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志愿考生填錯后生可以修改嗎
在志愿填報截止時間前,可以多次登錄系統進行志愿修改,每次修改志愿后,均需要按“ 提交志愿 ”鍵(志愿提交修改成功系統會彈出提示信息)。以規定填報時間內最后一次成功提交的志愿為最終志愿。
特別提醒:填完志愿退出后最好再次進入系統 “查看志愿”,檢查確認是否填報成功。
網上報完高考志愿后,如果在是最后期限之前,是可以修改的。高考志愿需要確認的省(市、區),比如廣東,在確認后,是不能修改的,但是如果確實有誤的,是可以更正的。可以修改或者可以更正,都有期限的,超過修改、更正截止日期,就沒有修改機會了。
怎樣修改志愿
第一,修改高考志愿前,要重新填寫志愿草表,與原填報的志愿一一對照,將網上需要修改的志愿刪除,重新在網上輸入修改后的志愿。
第二,仔細核對重新填報志愿的院校代碼和專業代碼,避免錯填志愿和無效志愿。
第三,不要反復多次上網修改。網上填報志愿有規定的程序和步驟,反復上網多次修改志愿會給考生增加巨大的心理壓力,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失誤。建議考生在填報志愿前,慎重決定自己每-個批次的每-個志愿,盡量避免反復修改。
第四,建議考生不要集中在網報截止時間前幾小時填報志愿和修改志愿。避免造成網絡訪問流量過大、網絡不暢、網速緩慢,不能及時登錄指定網站順利進行高考志愿填報。
第五,修改志愿后,最好再次點擊“查詢預覽”,復核修改的志愿是否準確、是否有錯漏。
第六,網上填報志愿的初始密碼為考生本人的身份證號,考生登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后必須首先修改初始密碼,然后填報志愿。如果考生忘記了初始密碼或修改后的密碼,可持本人準考證和身份證到高考報名的縣(市、區)招考辦申請恢復初始密碼。初始密碼恢復后,考生要及時登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修改初始密碼。
建議廣大考生填報高考志愿時要多多注意,填報志愿時要慎重。
2、志愿的填報技巧
第一步 熟悉政策
考生家長對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 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關,重要政策當年是否有變化。像常識、動態、公示、政策等等……例如考生家長起碼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幾個批次志愿,每個批次需要 填報幾所志愿學校,可以報考幾個專業等等。
第二步 收集信息
信息和渠道的來源至關重要。一般來說,考生家長可以選擇的權威渠道大致這么幾條:當地考試院及高校官網、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高考高招類報紙、廣播電視節目等,也可以找一點馬的高報咨詢師進行咨詢。
第三步 準確定位
定位是填報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們都知道,高考錄取時是將一定范圍的學生,按其填報的志愿和高考成績進行排位,從高到低,位次越高,被錄取的機會就越大。填報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據平時成績或模擬成績來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學 校、區甚至整個省市所處的位置。
第四步 知己知彼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做好了定位“知己”,還要做好 “知彼”的工作。“知彼”的過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規之外,還有弄清各個招生院校的基本情況。如學校當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計劃、往年在本省的提檔線、專業線、師資力 量、專業設置、學科特長、就業及深造情況等等。
第五步 初選志愿
“初選志愿”是結合自己的成績定位,確定目標院校。完成第三、 四兩步考生和家長對高考志愿應該已有方向了。這時,考生可以大致劃定一些在你省有招生計劃的院校,并認真閱讀招生章程,比較各院校之間專業的招生人數、錄取分數等數據,選擇和自己興趣、分數、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第六步 模擬填報
“模擬填報”就是根據本省、市的志愿設置情況,將考生的高考志愿草表完整的呈現出來,做一遍真實的模擬。高考都是在網上填報志愿,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逾期不予補報。每年在志愿填報中出現的操作失誤、丟失密碼等問題比比皆是,再加上網絡系統繁忙難免手忙腳亂,所以提前模擬有備無患。
填報高考志愿方法很多,可根據不同情況先選院校再選專業,或者先選專業再選院校,只要適合自己就好。這里簡單談一談專業平行志愿填報策略:
第一步,選擇不同梯度的院校。根據考生位次和分數段統計表、各校往年投檔線等資 料,選擇不同梯次的院校。“沖、穩、保”選擇院校的辦法還是可以使用的。
第二步,篩選不同梯次的專業。從選定的院校中,根據往年專業錄取情況,將其中不喜 歡的專業或是估計錄取可能性不大的專業刪除,篩選出擬報考的不同梯次的專業。
第三步,根據個人意愿,綜合考慮院校性質、地域、喜歡程度等因素,從高到低排列,正式確定志愿。這里要特別提醒,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一定要特別重視院校的招生章程,確保符合報考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