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省的大學的分數線會比本省的高嗎
報考外省的大學的分數線不一定會比本省的高。
但是對于本地而言,錄取分數線可能會低于外地,這是由于本地保護政策,讓更多的本省考生有學上,所以出于這種保護,外地上大學可能會比本地分數線高一些。
高考去外省分數線會高嗎是很多人都有的疑問,就以往的情況來看主要取決于你高考的的地方和你所在市的省份。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基礎也決定教育。我國由于南北發展不平衡,東西經濟差距大。所以,首先在享有公平教育資源上不均衡。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如江浙一帶,師資力量雄厚,教育設施優厚,人文資源豐厚,所以人們的理念,家長的信念,學校辦學力度等,都會隨之增強。再比如:一線城市的北上廣深,教育資源也非常雄厚,所以這些地區的廣大學生就會享有優厚的教育資源,而西部和落后地區在這方面與他們相比,也是遠遠地有著巨大差距。即便河南這個地方,經濟發展并不屬于東部地區,但人口多,考生人數多,彼此間競爭壓力大,每年的考試分數水漲船高。而這些地區,如果完全放開高考試卷和招錄分數線的話,可能每年被錄取的人數,就會獨霸天下,而其它地區的學生則會出現”零錄取“現象,這樣這些本就貧困的地區,教育也會更加落后,經濟也會發展更加遲滯,惡性循環。
2、考生填報志愿一般要考慮哪些因素
一是以成績為基礎。高考成績是考生被錄取的基礎因素,直接決定了可選擇的院校和專業去向。
二是院校綜合情況。院校是考生選擇志愿的重要因素,是選擇與哪些人在一起學習、到哪里去學習、學些什么等問題。考生在選擇時,既要看院校的歷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綜合辦學實力。
三是考慮興趣愛好、專業就業等因素。專業是考生志愿選擇的核心因素,一般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職業趨向。重點大學有優勢專業、普通院校也有特色專業,是院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不能一概而論;考生要選自己喜歡、符合個性特長的專業,改革省份考生還要考慮選考科目范圍等因素。專業選擇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有關,有的專業報考很熱門,到了就業卻遇冷,需要理性判斷。
四是結合身體等條件。專業與身體狀況有關聯,有的專業受視力、色覺、器質性健康狀況的限制;部分院校按專業學習要求,會對單科成績和外語口語等方面提出要求。還有一些中外合作專業、民辦院校收費較高,選報時還應考慮家庭經濟狀況。
五是注意志愿之間梯度的問題,建議高、中、低搭配填報,較為合理,避免退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