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穩保策略指的是沖刺院校、穩妥院校和保底院校,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將選擇的院校拉開層次,盡量做到不浪費自己的分數,又保證自己有學可上。
什么是沖穩保志愿填報策略
“沖穩保”策略的核心,其實就是把能上的大學作進一步的細分。從這些大學里面,根據錄取可能性的高低分成“沖刺”、“穩妥”和“保底”三個層次的院校,然后利用平行志愿的優勢,從錄取概率小的大學(沖刺的)開始,到錄取概率大的大學(保底的),逐一嘗試投檔,以保證能夠被最好的大學錄取。
沖刺:過去幾年該大學的最低錄取排名與考生的接近,或者認為今年有可能剛好被錄取的大學。
穩妥:過去幾年該大學的平均錄取排名要低于、等于考生的排名,沒有什么意外考生就會被錄取的大學。
保底:過去幾年該大學的最高錄取排名都要低于考生的排名,那這個大學就是一定能被錄取的大學。
志愿填報的技巧策略
1、客觀評價自己
考生要憑借高考(課程)成績、自己的位次、各批次提檔線為依據,結合自身的愛好、未來的職業傾向和家庭情況,理智地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院校和專業。不妄自尊大也不必妄自菲薄,尤其是對于實行大平行志愿填報地區的考生來說,學校第一志愿以及專業第一志愿填報一定要謹慎。同時幾個平行志愿之間也要有合理的拉開一定差距,在大平行的情況下,采取的事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旦實現不了投檔就是死檔,盡量規避落榜風險。
2、找準考生的位置
考后知分填報志愿要求考生和家長分析考慮當年的考試情況。每年高考的試題難易程度、考生分數分布情況、報考情況都不一樣。不能單純以高考成績判斷考生的水平,更要結合考生的班級排名、校排名、及本省同科類考生中的具體位置等因素。通過這種多因素比較才能比較準確的判斷考生的實際報考水平,千萬注意不要單一依靠分數就報考,也許今年你所在地區總體成績偏低,但是你的排名卻很靠前。
3、正確判斷高校的層次
考生填報志愿都要參考當地考試院匯編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在*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錄取分數分布統計》,在使用時,不要僅參考一年的錄取數據,三年的數據都要認真分析,從中找出規律。其中考生分布密集的中間分數段更能如實反映該院校(專業)的錄取情況。另外,大厚本匯總的是往年高考錄取情況,不代表今年高考的分數和報考情況。對于2015年的北京考生而言,最大的困難在于北京之前沒有可以參考的數據,更需要考生及家長認真分析成績與排名。
4、規避選擇風險
考生在大平行志愿條件下,注意一些細節的選擇。比如是否服從志愿調劑、是否服從專業調劑等等,建議是服從。應為在大平行志愿下,一旦出現選擇窗口,你的選擇是不服從,則極大可能是死檔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