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期間家長該如何做
1、平常心是對孩子最好的減壓
隨著高考臨近,部分家長和考生面臨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然而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面對壓力,孩子越來越淡定,家長則越來越焦慮。專家提醒,臨考時最可貴的心態就是平常心。對于家長來說,最好像平時孩子上學、考試時一樣,該怎么做就怎么做,當然,一定安排好考生的飲食和休息。必要的后勤保障服務,家長最好默默去做,盡量別讓孩子察覺以免無形之間增加了考生的心理壓力。
考試期間很多家長有千言萬語要跟孩子說,有無數的叮嚀和囑咐。然而,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如此良苦用心實際上不僅起不到好作用,反而會壞了事,此時要注意傾聽,沉默是金。到了這個時候,孩子掌握的知識基本已成定局,短時間內不可能有質的飛躍。家長要把期望降下來,實事求是地甚至降格設定目標,心里就會多一分坦然。
這兩天,凡是與考試有關的話題,家長都不要主動提起。最好學會用肢體語言表達對孩子的關愛和理解,寬慰與支持。比如早上出發時,媽媽給孩子一個擁抱,樂觀地說一聲“出發嘍”。一天考完下來,爸爸可以輕拍孩子的肩膀說一聲:“累了一天了,好好休息。”如果孩子主動提出高考話題,那么父母就做心靈的傾聽者,讓孩子在訴說中釋放自己壓抑的情緒。如此,有助于孩子坦然面對高考,增強其自信,臨場發揮或更好。
2、提前熟悉考場位置
家長務必告知孩子,提前先熟悉考點所在位置,對于接送考生的家長,需科學合理地設計出行時間、方式及路線,并注意收聽、收看交通管理部門發布的公告和路況信息,特別是交通管制信息和繞行路線,盡量避開交通管制路段,確保考生開考前至少提前半小時到達考點。
3、膳食的注意事項
不少家長高考專門為孩子準備營養食譜,頓頓大魚大肉。專家提醒,高考前學生的飲食不要隨意改動,切忌食譜大“變臉”,飲食以清淡為主,保持學生原有的飲食習慣即可。這段期間提醒孩子不要去吃路邊攤,吃東西前要洗手,防止引起腸道傳染病。也不要讓孩子喝咖啡、濃茶之類的,那可能導致失眠,至于保健品,很多專家都說沒什么用。
4、注意別中騙子的道
高考期間,騙子利用家長和考生的僥幸和盲目心理,各種打著花錢買真題答案、買分、入名校的伎倆大行其道,家長務必擦亮雙眼,接到類似的信息切勿相信,可向警方或考試院舉報,萬一已經上當受騙,要保持冷靜。及時報警并搜集好相關證據。
5、創造安靜的復習環境
安靜的復習環境有助于孩子平心靜氣、情緒穩定地進行復習。吵鬧的復習環境將使孩子心情煩躁,注意力不能集中,影響復習效果。在這里我特別提示家長,在孩子高考備考階段盡量少會客,最好不會客,如果實在不得不會客則最好在家庭以外進行,不要在家里進行。在這個時間家長盡量不要與外界通電話,如果有重要的事情非打不可,也要簡明一點,說起話來簡單扼要,不要無邊無際地拉家常、聊閑天。
6、家長情緒力求穩定
在高考前,特別是孩子在家備考期間,家長要擺脫各種外界的干擾,經常保持比較平和的心態,這對孩子能以穩定的情緒、平和的心態去對待考試是很有意義的。高考前,家長也會對高考的各種動態有所反應,但是,要冷靜對待,要有分析地對待,更不能把一些小道消息隨便傳給孩子。
2、高考家長應該注意什么
一忌貪多求全。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的練習卷上有空白,就十分緊張,認為孩子“消極怠工”。一味求全,制訂不切合實際的復習計劃,只能讓孩子變得焦慮和沮喪。備考的“題海戰術”其實于事無補,應該指導孩子有選擇地做習題,找準孩子的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二忌督促過頭。
