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生選專業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一、是否應該關注受鼓勵的專業?
對于許多“熱門“學校、“熱門”專業,像前兩年的經濟和計算機類,的確是這樣一種情況 ,報考人數非常多,招生人數有限,便造成了許多考生落榜。同時,有許多學校、專業,每年招生人數較多,報考人數卻非常少。過去如農業、林業、水利、地質、礦 業、石油和師范類便屬于這種情況,縱觀歷史,橫看世界,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不僅僅需要某幾個專業的人才,她需要的是各個方面,各個專業有用的人才。我們國家的發展,需要的不是一行一業的狀元,而是各行各業, 三百六十行的狀元。(農業、林業、地質、礦業、水利、石油、師范,每一類專業的人才對 于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國家大力鼓勵廣大考生踴躍報考這幾類學校,這類學校師資較好,考生上線率高,錄取容易。建議踴躍地報考受鼓勵的學校和專業。
二、“熱門專業“一般指哪些專業?
專業專注度代表著專業的熱門程度,關注度越高的專業往往是高考報考的熱門專業,招生中的“熱門專業“并不是某個專業實力高低的劃分,“熱“或“冷“只取決于填報的人數,不是專業好壞之分。
近幾年來本科畢業生人數排在前10位的專業幾乎未發生變化,依次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英語、臨床醫學、土木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商管理、市場營銷。
三、理性地看待專業的冷與熱
要著眼長遠,不要僅憑目前某些專業受當時特殊經濟社會環境影響而放棄填報。更不要趕時髦選擇目前“大家都說還不錯”的專業,因為今天的熱門專業可能就是4年后的冷門專業,反過來也是有可能的
四、了解自己的學科特長
選大學app在過去的文章中就介紹過如何利用學科特長法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考生在并不知道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的時候可以利用這一個方法去進行專業的選擇,這樣選擇對今后的專業學習會有一定的幫助。經過高中三年的學習,幾乎所有的考生都會有一兩個自己最為擅長的科目,通過專業與學科之間的關系,對號入座,挑選出自己最滿意的專業進行填報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選大學,選專業都是人生最重要的選擇之一,志愿填的好,大學學習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的愉悅。當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選大學app相信,不論考生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況選擇了什么專業,只要學好了,都是有前途的。幾乎所有的行業都不缺人力但是都缺人才,考生在進入大學之后也要好好學習,積極向上,努力奮斗才是最重要的。
2、填報志愿的注意事項
1、要重視抓早度,不要輕視趕晚
以本科為例,考生一般需要填報一本、二本、三本,每一批次至少要考慮5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備選學校,這樣就可能達到15-20所。
考生及家長需要對這些高校有個大致的了解,需要把各個高校的招生簡章的內容加以解讀,吃透、讀懂、弄通,需要掌握這些學校前幾年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簡稱校線),并測算出當年大致的校線,等等。
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報得巧,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是拿不下來的。因此,希望家長和考生一定要重視高考志愿填報,早作準備,不要等到考試完了以后再抓,那樣很可能就來不及了。
2、要分清主次,不要包辦代替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涉世未深,而自己經驗豐富,對于高考志愿填報也當仁不讓。其實這是很不合適的。首先,考生大多十七八歲,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正在逐步形成,他們對社會,尤其是對自己想上什么學校及專業,有一定的認識。
其次,高考志愿填報的目的是上大學??讀書。而這個書是由考生去讀,如果他不認可、不感興趣,是不利于他學有所成的。所以在志愿填報這個事關孩子理想與前途的事情上,應該以考生為主,家長只起參謀、輔助的作用,絕不能越位,更不可包辦代替。
3、要有理有據,不要憑想當然
高考志愿填報是關系考生命運和前途的終身大事,可現實中還有些考生及家長跟著感覺走,僅憑想當然、靠道聽途說就完成了志愿填報。
首先,要了解學校的“前世今生”,全面客觀地了解學校各方面的情況。其次,要從學校的內涵上去識別大學 高考志愿。如學校的辦學歷史、發展過程等等。
因為文理均衡可以使學生具備完整的知識結構,全面發展,重點學科是職能部門對學科的認可度,院士、*、教授的水平和數量是大學整體實力的重要指標,就業率高、就業層次和就業地域這些將直接關系到學生未來的去向。
4、要量體裁衣,不要只追名校
中國的高考招生錄取制度歷來是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可是,有些考生認為自己平時成績或高考考分較高,就放出豪言或暗自打算非某某名牌大學不上。如果說這僅僅是他學習上的追求目標,那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在高考志愿填報時依然如此,就不可取了。
要使高考志愿填報成功,要把握兩個競爭實力,做到恰如其分。
第一個是由考生平時的學習情況、高考考分情況、思想品德情況、身體健康狀況、家庭經濟情況、其他情況等組成的自身競爭實力。無論哪個要素出現了缺陷,都會影響考生的整體競爭實力。
第二個是學校的競爭實力。這雖然不是學校的綜合排名,但是以綜合排名為基礎的,最終會反映到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上。其核心是在掌握學校3?5年的錄取分數線的基礎上,再準確判斷并預測學校錄取分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