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線差法
線差法指的就是比較考生線差,以及院校線差來進行志愿填報的方法。
線差法中的線指的是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又名省控線。例如一本錄取分數線以及二本錄取分數線等。
考生線差指的是考生高考成績,以及省控線之間的差值,院校線差指的是錄取平均分,以及省控線之間的差值。專家建議用院校近幾年的平均線差,也指的是線差均值,用它來對某一年的院校線差來代替,進行比較。
考生的線差如果超過院校的線差均值,那么被院校錄取的可能性就不小。線差法適合各個層次的考生,無論是重點批次還是普通批次,都能用這個線差法進行志愿填報。
2、線差法的具體計算方法
某年錄取線差=當年平均錄取分數-當年相應批次控制分數線
下面以某重點大學在北京招生情況為例,計算錄取線差如下:
例:某重點大學(理工類)在北京近6年錄取情況簡單線差法分析示例:平均錄取線差=(62+70+69+69+64+58)/6=65
很顯然,根據往年的情況來看,報考此大學平均需要65分的線差,最高的年份需要70分的線差,為保險起見,報考該校還必須根據錄取分數區間大小、錄取人數在各分數段分布情況留出足夠的保險空間,建議考生至少要留10分以上的余地(即:高考分數值+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