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來自通遼市的大一新生,在數月前的高考中考出了410分的成績,高出內蒙古理科二本錄取分數線64分。在被內蒙古農業大學二本專業拒絕后,本打算復讀再戰的她,被遠在一千公里之外的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包輕院)的一個本科專業吸引了目光。
申詩佳報考的食品加工技術專業(乳品工藝方向),屬于包輕院乳品工程學院,它與該校自動化學院開設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成為該校建校60年來首批本科專業。今年9月份,這兩個專業正式面向社會招生,計劃招生100人,實際前來報到99人。
從培養“技術員”到培養“工程師”
報志愿之前,周濤就在招生簡章中看中了“包輕院自動化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本科專業”。
通過上網查資料、電話咨詢等方式,對就業情況、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學校環境等情況進行一番考察后,周濤將該專業作為了自己的第一志愿,最終被順利錄取。
雖然都叫“本科”,但應用本科專業與本科院校的普通本科專業還是有些不同的。記者從包輕院乳品學院和自動化學院了解到,目前這兩個應用本科專業的學制設置均為5年,而不像普通本科專業那樣為4年。
“區別當然不僅僅在于學制”。自動化學院院長張云龍告訴記者,應用本科是相對于普通本科和高職專科而言的,屬于較高層次的職業教育。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應用本科具有鮮明的技術應用性特征。在培養規格上,應用本科培養的不是學科型、學術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在培養模式上,應用本科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重視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乳品學院乳品專業教研室主任兼院長助理楊軍飛通俗地向記者解釋:“我們的本科教育實踐內容會比較多,學生有很大一部分時間將在實驗室里度過、在實訓設備上操練,比如他們要進行大腸桿菌等微生物檢測訓練,訓練多次直到數據準確了才能合格,這樣到了企業上手就能干,不像普通本科專業以理論教育為主”。
雖然都屬于高職教育,但應用本科與高職專科也是不同的。高職專科主要培養一般企事業部門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尤其是培養大量一線需要的技術人才。應用本科則主要培養技術密集產業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并擔負培養生產第一線需要的管理者、組織者以及職業學校的師資等任務。張云龍打了個比方,“簡單地說,專科培養的是‘技術員’,本科培養的是‘工程師’”。對于培養“工程師”而言,理論知識的需求要比培養“技術員”高。承擔機電一體化應用本科教學的劉艷春老師作了個比較,“我們的專科生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所占學時大約是1:1,但本科生這塊兒,可能將達到2:1。”
包輕院應用本科的學生畢業后,將同時拿到學位證和學歷證,不像專科學生只拿學歷證。“可不能小瞧了這一個薄薄的學位證”,楊軍飛提醒記者,“這意味著我們的學生也可以考研,可以向更高一級的學位深造了。”
不管老師、院長還是學生,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興奮感。乳品學院院長武建新表示,有了這個本科專業,不僅可以倒逼學校、專業辦學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彌補了企業、家長和學生的遺憾。楊軍飛告訴記者,“盡管每年幾乎全部的畢業生都被我們輸送到了伊利、蒙牛和現代牧業等這樣的乳品大企業,但企業還是年年跟我們喊要‘本科生’,這個本科專業雖然來得稍晚,但也很及時了。”
2個月就批下來了
這個應用本科來得到底有多晚?據楊軍飛回憶,“從2003年我們就想上了。”那時包輕院剛升格為大專院校,包括他在內,乳品學院書記、院長,任課教師都曾夢想,“哪天乳品專業能升成本科專業就好了。”
事實上,雖然想了很多年,但申請過程卻比想象中順利得多。張云龍記得,《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本科》申報項目材料大約在去年10月份上報到自治區教育廳,到12月份就走完了教育廳審批和國家教育部備注的全部程序,允許到今年秋季正式對外招生。
在楊軍飛看來,如此順利“升本”的一個重要原因,源于國家教育政策的變化。據了解,早在6月,國務院在《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出,“要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轉型”,“打通從中職、專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為學生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搭建‘立交橋’。”次年11月,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三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提出要促進本科院校與中職、專科層次高職有機銜接。但今年初,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分組審議《國務院關于落實職業教育法執法檢查報告和審議意見的報告》時,有常委會委員發現,三部委已出臺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但很多本科高校不愿意轉,只有通過增加一批本科層次的職教院校,才能使更多高職生和高中生順利進入本科層次職業教育。
當然,順利“升本”也與這兩個專業本身的“優秀基因”是分不開的。據了解,原則上具備自治區重點專業資格的專業就可以申請本科,顯然這兩個專業的“簡歷”明顯優秀得多。
