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為了能夠被成功錄取,填報高考志愿前一般都會參考報考院校近年來的錄取分數線,考生查詢錄取分數線可以通過報考高校招生信息網、高校公眾號平臺和高考填報服務平臺等渠道進行錄取分數查詢。
高校招生信息網
高考成績與分數線公布后,很多考生會查詢各大高校往年錄取分數,考生可以登錄高校的招生信息網站進行查詢,一般高校招生信息網都會有歷年錄取分數信息,分為各省份分數線和分省份分專業(yè)分數線。
高校各省分錄取情況一般會按照年份和批次公布每個省份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分數線分為文科理科分數線和理科錄取分數線。
分省份分專業(yè)分數線會按照批次和專業(yè)公布錄取分數,會體現(xiàn)出各專業(yè)不用科別對應的錄取最低分。
建議考生先查看自己屬于省份的錄取分數來判斷自己是否可以報考該院校,然后才查詢分省份分專業(yè)錄取分數,進行專業(yè)選擇,一般建議考生查詢高校近三年錄取分數線,這樣參考價值會更高,錄取幾率也會增加。
高校公眾號平臺
高考前和高考成績公布后,各大高校都會在官方公眾號平臺發(fā)布相關信息,比如招生計劃、高分數線、招生錄取查詢等信息中都有可能會附帶往年錄取分數線供考生參考。
高考填報服務平臺
考生也可以通過高考填報服務平臺進行高校歷年錄取分數線,這些平臺會整理全國各大高校錄取分數線,按照高校名稱公布各省分數線和高校各專業(yè)分數線,考生查詢起來非常方便,需要考生注意的是一定要分清楚招生類型,進行同類招生錄取分數線查詢。
以上就是查詢往年錄取分數的渠道,各位高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查詢,建議考生在查詢時一定要確信息的準確性,保證參考數據萬無一失,這樣參考價值才高,才能有利于自己選擇學校和專業(yè),正確填報高考志愿。
考生要做哪些準備
第一步 熟悉政策。考生家長對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關,重要政策當年是否有變化。像常識、動態(tài)、公示、政策等等……例如考生家長起碼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幾個批次志愿,每個批次需要填報幾所志愿學校,可以報考幾個專業(yè)等等。
第二步 收集信息。信息和渠道的來源至關重要。一般來說,考生家長可以選擇的權威渠道大致這么幾條: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當地考試院及高校官網、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高考高招類報紙、廣播電視節(jié)目等。還可以參考一些與高考相關的博客、論壇、家長圈,相互交流獲得專業(yè)知識。
第三步 準確定位。定位是填報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們都知道,高考錄取時是將一定范圍的學生,按其填報的志愿和高考成績進行排位,從高到低,位次越高,被錄取的機會就越大。填報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據平時成績或模擬成績來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學校、區(qū)甚至整個省市所處的位置。
第四步 知己知彼。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做好了定位“知己”,還要做好“知彼”的工作。“知彼”的過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規(guī)之外,還有弄清各個招生院校的基本情況。如學校當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計劃、往年在本省的提檔線、專業(yè)線、師資力量、專業(yè)設置、學科特長、就業(yè)及深造情況等等。
第五步 初選志愿。“初選志愿”是結合自己的成績定位,確定目標院校。完成第三、四兩步考生和家長對高考志愿應該已有方向了。這時,考生可以大致劃定一些在你省有招生計劃的院校,并認真閱讀招生章程,比較各院校之間專業(yè)的招生人數、錄取分數等數據,選擇和自己興趣、分數、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第六步 模擬填報。“模擬填報”就是根據本省、市的志愿設置情況,將考生的高考志愿草表完整的呈現(xiàn)出來,做一遍真實的模擬。高考都是在網上填報志愿,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逾期不予補報。每年在志愿填報中出現(xiàn)的操作失誤、丟失密碼等問題比比皆是,再加上網絡系統(tǒng)繁忙難免手忙腳亂,所以提前模擬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