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省份取消“三本”
當前,合并本科錄取批次已是大勢所趨。近年來,教育部積極推動各地開展高校招生錄取批次改革。此前,9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條件的省份開展錄取批次改革試點。
在改革錄取批次上,許多省份均率先從合并本科第二和第三批次實施起,截至2017年,已有15個省份取消“三本”。此前,已有不少省份率先
對合并錄取批次進行探索,從2011年起,山西、山東和福建便將二三批次合并。此后,2015年起,四川、廣西、浙江、天津將二三批次合并。
2017年,河北、江西、湖北、遼寧、重慶、貴州等省份都將二三批次合并招生,廣東則合并二本AB批次。同樣也是今年,上海則“更進一步”,將一本、二本合并為一批錄取,如今只保留本科批次和專科批次。
2017年起,河南和北京也將合并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此外,海南和山東2017年起也將合并錄取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
“三本”或將退出歷史舞臺
一些院校招生空間增大: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省份明確將合并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這也宣告著“三本”或將在不久的將來退出歷史舞臺。
對此,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分析,取消“三本”將給“原三本”院校更大的招生空間,相應地也給考生更大的選擇空間,同時有助于淡化學歷歧視。
但也有觀點認為,二三本批次合并后,考生選擇學校的范圍更大了,但同時,為了相對準確地判斷一所學校的質量,考生需要查閱的信息更多了。
對此,儲朝暉表示,二三本批次合并后,對于有些成績在中段的考生而言,確實選擇的范圍大了,甚至有可能考到原三本院校,但這不代表不好。“畢竟有些原三本院校的專業比二本院校好,教育成果好不好,主要看的還是學校自身的辦學能力,而合并后,將給這些院校提供同臺競技的可能。”
專家關于高考建議
2017年后應完全取消錄取批次
為何需要取消錄取批次,有專家分析,此前之所以人為設立一、二、三批次的錄取批次,其主要是為了方便錄取工作,而隨著高校數量增多,大批民辦院校、獨立學院成立并招生,今天的分批錄取格局逐漸形成。
“但與此同時,本科一批院校錄取分數線往往比二、三批次院校高,一本學校也比二、三本好,這種刻板印象隨之產生。”專家說。
合并錄取批次是大勢所趨,今后不光本科第二批、第三批要進行合并,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也該進行合并,“把大學人為分等級本身就有問題。把學校劃分等級,實際上就是把人劃分等級”。
專家分析,今后若想完全取消錄取批次,主要的困難還在觀念上,受到來自學校利益的牽絆,但從教育發展的大趨勢來看,應該完全取消錄取批次,讓學校和學生有更大的雙向選擇空間。
關于2017高最新政策調整
2017年全國大部分省份高考試卷將統一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副總理在河北代表團全團會議上表示,明年全國大部分省份的高考試卷將統一。
一些專家表示,“全國一張卷”將為后續很多改革奠定基礎,如異地高考問題,打破分省錄取、打破錄取批次、實現一檔多投等。
外語可考兩次
早在,《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就提出,外語考試不再在統考時舉行,實行社會化考試,由學生自主選擇考試時間和次數,可一年多考,將最好成績計入統考總分。
全國*代表、南京外國語學校教研室主任朱善萍認為,“一年兩考的目的是增加孩子個性化的學*,比如有的學生要參加理科競賽,上半年要考試,可以下半年再考,還有就是萬一考的不好,還可以再考一次,就是增加了一次機會。這樣第一次考試壓力不會很大,緩解了考試壓力。”
目前,上海、河北、江西等地規定現階段只能參加一次考試;浙江、廣東等地規定可以考兩次。
“3+3”高考模式
全國*代表、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3月7日解讀廣東高考改革方案時表示,“廣東版”高考改革方案確定,統一高考實行“3+3”的考試模式,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同時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
3/4高考加分項目被取消
根據現有政策,將取消現有高考中四分之三左右的加分政策,比如體育加分,只保留少數民族、烈士子女等少量加分政策。
五類依然具備高考加分資格的考生是
1、烈士子女
2、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集地區少數民族考生
3、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
4、自主退役士兵
5、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軍區(含)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
“走班制”教學
由于不再區分文理科,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科目,“走班制”教學或將應運而生。
所謂“走班制”,是指學科教室和教師固定,學生根據自己的學歷和興趣愿望選擇自身發展的層次班級上課,不同層次的班級,其教學內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業和考試的難度也不同。該模式打破了以往班級管理的教學模式,更加充分地照應到不同學生的學*能力、個性與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