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珺2023年這次高考,取得了594分的好成績。也正式宣布:已選擇繼續復讀,將于今年9月中旬去復讀學校報到。
1、唐尚珺宣布繼續復讀
“如果就此放棄,感覺太可惜了。但明年廣西高考迎來新改革,挑戰很大,我要做好心理準備!
幾天前,唐尚珺曾在社交平臺辟謠復讀相關傳聞,稱沒去河北某學校復讀,也沒有去補習機構當輔導老師!笆欠窭^續復讀,要研究新高考題目后再決定!
此前遭遇退檔的他曾一度猶豫未來的選擇,他說兩條路各有利弊:“如果就此放棄,回家務農,那之前十幾年的努力將付諸東流。如果再戰一年,明年是新高考改革第一年,挑戰很大!
唐尚珺今年高考成績總分594分,超過廣西理工類一本線119分。錄取結果出來前,唐尚珺曾對外界表示無論結果如何,今年一定會去上大學,結束15年高考之路?紤]到就業年齡限制,他只選擇了師范向專業。不料四個志愿均被退檔。因一本補錄專業不合適,但又不甘心上二本,他放棄了補錄!皼]想到今年師范向專業這么火,我原本打算今年去上大學,結果大學也上不了,真的是天意弄人。”
唐尚珺出生在廣西防城港市上思縣公安村,從2009年至今參加過15次高考。過去14年,最初的成績只夠?,第五次高考時唐尚珺過了一本線。他曾被中國政法大學、廈門大學、廣西大學、重慶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錄取,但都放棄了,選擇繼續復讀。
有人對他為上清華連續高考十五次感到不解,有人質疑他為拿獎金而做職業考生。圍繞他的爭議還包括高考高分獎勵、復讀政策、唯分數論的教育理念等等。
在與記者的對話中,他說只因自己執念太深,讓他深陷“泥潭”,進退兩難。“有時候躺在宿舍里,看著床板,我會有一種后怕的感覺,怎么這么多年還在學校宿舍里,像做了一個很長的夢”。
他一方面很堅定,對于未實現的清華夢,“不甘心、不服氣、放不下”;另一方面,他也不掩飾自己的無奈與割裂:“我最愧對老媽,四年太漫長了,前幾年我曾想過大學也不讀了,直接回老家搞養殖!
以上信息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2、新高考改革對復讀生有什么影響
新高考改革不再設置文科數學卷。舊高考時期,文科的數學卷難度低于理科數學卷難度,因此新高考改革后,對于復讀的文科生來說,學習數學將會面臨更多的挑戰。
實行新高考之后,就不再區分文理,雖然還是語數外三大科,總分沒有變,但是不分文理之后,就沒有了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的區別。另外英語考試,有些地區是可以多次考,取最高分作為高考成績!3+3”或者“3+1+2”后要選擇3門課程來作為高考科目,選擇純文科或者純理科,并不是最優的選擇。復讀的考生要結合自己實際,選擇考試科目。
新高考改革教學資源有區別。部分省份就高考生復讀做出了最新規定,如貴州、四川和云南等地對于舉辦復讀班、招收復讀生有諸多限制,部分地區禁止公辦高中和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因此部分地區的復讀生無法享受公辦高中的教學資源,被迫進入私立高中。
3、給新高考復讀生的建議
對于選擇復讀的學生來說,新教材的改革就是進行知識的遷移,即把原有知識的運用方式或學習方式類推到新知識上,換言之就是用舊方法來學新知識。所以,如果你選擇了復讀,那么一定不要因為教材改革過于擔憂。
高考是對學生運用知識能力的綜合性考試,教材只是一個知識載體,所考知識點來源于教材但又不依賴于教材。和應屆生相比,無論物理、歷史、文科、理科,復讀生因為有更多的基礎知識和信息積累,面對一題多解、思路優化會更具優勢,而新教材新增的知識點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神秘,所有新增知識點都是相對比較簡單的,經過系統的一輪復習完全可以解決。
我國率先實行新教材改革的省市的實踐經驗已經證明了復讀生確實有優勢。從近幾年經歷過新課改省份的高考結果來看,復讀生的高考成績不僅沒受影響,有些還領先于應屆生,可見新高考、新教材并不是復讀生再次應戰高考的“絆腳石”。
新教材是更換了,但命題仍舊是有其規律和慣性的,不可能出現大的波動。在新教材命題時,試題一定是新舊教材的知識體系與特點相結合,這對復讀生參加高考會更有優勢,有助于考出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