孩子迎考,家長比孩子還著急。有些家長沒有輔導能力,只能無休止地督促孩子,成天逼著孩子學習。把孩子關在屋里,不準出去玩,不準看電視,甚至采取陪讀的方式。其實這么做反而會給孩子造成太大的壓力,更不利于孩子以平常心參加高考,其負作用是影響孩子安心復習和考場發揮。
三忌白晝顛倒。
孩子考前復習,作息安排相對比較自由。為求清靜,許多家長采取疲勞戰術,將孩子的復習時間拖延長到深夜以至于凌晨,白天讓孩子適當睡覺。這種做法非常錯誤,容易顛倒孩子的身體“生物鐘”。應該盡量同高考當天的時間靠攏,讓興奮時段集中在白天,只有步調一致才能考得好。
四忌期望太高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不顧考生的現實成績和智力差別,總想著讓孩子成為狀元、進名牌高校。超過孩子的實際水平,實際是一種負面暗示,讓孩子覺得考不上名校就是無能,無形中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挫傷孩子的自信心。
五忌刺激施壓
有些家長擔心孩子成績不夠優秀,考不上理想的大學,總是把親友同事家的“學習尖子”,拿來“刺激”自己的孩子。有些家長整天把高考掛嘴上,無休止地嘮叨,有意無意地給孩子造成了壓力,使孩子從內心對高考產生恐懼,更不利于復習和考試。
3、高考相關文章介紹
(一)、高考時家長祝福語和鼓勵的話集錦
高考父母寄語1. 高考是個大日子,手中握住筆桿子,精神緊張用腦子,祝福身披福鏈子,一眼相中你小子,短信多發幾下子,保你求學有路子,幸運光臨一輩子!祝金榜題名!2. 緊張無濟于事,何不放手去搏。臨時莫抱佛腳,自信勝券在握。人生道路萬千,咋走都是生活。輕松面對考驗,論心不論功過。祝你高考順利!3. 努力踩在腳下,成功握在手中,關懷圍在身邊,顫抖關在門外,沉靜停在腦中,期待掛在嘴邊,信心寫出答案,盡力創...查看更多
(二)、高考時家長祝福自己孩子的祝福語
父母給孩子的高考祝福語11、孩子,我相信你平時的努力沒白費,你一定會考出個好成績。不要慌張,認真看好題目,就像你平時做作業一樣,參加高考就是一次檢驗你學習的過程,沒什么可怕的。加油!我們等著你的好消息!2、努力的苦讀,就為這一刻?!把你的實力全部發揮,所有關愛著你的人,都會為你祝福、祈禱,相信你會考出滿意的成績,榜上有名!3、高考日到,祝福送你一“分”,智慧增加比分,做題不會減分,壓力別人瓜分,成...查看更多
(三)、2023高考志愿填報一個學校可以報幾個專業 志愿的填報流程
1、高考志愿一個學校可以填報幾個專業1、高考填報志愿時,每個院校可以填報6個專業,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1-6個專業填報。2、你可以填報滿6個專業,也可以只填報1- 5個專業,但填報的專業越多錄取機會越大。不過不要勉強將6個專業都填滿,不想去的專業不要填報。六個專業優先級依次降低。各個專業都有最低錄取分數,只要你的分數夠了就可以被錄取。建議把你最想去的專業填在最前面。3.普通本科批次一般每個志...查看更多
(四)、2023年高考報志愿每個學校可以填報幾個專業
一個大學可以填6個專業。對于大部地區來說,高考志愿可以選4至6個學校,然后每一所學校都可以選擇6個專業填報,同時還可以選擇服從調劑。這樣計算下來的話,每個人都可以有很多個院校專業可選,如果報得不高的話,有很大可能被錄取。1、高考志愿考生可以填報幾個專業在實施新高考的省市中,一個專業組內的專業數量沒有固定,可以只有1個專業,也可以有幾十個專業,而每個專業組可以填報的專業數量一般是4--6個左右。譬如...查看更多
