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錄取可以復讀。考生被錄取的話,只是代表考生今年內不會再被其他學校所錄取,但并不會影響考生復讀和明年重考。如果考生個人覺得不滿意,都可以直接無視不去報到,選擇復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供廣大考生參考閱讀。
1、高考被錄取了還能不能復讀
高考錄取后也還是可以復讀的。
被大學錄取了,但已經準備復讀,盡量不填報高考志愿,將錄取機會留給其他同學;已填報了某所大學,而且高考錄取通知書已經來了,但不準備就讀,也可以,對來年復讀報考基本沒有影響。如果填報高考志愿后,沒有按時去就讀,會對來年存在影響,那就是明年填報高考志愿是填“A大學某專業”;
正常情況下,同一分數,報考某大學某專業撞到的幾率還是非常小的。
高考錄取后選擇復讀,有的省份會計入誠信檔案;對于第二年高考錄取來說,有的高校有對往屆生的錄取限制(比如定向特殊公安人才專業只接受應屆生;部分高校會優先招收應屆生而非往屆生),有的高校沒有。具體需要視高校的高考招生簡章的規定來看。
對于復讀生來說,和應屆高考生還是稍有區別的,有部分學校不能報考,比如軍校等;有些復讀生還需要轉學籍檔案。
2、高考復讀有哪些要求
1.自己對成績不滿意,有強烈復讀欲望。在明確復讀的各種條件之后,考生需根據自己的能力來綜合判斷,想著明年一定要提高分數,走個更好的學校。
2.明確新一年的復讀條件。考生復讀時,最好關注教育部頒發的各種文件,了解相關信息。
3.目標明確。對自己心儀的學校和專業有一個準確的衡量,明確自己與目標院校之間的差距,正確衡量自己的提升空間與潛能。
4.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復讀是一件更加枯燥和有壓力的事,因為你身邊熟悉的環境已不在,要勇于承認自己高考失利的事實,能夠承認自己復讀的身份,從容的面對流言蜚語。
3、高考被錄取不去的后果
一、個別省份或地區,會被記入誠信檔案
部分省份或地區對于被錄取不去上學這種情況,會記入個人誠信檔案,甚至會直接停止錄取,或減少明年的志愿填報數量。因為這畢竟是一種浪費高校招生名額的行為。
比如,《河南省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就明確指出——
對在普通高校招生錄取中不履行志愿約定的失信考生,當批次錄取電子檔案停止運轉;
對錄取后不入學造成招生計劃浪費的,2019年再次報名參加高考將限制其填報志愿的學校數量,在實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允許其填報志愿的學校數不超過2個;
考生失信事實將記入其個人誠信檔案,在普通高招錄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可以作為對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據,拒絕錄取失信考生;
今后,逐步將考生誠信記錄在其他國家教育考試和招生錄取中聯網使用,并面向社會提供查詢服務。
二、當年不會被其他高校錄取
根據教育部規定,考生被正式錄取后,高校和考生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退檔。考生今年也不得再填報任何志愿、不得再被其他學校錄取。大學開學后,若考生逾期未報到,相當于自動放棄,學校將對考生作自動退學處理。
三、來年可同應屆生一樣參加高考
大多數被錄取不去讀大學的原因,是考生覺得自己沒有發揮出水平,決定去復讀。這種情況是完全不受影響的,來年可以和應屆畢業生一樣參加高考。這里要注意的一點是,復讀生在高校錄取中與應屆生有所區別,甚至有些專業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