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省內和省外的大學選擇上,很多學生可能偏向省外的大學,家長更偏向省內的大學,結果家長都希望孩子能離自己更近。
選擇高校的事情其實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性格來,看看自己是哪種性格,如果是外向的話不怕與人交流,那么省內省外就無所謂了。如果自己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到了外地之后人生地不熟的情況后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就不好。
高考的分數首先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這是選擇省內省外高校的前提。如果分數足夠好,能去"985"不去"211",能去"211"不上普通一本,能上一本盡量不去二本以此類推。
在選擇大學的時候,首先應該整理省內的大學資源,如果省內的資源已經能讓自己滿意,就不需要和其他學生競爭,先從本地的高中開始,然后再考慮省外的高中,采取排除法。
你現在是否有自己心儀的院校。如果你有了自己心儀的院校,如果心儀的大學在自己省份,那么在自己省份讀書,會有很多便利,距離家近,如果你心儀的院校在省外,可以讓自己的眼界更加寬廣,認識更多不同的同學與朋友。
我們在填報高校志愿時,不少考生和家長為報考省內、省外院校而犯愁,我當時也是遇到這種情況:報考省內院校怕虧分,報考省外院校怕分不夠;報考省內院校怕得不到鍛煉,報考省外院校怕父母擔心牽掛;大學生活我已度過,研究生生活我已走過,回頭想想如何選擇省內高校還是省外高校這個問題。
去省外讀大學還是省內讀大學,其實沒有固定的答案,仔細分析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對大學的選擇才是正確的,切記不能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