(五)、高考志愿學校專業考生可以報幾個 志愿填報的注意事項
1、高考填報志愿能填幾個學校和專業對于大部地區來說,高考志愿可以選4至6個學校,然后每一所學校都可以選擇6個專業填報,同時還可以選擇服從調劑。這樣計算下來的話,每個人都可以有很多個院校專業可選,如果報的不高的話,有很大可能被錄取。對于高考改革地區,以浙江為例,高考可以報80個專業,這樣聽起來非常多,但是每個都是1所院校1個專業對應的。相比之下,反而有可能沒有上面一種情況總志愿情況多。通過以上兩種志...查看更多
(六)、2023年高考志愿填完后是否需要鎖定
1、高考志愿填完后是否需要鎖定高考志愿填報不一定要鎖定的,.可以不用鎖定。不鎖定也不代表作廢。 志愿鎖定后,到志愿填報截止時間會提交,但不得再修改。高考填志愿是并不是一定要鎖定才算成功報名的,鎖定只是為了防止他人篡改而已,鎖定志愿后個人和機構無法修改。2、填報志愿怎么看自己被錄取及時了解院校發布的信息學校官網的信息是權威的,也是最新的,他會根據學生的情況,查閱到考生是否被該校入取,通過官網填寫自己...查看更多
(七)、高考志愿考生是否需要服從調劑 不服從調劑的后果
1、考生填志愿一定要服從調劑嗎要不要服從調劑,這個問題就需要你去選擇了,要看看你比較側重哪一個方面,是看重專業還是看重學校。如果你是為了將來就業做準備,那么就要專業的重要性就比較大了,那么我們最好不要服從調劑。但是如果你看重學校的文憑卻不在意讀什么專業,那么服從調劑就是你最好的選擇了。第一點,服從調劑的意思是,如果你沒有被報考學校的報考專業錄取,那么你可以從這個學校其他沒有招滿人的專業里選擇一個進...查看更多
(八)、高考志愿是否需要全部填寫 高考志愿不填滿有什么后果
1、高考志愿必須全部填滿嗎不是必須的,但還是建議填滿的。考生如果少填一個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檔機會。每個考生受到成績、加試科目等條件限制,只能參加部分批次的投檔錄取。所以,為了增加參與投檔錄取的機會,也要填滿所有志愿。如果能在了解學校和專業的基礎上進行最大化選擇那是最好的,畢竟多一個志愿多一個機會。但是如果實在填不滿也沒關系,只要做好“沖”“穩”“保”,確保不會出現滑檔、誤報等等問題就好了...查看更多
(九)、2023年新高考考生怎么填志愿具體步驟有哪些
1、高考志愿填報具體步驟(一)登錄指定網頁。網上填報志愿要在省招辦指定的網上進行,登錄指定網頁,打開瀏覽器,輸入網報網址。指定網頁一般會印制在準考證上面,或者打省招辦辦公定電話咨詢。(二)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用戶名是考生準考證上的14位報名號數字,第一次登錄網上報名系統的初始密碼是身份證號碼,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即可登錄網上報名系統。(三)閱讀考生須知。進入網上填報志愿系統后,計算機屏幕上會出現“網上...查看更多
(十)、新高考怎么填報學校和專業 填報志愿的技巧有哪些
1、高考志愿考生填報怎樣確定專業按照新的志愿填報模式,考生實際上要完成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80個組合。在組合每一個志愿單位時,考生都應該重點考慮以下因素:第一,要結合院校特色篩選專業類別。選擇院校時,要重點關注辦學實力、辦學特色、社會評價、錄取分數、所在城市等因素,依次選定目標學校。同時,要注意區分不同院校的同一專業在培養理念、專業特色、培養模式、專業實力等方面的差異。第二,要透過專業名稱辨析專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