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學提檔是看分數還是位次
平行志愿投檔原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輪投檔”,即先從最高分考生開始,依次檢索和投檔。當輪到檢索某一考生時,遵循該考生所填報的志愿順序檢索,符合投檔條件且院校有計劃余額時即被投檔。
因此,平行志愿規則下,不同學校之間雖然為平行關系,但在投檔過程中,實質上又是“不平行”的,需要按照考生分數由高到低,依照其填報志愿順序依次檢索志愿高校進行錄取。
平行志愿下,考生先選擇學校。在填報志愿過程中,建議所填報的高校要適當拉開分數梯度。即根據自己在本省同科類所處位次,參考目標高校往年投檔分數線等信息,合理分配填報學校的梯度。
無論是在高考改革省份還是傳統高考省份,平行志愿大原則不變的前提下,“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策略依然可以使用,只不過需要根據各省允許填報的志愿數合理分配,一般各三分之一左右較為合適。當然,也可根據個人意愿和風險承受度,適當調整“沖、穩、保”志愿數。
選擇完學校,再進行專業選擇。填報時,同樣需要在綜合考慮考生個人興趣及未來發展前景的前提下,參照高校往年分省分專業錄取分數、位次等信息,將自己感興趣、不抵觸的專業按照往年錄取分數,先大致由高到低排列,做到心中有數。
當然,興趣才是學習的原動力,如果考生本人對某一類或某幾個專業有非常明確的志趣,那么都應該將其放在更靠前的志愿位置。
二、志愿填報避免雷區
第一、招生章程,比如有些院校對體檢結果、單科成績、口語成績等細節的要求。
第二、統籌規劃,“沖院校”還是“保專業”更做好選擇。
提檔不等于被錄取。
1、學校審閱檔案后,少數考生檔案會因各種原因被學校退回到省招辦,即“退檔”。
2、教育部規定,按照順序志愿投檔的批次,高校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20%以內,平行志愿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雖然目前大多數省份都已經實行平行志愿,但院校提檔比例一般會超過100%。如考生不服從專業調劑,要注意退檔的風險。
考高志愿錄取過程:
投檔是錄取的第一步,高校錄取一般有四步
1、投檔,即把符合該院校招生分數條件的考生的電子檔案投遞到該院校
2、提檔,對考生資格和體檢檔案進行審核,然后確定錄取分數線簡稱提檔
3、擬錄取,即院校覺得考生符合錄取要求,準備錄取
4、錄取,把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錄取到該院校,即代表已經錄取
5、退檔,省級招生辦投檔的比例是1:1.1,部分院校為1:1.2,即院校招生計劃假如為100人,投檔的比例則為110人。那么就會有10個人不能錄取,它的檔案會被退回到省招生辦公室。
第三、理性選擇,不喜歡的專業謹慎填報,高收費項目量力而行。
第四、填滿專業,建議服從專業調劑。
第五、精準排序,根據升學意愿排序,最想就讀的放在首位。
(1).大學提檔是什么意思會被退檔嗎 大學提檔是什么時候
(2).北京大學在京招生實現提檔線上考生專業零調劑
(3).2020年北京高考二本大學最低提檔錄取分數線公布
(4).2019年遼寧高考一本文科A段大學最低提檔錄取分數線公布
(5).2019年遼寧高考一本理科A段大學最低提檔錄取分數線公布
(6).2019年北京大學高考錄取擬提檔不退檔
第六、確保保底不掉檔,志愿最后一項要拉開梯度,確保不要掉出批次。
三、大學提檔是不是被錄取了
提檔不等于被錄取。
1、學校審閱檔案后,少數考生檔案會因各種原因被學校退回到省招辦,即“退檔”。
2、教育部規定,按照順序志愿投檔的批次,高校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20%以內,平行志愿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雖然目前大多數省份都已經實行平行志愿,但院校提檔比例一般會超過100%。如考生不服從專業調劑,要注意退檔的風險。
考高志愿錄取過程:
投檔是錄取的第一步,高校錄取一般有四步
1、投檔,即把符合該院校招生分數條件的考生的電子檔案投遞到該院校
2、提檔,對考生資格和體檢檔案進行審核,然后確定錄取分數線簡稱提檔
3、擬錄取,即院校覺得考生符合錄取要求,準備錄取
4、錄取,把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錄取到該院校,即代表已經錄取
5、退檔,省級招生辦投檔的比例是1:1.1,部分院校為1:1.2,即院校招生計劃假如為100人,投檔的比例則為110人。那么就會有10個人不能錄取,它的檔案會被退回到省招生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