張云龍向記者介紹,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不僅是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而且是自治區品牌專業和示范專業。該專業教學團隊是自治區級優秀教學團隊,現有專任教師23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教師5人,研究生15人,自治區教學名師1人,自治區教壇新秀1人。主持自治區科研課題2項、建設自治區級精品課程3門、發表論文30多篇、編著教材5部,參加自治區學生技能大賽取得第一、二名成績。專業建成了“FESTO機電一體化培訓中心”、“GE智能平臺自動化系統實訓室”,成為高職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示范。連續多年來,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2015年6月,該專業還被自治區教育廳批準為內蒙古自治區高等職業學校師資培訓基地。
食品加工技術專業(乳品工藝方向)的資歷同樣精彩。“學校建校起就有這個專業了,到現在有60年的歷史了。”楊軍飛介紹說,包輕院是全國唯一專門培養乳品加工技術人才的高等職業院校,是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的校企合作基地,被行業和媒體稱作為“中國乳業的黃埔軍校”。該專業同樣也是自治區品牌專業、重點建設專業和示范專業。專業擁有自治區級教學團隊1個,自治區級教學名師2人,自治區教壇新秀1人,有1人被聘為包頭市食品安全首席專家。80%及以上的專業教師具有碩士學位,且為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資質的“雙師型”教師。開發了自治區級精品課程3門、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8部教材被列為國家規劃教材。此外,擁有4個生產車間、2個研發檢驗中心、1個奶粉仿真實訓室,能生產干酪等六大系列、巴氏殺菌乳等30多種產品。
提前一年 就開始備課
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李艷輝比較忙。自從被選定為食品加工技術專業(乳品工藝方向)的任課教師以來,她就開始琢磨該怎么給本科生上課了,盡管第三學期也就是2017年后半學期才有她的課。
她所代的課程是“食品工程原理”。她對這門課程并不陌生,因為這是本專業大專生的基礎課程,她已經上過多年。但考慮到本科生和專科生對課程需求的不同,她決定從這個暑假開始提前一年時間來備課。
她打電話給在內蒙古農業大學任教相同專業的同學,向他們咨詢本科課程的教學設計,并且從同學那里借來了不同出版社的多種教材,盡管多年從事這門課程的教學,她手頭已經積累了不少關于相關的資料和教材了。
對于有史以來的第一屆本科生,從上到下都十分關注。“我們都準備當寶貝一樣培養呢。”張云龍笑言。
自動化學院將以應用本科專業開設為契機,在人才培養模式轉型的基礎上,啟動“教、學、做的第二輪改革”。在教學理念上更加強調學生能夠解決生產實際中的具體技術問題,而且具有技術創新和技術二次開發的就業競爭能力;將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具備創新意識、動手能力、科研能力和綜合素質作為人才培養的目標,并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和完善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系來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
乳品學院的書記和院長,分別擔任食品加工技術專業(乳品工藝方向)兩個本科班的助理,協助班主任進行學術管理。并從去年就開始著手與專任教師研究本科生的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方案。今年上半年,每周四例行的教研會,老師們討論的主題幾乎只有一個:“本科生該怎么帶?”該院還準備新上一批實訓設備,在原有實驗室的基礎上,新建以本科應用為主的實驗室:“申請已經遞交給學校了”。
在對任課老師進行挑選時,兩個學院也費了一番心思,“既要有責任心,又要有經驗”。李艷輝不僅是講師,還是工程師,是典型的“雙師型”教師,曾獲“先進教育工作者”和“優秀教師”稱號。而自動化學院的劉艷春老師曾在包鋼集團工作14年,目前還兼任啤酒廠的技術顧問,擁有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同時,在長期從事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教學和專業建設的過程中,獲得過課件類教學成果獎,主持建設的課程評為自治區級精品課程,還指導學生獲得自治區技能大賽多個獎項,是學院的“骨干教師”、優秀教師和“教壇新秀”。
一、河南省十大專科院校排名名單
二、有關河南省專科院校排名一覽表
三、河南省專科院校排名最新排行榜
四、上專科院校有什么好的專業介紹
五、河南排名前十的專科院校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六、河南排名前十的專科院校是哪些
七、最新國家雙高計劃專科院校排名
八、國家雙高計劃專科院校具體名單有哪些
九、國家雙高計劃專科院校是什么意思
十、高考低于專科線還有被院校錄取的可能性嗎
對這些老師來說,負責本科生的教學工作顯然是一種新的挑戰,她們對此充滿了期待。“教學任務的設置要求難度肯定要提高”,劉艷春給記者舉例說明,“比如專科生只要掌握了指定設備的局部安裝就可以,但本科生就要學會全部機器的安裝;理論學習專科生是用到哪兒就講到哪兒,但本科生就要進行系統學習;專科生的拓展課到了本科生這里也會變成專業基礎課。”她還初步設想,等到本屆本科生畢業時,不再做綜合技能訓練,而是帶著他們做畢業設計,就像很多本科院校對本科生要求的那樣。為了能帶好自己的首屆本科生,今年暑假,劉艷春還特意前往天津某企業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針對性學習。
“不管教專科生還是本科生,工資并沒有提高,但群里分配課程時,老師們報名很踴躍”,李艷輝說,因為這些本科生,老師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次被激發出來,“沒準兒真能教出個研究生來呢”,她說光想想,就覺得好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