數據!
17年招生錄取數據!
16年招生錄取數據!
通過這幾年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到中科大其實采用了一個招生策略,就是把個別冷門的專業調整到了提前批招生(如核工程類),好專業放在普通類,這樣普通類就會分數拔高,相應的,提前批招生的專業分數就會出現一定的下滑,對于考生其實是最有利的,為中科大點贊!
4.個體因素
除了招生計劃的變化有影響,還有一個影響比較大的因素,就是招生院校的個體因素,比如大學改名了,以前就是學院,現在變成了大學!
瀘州醫學院??四川醫科大學??西南醫科大學;這改名路勁是不是很霸氣,大學改名對于外省的考生影響比較大,畢竟本省招生人多,而且本省的家長和考生對于身邊的院校了解都比較多,所以變化比較小!
還有一種個體因素就是在廣大家長和考生心中的口碑,比如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今年出現一個新聞就是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要撤了,轉而是北京師范大學在珠海設置分校區,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從此要和大家說再見了,這樣大家就上了一個過幾年就不存在的學校,所以今年北師珠在廣東分數出現大跳水,本科段第一次直接沒有招滿,以前北師珠都是高于很多公辦院校的分數的!
5.政策因素
比如出現批次調整,本來這個學校在二本招生,現在升為一本招生了,還有就是批次合并,以前有一二三本,現在就是本科批;另外就是像新高考,文理不分科,錄取不分批,都會出現比較大的波動,決不能參考任何一因素!
2、專科志愿怎么填
拉開梯度
專科的填報和本科還是不同的,你按位次選,可是這些考生不一定按位次選,尤其是專科的這些學生,所以大家一定要拉開梯度,不要選集中某一分數段的大學。
這里面我們要注意,不要完全的去對照往年的位次,因為專科的位次是本科剩下的決定的,也就是每年本科線所對應的位次不同,也就會在成專科大學的位次不同。
比如說2019年河北省理科本科末的位次是19萬2千多位,而2020年18萬7千多,這就差不多差了5000位次,也就是某所專科院校的位次會上漲5000位,因為專科的競爭人數是比2019年多的。
敢沖,波動很大
我們都知道,填報志愿的時候要沖一沖是吧,尤其是專科志愿,要敢于沖,向上50-60分的院校,還是那句話,專科的孩子不是規規矩矩按位次填報大學的,所以我們要敢于沖。
這里給大家說一點,就是哪些院校沖的可能性比較大。我們要看近3年的數據,比如說一所專科院校2018年的分數很低,而2019年的位次很高,這類的院校是很可能會有回調的,所以這類專科院校沖上的可能性較大。
相反,2018年分數比較高,2019年分數低,很多就會反彈,所以大家盡量避免這類院校,因為無法預測它會上升多少。
保院校要徹底
還是剛才那句話,專科的孩子它們不是中規中矩地按位次填報院校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保底的院校2個。
向下要保30-50分,這時候其實我們就保一個專業,同時大家不要怕浪費自己的分數,因為很可能就會滑檔,進行征集志愿,這也是我們為什么說專科要保院校徹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