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結束后怎么填報志愿
第一步、熟悉政策
考生家長對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關,重要政策當年是否有變化。
第二步、收集信息
信息和渠道的來源至關重要。一般來說,考生家長可以選擇的權威渠道大致這么幾條: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當地考試院及高校官網、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高考高招類報紙、廣播電視節目等。還可以參考一些與高考相關的博客、論壇、家長圈,相互交流獲得專業知識。
第三步、準確定位
定位是填報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們都知道,高考錄取時是將一定范圍的學生,按其填報的志愿和高考成績進行排位,從高到低,位次越高,被錄取的機會就越大。
第四步、知己知彼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做好了定位“知己”,還要做好“知彼”的工作。“知彼”的過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規之外,還有弄清各個招生院校的基本情況。
2、填報的注意事項
一、核對個人信息并且保存密碼
志愿填報是一個細致活,任何一些學院代碼填錯了,那么可能就會是另一個學院,因此反復確認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比如說考生可以志愿填報完成退出后,靜等10分鐘,然后再重新登錄確定一下志愿填報個人信息,如果存在失誤情況還可以及時的修改。
其次,對于高考志愿填報的修改密碼一定要保存并且切記泄露給他人,志愿填報填寫地方盡量選在家中,盡量少去網吧等地方,這樣可以大大避免他人惡意篡改志愿情況,也能為自己規避一些不可預測的風險。
二、保存好高考后遺留個人信息
高考后的遺留的個人信息主要是考生的身份證和準考證信息,很多考生以為準考證的后續作用其實就是為了幫助大家查成績,其實不然,在一些高校當中,是可能存在著要求考生提供準考證來證明考生的高考信息,這時找不到就比較麻煩,因此沒有特殊情況盡量不要遺失自己的準考證等高考個人信息。
三、盡量保證自己的通訊正常
志愿填報結束后,如果在院校錄取那邊存著著一些特殊情況,比如說專業需要調劑、專業一些其他原因等特殊情況,那么院校是會存在著和考生進行電話溝通的情況,此時就需要考生的通訊是正常的,如果考生的通訊關機或者欠費以及信號不好的情況,那么可能就會斷開考生的招生流程,畢竟學院招生的事情可是非常多的,所以大家盡量保證自己通訊正常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
四、檢查身份證是否過期
大家都知道身份證是存在著時效性的,而對于高考考生的身份證很大一部分是16歲以下去辦的身份證,而這個身份時效是5年,對于這個時效就會存在著一些身份證過期情況,其中身份證過期會對大家有著較大的影響,比如說無法乘火車、高鐵等,其次,到了院校發現身份證過期回頭去辦身份證也比較麻煩,因此大家盡量在去院校的前期觀察身份證是否存在著過期現象,如果過期了,考生盡量的去更換,保證高考流程的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