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檔分數線不是錄取最低分數線,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檔分數線,簡稱投檔線。
1、投檔分是不是錄取最低分
投檔分數線不是錄取最低分數線。是按招生比例的120%設置分數線。就比如說他今年招100個人,有200個人報。那么就從成績按高到低的第120名的成績就是投檔線,也就是說這120個人算是上了投檔線,他們的檔案會進學校。
但是還是只招100個人,也就是說排在最后的那20個人會被刷下來。當然,如果前面的人有身體條件不符合或者是高考移民或者是某科成績不符合,被刷下來的人就遞補。所以,壓線進檔的人很可能會被退檔。高幾分比較保險。
院校投檔分數線是指以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1:1.3以內),在對第一志愿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準。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檔分數線,簡稱投檔線也稱調檔線或提檔線。錄取線即招生院校按計劃錄取完成后的最低分數線或者是分專業最低分數線。
2、過了投檔線可以被錄取嗎
達到了投檔線,為何沒有被錄取?這是不少家長和考生疑惑的地方。事實上,達到投檔線只是獲得了進學校的初步資格,是否能被錄取,還得看所填報的專業。不同專業之間分差較大,如果考生的成績沒有達到所填報專業的分數線,那么同樣不能被錄取。
還有一種情況,填報了相同的專業,但是分數比自己低的考生反而能被錄取,自己卻被退檔。這和是否填報了專業服從有關。一些考生雖然沒有達到所填報專業的分數線,但是達到投檔線后,如果專業服從,學校會將其調劑到其他生源不充足的專業,同樣可以被錄取到該校。
達線未被錄取的另一原因是投檔比例的問題。省外院校的投檔比例原則上為1∶1.05,投檔線上的考生數可能會略多于學校的實際招生計劃。不過,現在因為投檔比例而被退檔的情況已經大為減少,一般學校都會根據情況進行計劃的協調,盡量避免退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