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有沒有被錄取可以通過官方的微信等方式查詢相關結果。這也是一種方式,因為官方網站有時候會因為更新不及時沒辦法及時查詢到錄取信息。這時候就可以選擇官方公眾號等方式查詢。
1、高考是否被錄取在哪里查詢
1、查詢錄取高校的網站
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到填報的高校的校網進行查詢。首先大家可以登錄大學官網,找到招生信息,一般官網都會在第一時間公布錄取進度和錄取結果的;其中在學校官網中也會有錄取結果查詢入口,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考生號和身份證號等相關信息查詢,如果在錄取批次結束后,還查不到錄取信息,就是沒有被錄取。
2、電話查詢
考生也可以選擇打電話查詢,一般學校官網中都會有關于招生辦的電話,考生可以打電話,向相關負責人咨詢。批次錄取結束后一周左右,高校寄發通知書,具體郵寄時間視兩地距離而定,一般寄出后10天內可到。若考生半個月后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請聯系高校招辦。
2、高考志愿沒有被錄取的補救方法有哪些
1、填報征集志愿
沒錄取的考生可以選擇填報本批次的征集志愿,參加錄取名額未滿高校的補錄。同學們要密切關注當地教育考試院公布的報考時間,不要錯過了報考的時間。填報志愿時,建議勾選服從調劑選項,這樣能夠增加被高校錄取的機會。
2、參加下批次的志愿填報
沒被錄取的考生還可以參加下一批次的志愿填報,也就是說如果考生報考本科批次,但是沒有被錄取,這種情況下可以參加專科批次的志愿填報。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先上一所不錯的專科院校,后期可以專升本。這種情況現在比較普遍,特別是對于成績一般的學生,也算一條不錯的出路。
3、高考錄取狀態有幾種
高考錄取狀態有6種,分別是自由可投、已經投檔、院校在閱、等待終審、已錄取以及預退檔。具體如下:
1、自由可投
“自由可投”分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考生檔案在某一批次第一次投檔時,如未投出(考生成績未達到高校的調檔線),考生狀態會顯示為自由可投。
二是考生檔案被投到高校后,因為不服從專業調劑、身體受限等原因被退檔或者考試成績未達到院校的投檔線(滑檔)后,也會顯示出自由可投。這時考生要及時關注征集志愿的信息,抓住征集志愿的機會。
三是未到考生所報考的批次錄取時間。
2、已經投檔
表示考生分數達到高校調檔線,檔案被成功投出。由于高校接收考生檔案需要一定時間,所以會顯示已經投檔的狀態。
3、院校在閱
院校在閱表示考生的電子檔案已經被成功投到某所高校,高校已經下載并正在審閱查看每一位考生的基本情況。這是一個閱檔的過程。當高校將它的錄取意見送給省教育考試院錄取現場時,計算機界面會顯示考生預錄取的高校和專業。經過審核后,如果同意高校的意見,隨后考生的狀態就會變成“等待終審”的狀態。
4、等待終審
等待終審表示省教育考試院對考生預錄取狀態進行審核后擬同意錄取該生,并將這一信息提交給高考錄取現場負責人進行最終審批。
5、已錄取
已錄取表示考生已經被正式錄取,確認無誤。需要說明的是,當考生的電子檔案顯示錄取時,省教育招生考試院還會打印一張紙質的錄取名冊,經過簽字蓋章后,考試院負責把考生的錄取名冊發送給錄取高校。
6、預退檔
預退檔表示考生即將被面臨退檔處理。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沖”進了報考院校,但是分數又不夠報考專業的錄取線,并且沒有服從調劑,結果就是被退檔。
又或者在填報志愿時,沒有看清楚專業要求,身體“受限”被退檔。高校將預退檔意見傳送給考試院高考錄取現場,經檢查審核后,如果同意高校的退檔意見,隨后考生的狀態會變成“自由可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