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志愿填報系統未關閉前可以修改,系統關閉后不能修改。各省份教育局對于高考填報志愿都是統一規定時間,改時間段內任何填報信息都是可以隨時修改的,但是一旦錯過了高考志愿報名時間就不能修改信息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供廣大考生參考閱讀。
1、高考填完志愿還能改嗎
志愿填報截止時間前,可以多次登錄系統進行志愿修改,每次修改志愿后,均需要按“提交志愿”鍵,志愿提交修改成功系統會彈出提示信息。以規定填報時間內最后一次成功提交的志愿為最終志愿。
2、志愿填報需要考慮什么
1、成績高低:這是考生被錄取的基礎因素,直接決定了可選擇的院校的層次和專業去向。包括總分或單科成績、位次等。考生還要注意院校對高中綜合素質評價提出的具體要求。
2、院校綜合情況:院校是考生選擇志愿的重要因素,是選擇與哪些人在一起學習、到哪里去學習、學些什么等問題。考生在選擇時,既要看院校的歷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綜合辦學實力。
3、專業和就業:專業是考生志愿選擇的核心因素,一般關系到大學學習的興趣和職業趨向。重點大學有優勢專業、普通院校也有特色專業,是院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不能一概而論;考生要選自己喜歡、符合個性特長及院校選考科目范圍的專業,否則院校檔次再高也不選報。專業選擇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有關,有的專業報考很熱門,但到了就業時卻成了冷門,需要理性判斷。
4、身體等條件:專業與身體狀況有關聯,有的專業受視力、色覺、器質性健康狀況的限制;部分院校按專業學習要求,會對單科成績和外語口語等方面提出規定;獨立學院、民辦院校和中外合作專業收費較高,其志愿選報還應考慮家庭經濟狀況。
3、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高考志愿
1.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優勢
在選擇高考志愿時,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優勢。對于喜歡文科的學生,可以選擇相關專業,如法律、新聞傳播等;而對于喜歡理科的學生,則可以選擇工程、計算機等專業。同時,還需要考慮自己的優勢,如語言表達能力強、邏輯思維能力強、數學基礎扎實等。
2.了解各個專業的就業前景和發展方向
除了個人興趣和優勢外,還需要關注各個專業的就業前景和發展方向。對于一些熱門專業而言,競爭壓力較大,在就業方面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困難;而對于一些新興專業,則可能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3.參加相關活動或實習經歷
參加相關活動或實習經歷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感興趣的領域,并且可以提升自身能力和技能。通過實踐經驗,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所選專業,并為未來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4.咨詢專業人士或老師的意見
在選擇高考志愿時,可以向專業人士或老師咨詢意見。他們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優勢和未來發展方向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議和指導,幫助學生做出更加明智的決策。
5.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做出決策
最后,在選擇高考志愿時,需要綜合考慮個人興趣、優勢、就業前景、發展方向等各種因素,做出最為適合自己的決策。同時,在填報志愿前,還需要認真閱讀相關和規定,并且了解修改志愿的時間和流程,以便在填報過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