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位次填報志愿的步驟
1.查詢自己的高考成績,部分省份會直接顯示位次。如果沒有直接顯示位次,則需要對照2021年的一分一段表查出自己的位次。
2.根據2021年的高考位次,對照2019-2021年的一分一段表,查出這個位次對應近3年的高考分數和位次區間。
3.將此分數分別上浮5分,下調15分,得到成績的區間,并以此來篩選出對應的學校。參考院校類型,地理位置等因素,初步選出自己的目標大學。
4.結合專業的熱度,就業情況以及興趣愛好,逐個在目標大學中查詢專業近3年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同樣結合一分一段表來查詢這些專業近3年的錄取位次的區間。
5.以2021年自己的高考位次為準,如果位次處于目標大學和專業近3年位次區間靠前的位置,就代表這些專業和大學是相對比較穩妥的選擇。如果是靠后,那么錄取的把握一般不會很大。
6.最后篩選剩下的大學以及專業,就可以用來填報志愿了。
2、注意事項
1、明確學習方向,正確處理好選學校與選專業關系
高考填報志愿的實質就是根據自己的高考成績選擇學校和專業。從近幾年考生錄取的實際情況看,能夠實現“喜歡的學校”+“喜歡的專業”的并不多,許多考生填報志愿時往往陷入“優選學校還是優選專業”的矛盾之中。那么,學校與專業怎么選擇呢?對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不同批次的院校應有不同選擇。
2、拓寬信息渠道,全面準確地掌握填報院校和專業信息
在高考志愿填報前,考生要掌握全面、準確的信息。這是填報志愿的基礎,筆者以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2.1密切關注教育部陽光高考、湖南省教育考試院、湖南招生信息港這三個招生考試機構官方網站發布的信息。
2.2根據自己所報考的類別,收集相關院校的具體招生政策。
2.2.1是參考省教育考試院所編發的招生計劃書上的院校信息;
2.2.2是通過登陸院校官網了解相關院校的招生信息;
2.2.3是對心儀的院校進行實地考察;四是通過咨詢會電話網絡等方式了解。
2.3既要了解報考院校的“共性”,更要了解相關院校的“個性”,即各院校的錄取規則。
如招生院校某專業對高考單科成績、身體條件、性別等是否有要求或限制,對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是否實行“專業級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