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暫未開始,參考2023高考位次換算公式:新高考位次/選物理人數=舊高考理科位次/理科人數;新高考位次/選歷史人數=舊高考文科位次/文科人數。位次就是指文史類(歷史類)或者理工類(物理類)考生的高考成績在全省該科類考生中屬于哪個位置。
1、高考志愿填報位次換算
高考志愿填報位次換算公式為
1、新高考位次/選物理人數=舊高考理科位次/理科人數
2、新高考位次/選歷史人數=舊高考文科位次/文科人數
新高考位次:選物理或選歷史的全省位次,會跟隨高考成績一起公布;選物理(歷史)人數:新高考選物理(歷史)的總人數,可以在一分一段表上可以直接查到(即最后一個人的位次加上人數);理科(文科)人數:舊高考理科(文科)總人數。這種方法就是將選物理或歷史后的高考位次,轉換為舊高考的理科或文科位次,進而使用后面這種“等效位次”參考往年招錄數據。
2、高考志愿填報有什么計算方法
1、無需換算
高考志愿填報考生的位次無需換算,我們可以直接對照去年相同位次的分數段就可以得知換成去年的分數大概是多少分。
2、計算法
我們以一位廣東物理類考生的高考成績為例來計算一下, 考生總分為611分,位次還是5605。如果說廣東省共有178844位物理類考生上本科線,而上本科線的廣東理科考生有216937人。代入公式后可得,這位考生可參考的去年高考志愿理科位次為:5605+178844x216937=6799。
例子中的考生本次聯考的成績相當于廣東高考理科排位6799的水平,再根據高考分段表可以得知,相當于去年理科的634-635分。雖然這個公式也只是基于理性志愿填報假設的粗略估計,如果兩年的人數差異較大,那么誤差也就不小。
3、填報志愿沖一沖一般高多少位次
報志愿高中低各段位次相差特別大。高分段因為人數少,所以位次相差不大。比如600一605分之間,有時位次只差幾十。而中低分數段,因為人數多,所以位次懸殊很大。比如500一500分之間,位次相差1000多。低分段的位次相差更大,相差多在四五千。
因為報志愿分數段不同,所以難以給出一個具體的沖和保的位次范圍。但是,可以以實際位次對應的分數做參考,在這個分數上向上看10分作為沖的,向下看20分,作為保的。
在此需要強調的是,雖然報志愿看的是位次,但各分數段的位次懸殊,所以不好做準確的判斷,最后還是需要把這個位次轉化為分數,通過上調10分和下降20分這樣來判斷沖和穩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