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和傳統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實施“3+1+2”或者“3+3”的選科模式。
3+1+2“選科模式下共12種選考組合,其適應省份有江蘇、河北、重慶、遼寧、福建、湖南、湖北、廣東;
”3+3“選科模式下的共20種選考組合,其適應省份有北京、天津、山東、海南、上海、浙江。
本文討論“化/生/地 ”組合僅適用于“3+3”選考模式!
2、適合考生
1、整體而言,生物的成績往往會非常突出。
2、物理學習困難,化學和生物成績比較較好,且具備一定的實驗動手能力的考生;
3、平時對動植物非常感興趣,并有喜歡一些有關于生物與化學的專業,例如生物工程、有機材料等。
4、十分活潑好動,假期喜歡隨家長一同游山玩水,欣賞自然風光;
5、對于新聞中那些關于科研成果的報道非常感興趣。
3、優勢分析
1、化學生物學習難度低于物理,很多要求記憶歸納,而地理同樣也是文理思維兼備的學科,學科間聯系比較緊密。
2、對于物理成績不好的考生來說,這個組合比較容易達到自己的預期成績,給自己增加了一個捷徑。
3、競賽形勢不是很激烈,學霸選考人數也不會很多。
4、劣勢分析
1、在選擇專業范圍上有所受限,最明顯的限制在于工科大類專業的選擇。
2、選考這幾個組合的考生可能大部分是總成績在中游或中下游的考生,這樣如果在高考賦分制的情況下,會導致區分度不會很高。
3、組合中有需要動手實驗的化學和生物,所以想要得到高分一定要具備喜歡實驗動手操作。
4、化學+生物+地理組合專業覆蓋率偏低。這個組合對比其他兩個組合覆蓋率較低,沒有歷史和政治兩個文科,很多文科專業受限。
5、專業覆蓋
組合可選專業覆蓋率在87.4%左右,在“3+3”的20種組合中覆蓋率算是偏低的。
可選專業
對物理要求不高的工科大類專業,如材料類、食品科學與工程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化工與制藥類、地質類、礦業類、水利類、紡織類、生物等;
大部分化學類、地理科學類、生物科學類、海洋科學類、地質學類、心理學類等理學大類專業;
部分醫學類專業。
限選專業
大部分工科專業都有限制,如像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兵器類、航空航天類、核工程類、儀器類幾乎都不能報考;
小部分要求必須選考物理的理學專業也存在限制,如數學類、物理類等專業。
6、賦分情況
從山東2020屆考生選考數據來看,化生地這個組合報考人數比較多,但一般選考的學霸比較少,大多數成績在中游,所以,對于物理成績不好,但生化成績不錯的考生來說,完全是可以逆襲學霸的“捷徑”。
尤其是三個科目的學習性價比都不錯,相對于物理、政治,還是比較容易拿到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