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3+1+2選科組合推薦名單
偏文科:歷史+地理+生物組合
組合優(yōu)勢:
1、易于理解: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最難懂的科目首先是物理,其次是化學。物理難,化學散,兩個學科都需要學生的理解能力,而且還需要大量的試題去加深理解,所以,對于那些上課聽課困難的學生來說,放棄這兩科是理性的選擇。
2、易得高分:政治和生物,哪個好?為什么問這個問題呢?因為這個組合就是傳統(tǒng)的老文科組合,用生物取代了政治,所以主要涉及政治和生物的比較。其實,政治和生物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背的多,生物的背誦一點也不比政治少,但是問題的關鍵是,生物背熟了,可以考高分,而政治則不能,主觀性太強,而且更新太快,對于有的學生來說,你和命題者永遠不在一個頻道上,你寫的答案和參考答案,經(jīng)常是南轅北轍。對于這樣的學生來說,也許生物更容易得分。
3、整體難度偏低:在實行新高考的地區(qū),地理和生物,這兩門學科,其實都屬于“中性”學科,既偏文又偏理,既不屬于文,又不屬于理,所以學習和考試難度,反而變小了。
組合弊端:
專業(yè)受限!這個組合中雖然有生物,但是選擇專業(yè)時,一般不會選擇理工科專業(yè),因為學習生物,最好有化學作為基礎,甚至有些還要求學物理,你高中這些學科都沒選,大學選了,學習就會面臨一定困難。
所以,這個組合,最終建議,大學報考時選擇文史類專業(yè),如果這樣,弊端就不明顯了。如果生物和政治的水平差不多,可以優(yōu)先考慮選擇政史地的老文科組合。
偏理科:物理+地理+生物組合
組合優(yōu)勢:
1、好學:有人會說,選擇物理還好學嗎?當然,物理是選考科目中最難的一門學科,但是物理也是最重要的一門學科,所以很多學生即便物理不是很好,但是依然要選物理,所以物理不算好學的學科。但是,地理和生物屬于相對比較好學的學科,這兩門屬于“中性”學科,很難說是文科還是理科,正因為這種特點,反而讓這兩科變得不那么難學,思維要求比理化小,背誦要求比政史低。
2、好考:因為新高考實行等級賦分,所以選擇的人數(shù)越多,基數(shù)越大,賦分相對越公平合理。地理和生物是選擇人數(shù)較多的,所以只要你學得好,不用擔心賦分低。而且這兩科客觀性比政治、歷史強,只要你學好了,考個高分并不難,而政治和歷史則不一定。
3、好選專業(yè):選擇了物理,意味著90%以上的專業(yè)都可以選擇。比如,在最新發(fā)布的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簡章中,大多數(shù)高校的多數(shù)專業(yè)必考科目均要求物理。
組合弊端:
物理實在學不進去的同學需要慎重。畢竟是一門學科,占有一定的分值,如果物理實在不開竅,建議不要為難自己,果斷放棄。
對于成績優(yōu)秀的尖子生,最好的組合還是物理+化學+生物的“老理綜”組合,而對于第一個層次的學生來說,選擇理化生難度較大,競爭壓力更大,所以,放棄其中的一門比較難的化學,換成相對較容易的地理,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這也給中上游的學生提供了一個“逆襲”尖子生的機會。
2、新高考如何選科
“穩(wěn)”??穩(wěn)住必選科目
語數(shù)英是必考科目,而且科目的分值也是最大的。要想成績不失利,先得穩(wěn)住這三科。新高考改革下,語文的難度和區(qū)分度將會加大。
數(shù)學因不再分文理,有“文科”傾向的學生將比較吃虧,如果以150分滿分的數(shù)學試卷來計算,據(jù)某省數(shù)據(jù)顯示,文科考生要比理科考生低約24分。
“保”??保住你的優(yōu)勢科目
歷史在文科3科中覆蓋率最多,而且較理科來說,相對容易,是許多學生選擇的選考科目。
地理科也能成為優(yōu)勢科目,據(jù)上海模式的“必須先學考,再有選考資格”的模式。高一下學期6月就完成地理學考。高二下學期5月就可以參加地理選考,完成后則不需要再學習地理科目,從而為高三全年騰出更多的時間,學習其他選考科目以及高考。
而政治或成翻盤科,總體分數(shù)水平偏低。這意味著,學生們的起點相似,提升的空間較大。政治相比其他科目,有一定的答題技巧。同學在掌握基礎考點,學會答題技巧,理解時政政策的基礎上,提升效果是可以在很快體現(xiàn)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