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高考已在全國14個省份實施,5月3日,教育部官網宣布 甘肅、黑龍江、吉林、安徽、江西、貴州、廣西等七省(區)將于今年秋季學期啟動改革。新高考改革正在從東部向中西部拓展。
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官網發布通知
教育部官網:甘肅、黑龍江、吉林、安徽、江西、貴州、廣西等七省(區)將于今年秋季學期啟動改革。為保障2021年進入新高考的七省(區)扎實做好“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實施工作,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和七省(區)教育廳,共同組織開展“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巡講活動。
目前,新高考已經在全國14個省份實施,無論是“3+3”還是“3+1+2”,這也將成為全國31省市新高考改革的主流趨勢。 而目前除安徽省外,黑龍江省內已有中學向學生家長發出的《答家長關心的新高考改革六問》中確定今年秋季入學的新高一學生將實行新高考“3+1+2”模式。
01
何為“新高考”
高考,即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新高考就是對這一考試制度的改革,是對現有考試招生制度的優化和改良。
9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部署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提高選拔水平。
《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出臺,標志著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啟動。
0 2
為何新高考
建立*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形成 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體制機制,構建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認可多種學習成果的終身學習“立交橋”。
0 3
新高考與新名詞
①3+1+2考試模式
“3+1+2”考試模式為3門必考+1門首選+2門再選。即“3”指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科(不分文理科);“1”指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擇性考試物理、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所選擇的1門科目,物理、歷史單獨劃線;“2”指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中選擇的2門科目。
② 等級賦分制
等級賦分制,是新高考規定選考科目設等級性考試下,成績按等級賦分 (3+3地區是全部6個選考科目,3+1+2地區是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共4個科目),對應這些科目卷面分滿分為100分,根據考生分數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數來計算成績的一種方法。目前,等級賦分制只用于選考科目的成績統計。
③兩依據一參考
指以高考成績和選考成績為依據,參考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為錄取依據。即依據3門統考科目和3門選考科目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
④ 綜合評價
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合作與實踐創新”“運動與健康”“審美”“表現能力”七個維度,主要有寫實記錄、公示確認、形成檔案三個基本環節。不同地區略有差異,最終以本省市要求為準。
⑤合格考與選科考
“合格考”包括高中課程方案所有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等14個科目。由市教育考試院統一印發考試說明、組織命題、考試、閱卷和公布成績。合格考成績合格后,才有資格參與選科考。
。
04
選科數據統計與分析
一、新高考八省首選科目情況分析
從了解到的信息來看,首選科目數據如下:
(1)遼寧省選物理的最多,達到86.21%;江蘇省為61.94%,河北省為57.71%,最少的省市是福建省,51.88%。八省市選物理學生約為59.16%,相比“3+綜合”的高考模式(理科綜合、文科綜合)看,選考物理的人數有所下降。
(2)歷史學科湖北省選考最多,達到48.28%;其次是福建省48.12%,與湖南省特別接近。最少的是遼寧省,13.79%,令人驚訝。首選歷史占比為40.84%,相比“3+綜合”的高考模式(理科綜合、文科綜合)看,選歷史人數有所上升。
二、新高考八省再選科目情況分析
(1)再選,選擇生物學科的學生人數最多,江蘇省最高,82.16%;遼寧省第二,71.54%;湖南省第三,69.80%。八省市平均為65.33%,這個數據也令人驚訝。畢竟,生物學科需要這么多人才嗎?
(2)地理學科選考的人數也相對較多,最多的是江蘇省,84.17%,其次是福建省,56.13%;第三是廣東省,53.95%。八省市平均為53.57%,這也是一個很令人意外的數據。
1、江西新高考2021年正式實施具體采用哪種模式
2、安徽新高考政策解讀及安徽新高考實行哪種模式
3、安徽新高考政策從哪一屆開始實行
4、安徽宣布新高考改革方案具體內容是什么
5、新高考選考科目要如何賦分 等級賦分是什么意思
6、新高考選考科目怎么選要注意什么
7、新高考考生該如何選擇選考科目
8、新高考賦分制下選科人數多少有影響嗎 等級賦分制如何計算
9、廣西發布新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及新高考帶來哪些變化
10、廣西新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實行“3+1+2”模式
(3)道德與法治學科選考人數最少,36.42%。選考思想政治最多的省市是重慶市,49.59%;第二是河北省,49.58%,而江蘇省最少,18.64%。
(4)理科中的化學是最受傷的學科,選考化學最多的是遼寧省,65.04%;其次是湖南省,47.13%;最少的是江蘇省,14.83%。令人感嘆,江蘇省這是怎么啦?
三、新高考八省科目組合情況分析
平均最高的是組合是物理、生物、地理,16.26%;
排名第二的是大理,物理、化學、生物,平均為16.25%,看來傳統的大理影響仍然很強大;
排名第三的是大文科,政治、歷史、地理,占12.76%;
排名第4?12的學科組合分別是:
歷史、生物、地理,9.43%;
歷史、生物、政治,9.07%;
物理、化學、地理,8.78%;
歷史、化學、生物,8.27%;
物理、生物、政治,5.63%;
物理、化學、政治,3.97%;
物理、政治、地理,4.25%;
歷史、化學、政治,3.56%;
歷史、化學、地理,3.06%。
每個組合占比最高的省份如下:
物化生,最高占比是遼寧省,23.77%;
史政地,最高占比是河北省,18.85%;
物生地,最高占比是江蘇省,45.32%;
史生政,最高占比是重慶市,11.99%;
物化地,最高占比是湖南省,11.72%;
史化生,最高占比是湖北省,14.08%;
史生地,最高占比是江蘇省,20.76%;
物生政,最高占比是遼寧省,7.73%;
物化政,最高占比是重慶市,6.15%;
物政地,最高占比是湖南省,5.48%;
史化政,最高占比是遼寧省,6.73%;
史化地,最高占比是遼寧省,6.73%。
從相關數據看,學生在首選和再選科目時,都帶有明顯的功利主義傾向。這使得化學學科受到了較大傷害,而生物、地理學科過度膨脹,對學科和學生的生涯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