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專業梯度如何設計比較合理
一、梯度設計的底線??必須防范滑檔風險
每年滑檔的考生,多是輸在梯度設計這個環節上,我們必須筑好防滑檔這條底線。按照“沖穩保”的布局,保底院校是確保不滑檔的最后一道防線。保底學校的選擇,有以下幾項原則:
(一)保底的幅度要足夠、而且以不虧分為下限
保底幅度多大為合適,要視多項因素來決定,20-30分的幅度是比較常見的。一般來說,高分段學校的錄取線比較穩定,保底的幅度可以相對小一些;中低分段高校錄取線波動大,保底幅度要相對大一些。此外,選擇保底學校還要以不虧分為原則,以吃透其最高分專業為上限,如果你的分數已明顯超過其最高分專業錄取線,這種明顯虧分的做法就不太合適。
2、高考志愿設置梯度的好處
這個主要是與平行志愿的錄取過程密切相關的,只要我們知道平行志愿的錄取過程,就會明白為什么需要設置梯度了。
平行志愿錄取過程:首先會將全省學生的高考成績按高低進行排名,然后按名次依次對學生的志愿進行掃描,其中,在對待每一個同學的志愿的時候,又是依次從第一個學校開始到最后一個結束進行檢索投檔。
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不是說會將每一位考生的每一個高考志愿都會掃描到,而是從第一個開始掃描的過程中,只要有滿足要求的學校就會立即進行投檔,然后這位同學的志愿整個掃描就到此結束,而不是說無論如何都會掃描一遍,這個是很多同學的誤解。
知道這個過程就能理解為什么要設置梯度了,因為人家按順序掃描。你要是學校沒有設置梯度,就很容易浪費志愿學校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