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結束以后,本科提前批預計15天左右可以查錄取結果,本科一批預計25天左右可以查錄取結果,本科二批預計一個月以后可以查錄取結果。當然,各個批次在錄取過程中,考生可以隨時查詢自己的錄取狀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供廣大考生參考閱讀。
1、高考錄取結果什么時候可以查詢
一般是半個月或者一個月后就能知道。填報志愿后可以在報考學校網站上查到自己的錄取信息,確認錄取后5-15天會發放錄取通知書。各個省之間的錄取規則有差別,公布時間也有差異,具體還是以當地招生辦出的公告為準。
各地高考志愿錄取結果將于各批次錄取結束后分批公布后,考生可通過各大考試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相關網站、電話和短信等方式查詢自己的錄取結果,還可以通過各大高校招辦官網查詢自己的錄取結果。考生須及時關注招考網的錄取動態,每年都有填報志愿失誤,沒有被錄取的情況,這時候要補錄,重新填報志愿。
2、高考志愿如何查詢是否被錄取
第一種方法就是記住你報考的學校,然后去學校官網查看最新動態,看看2023年高考志愿錄取名單里有沒有你的名字或者給該學校打電話咨詢;
第二種是看你2023年高考志愿檔案是自由可投還是被退檔了,還是被錄取。
第三種就是看2023年高考教育考試院發布的名單,一般每個省份的教育部門都會在招生工作完成之后把錄取結果進行一個公示。根據這份名單,學生可以看到自己的錄取的相關信息。有些省份的教育部門會一對一的把錄取信息反饋給學生。
3、高考被錄取不去的后果
一、個別省份或地區,會被記入誠信檔案
部分省份或地區對于被錄取不去上學這種情況,會記入個人誠信檔案,甚至會直接停止錄取,或減少明年的志愿填報數量。因為這畢竟是一種浪費高校招生名額的行為。
比如,《河南省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就明確指出——
對在普通高校招生錄取中不履行志愿約定的失信考生,當批次錄取電子檔案停止運轉;
對錄取后不入學造成招生計劃浪費的,2019年再次報名參加高考將限制其填報志愿的學校數量,在實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允許其填報志愿的學校數不超過2個;
考生失信事實將記入其個人誠信檔案,在普通高招錄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可以作為對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據,拒絕錄取失信考生;
今后,逐步將考生誠信記錄在其他國家教育考試和招生錄取中聯網使用,并面向社會提供查詢服務。
二、當年不會被其他高校錄取
根據教育部規定,考生被正式錄取后,高校和考生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退檔。考生今年也不得再填報任何志愿、不得再被其他學校錄取。大學開學后,若考生逾期未報到,相當于自動放棄,學校將對考生作自動退學處理。
三、來年可同應屆生一樣參加高考
大多數被錄取不去讀大學的原因,是考生覺得自己沒有發揮出水平,決定去復讀。這種情況是完全不受影響的,來年可以和應屆畢業生一樣參加高考。這里要注意的一點是,復讀生在高校錄取中與應屆生有所區別,甚至有些專業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