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生可以直接撥打電話查詢,基本上每個省市都會提電話的查詢辦法,或者可以登陸填報志愿的網站進行查詢,如果查詢到了錄取信息那么就是被錄取了,會顯示被錄取的高校和專業。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供廣大考生參考閱讀。
1、查自己被學校錄取的渠道有哪些
1、通過電話進行查詢。
按照電話中的內容進行輸入就可以查詢錄取結果。
2、通過到填報的高校的校網進行查詢。
按照身份證信息和姓名進行查詢,查詢到了信息統一那就是被錄取。(只限于未選擇學校服從調劑的考生)
3、省招生考試院、省教育廳官網查詢
這一查詢方法大家最熟悉,不再贅述。想提醒大家的是,現在很多省教育考試院都已經開通了小程序以及官微,這讓查詢錄取結果變得更方便。
4、高校本科生招生網查詢
很多高校的本科生招生網,也提供了高考錄取結果查詢入口。
然后,由于高校查詢系統與各省招辦更新信息是相對獨立的,這就意味著我們有可能在這里會更早查詢到錄取結果。
2、高考志愿沒被錄取怎么辦
1.參加征集志愿
考生如果在第一次志愿填報的時候,沒有被錄取的話,可以選擇參加征集志愿。在每一批次結束后會有一些學校沒有招滿進行第二次招生,考生要抓住這次機會,及時關注本省的教育考試院的官網公布的征集志愿的時間、征集志愿的學校和專業等信息,及時填報。
2.選擇復讀或者學習技術
首先,可以選擇復讀,需要找可以復讀的學校,總結自己在之前學習上的不足進行改正,認真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其次,可以去學校一門技術,像計算機、汽修等,有一技之長,認真學習,積累經驗,以后的發展也是不錯的。
3、高考錄取狀態有幾種
1、自由可投
“自由可投”分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考生檔案在某一批次第一次投檔時,如未投出(考生成績未達到高校的調檔線),考生狀態會顯示為自由可投。
二是考生檔案被投到高校后,因為不服從專業調劑、身體受限等原因被退檔或者考試成績未達到院校的投檔線(滑檔)后,也會顯示出自由可投。這時考生要及時關注征集志愿的信息,抓住征集志愿的機會。
三是未到考生所報考的批次錄取時間。
2、已經投檔
表示考生分數達到高校調檔線,檔案被成功投出。由于高校接收考生檔案需要一定時間,所以會顯示已經投檔的狀態。
3、院校在閱
院校在閱表示考生的電子檔案已經被成功投到某所高校,高校已經下載并正在審閱查看每一位考生的基本情況。這是一個閱檔的過程。當高校將它的錄取意見送給省教育考試院錄取現場時,計算機界面會顯示考生預錄取的高校和專業。經過審核后,如果同意高校的意見,隨后考生的狀態就會變成“等待終審”的狀態。
4、等待終審
等待終審表示省教育考試院對考生預錄取狀態進行審核后擬同意錄取該生,并將這一信息提交給高考錄取現場負責人進行最終審批。
5、已錄取
已錄取表示考生已經被正式錄取,確認無誤。需要說明的是,當考生的電子檔案顯示錄取時,省教育招生考試院還會打印一張紙質的錄取名冊,經過簽字蓋章后,考試院負責把考生的錄取名冊發送給錄取高校。
6、預退檔
預退檔表示考生即將被面臨退檔處理。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沖”進了報考院校,但是分數又不夠報考專業的錄取線,并且沒有服從調劑,結果就是被退檔。
又或者在填報志愿時,沒有看清楚專業要求,身體“受限”被退檔。高校將預退檔意見傳送給考試院高考錄取現場,經檢查審核后,如果同意高校的退檔意見,隨后考生的狀態會變成“自由可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