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工資分配向班主任等一線教師傾斜、鄉村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鼓勵事業單位對高層次人才實行年薪制......近期一些事業單位的職工迎來一大波利好消息,事關工資、職稱和編制。
中小學工資分配向班主任等一線教師傾斜
10月23日下午召開的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電視電話會議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表示,將圍繞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要求,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和人才評價改革。
在分類改革、完善工資分配政策方面,指導中小學完善內部分配政策,以工作人員實績和貢獻為依據,堅持向班主任傾斜、向教學一線和教育教學效果突出的教師傾斜。鼓勵職業學校積極開展職業培訓,在內部分配時,向承擔培訓任務的一線教師傾斜。指導高校突出業績導向,制定并完善以實際貢獻為評價標準的內部分配方法。
深化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
深化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指導各有關部門和地區指定出臺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配套政策和實施意見,建立符合不同人才成長規律和實際特點的評價機制。
加強對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核等工作的規范管理。事業單位在招聘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作為限制性條件。
鼓勵地方探索建立教職工編制“周轉池”制度
鄉村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日前,教育部、中組部、中編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聚焦短板弱項,有針對性地提出創新舉措,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大背景下,實現鄉村教師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鄉村教育。
《意見》著力深化鄉村教師管理改革,緩解鄉村學校人才短缺問題,提升鄉村教師職業供給力。堅持創新挖潛編制管理,鼓勵地方探索建立教職工編制“周轉池”制度,挖潛鄉村教師編制配備,通過統籌配置和跨市縣、跨學科等調整力度,調整鄉村學校編制。堅持暢通城鄉一體配置渠道,健全縣域交流輪崗機制,深入推進“縣管校聘”改革,同時完善雙向交流輪崗機制,促進城鄉一體流動。多種形式配備鄉村教師,探索構建招聘、支教等多渠道并舉,多層次人才到鄉村任教的格局。堅持拓展職業成長通道,職稱評聘向鄉村傾斜,允許鄉村學校按照所教學科評聘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堅持鄉村教育帶頭人培養,提升鄉村校長隊伍整體素質,全面實施中西部鄉村中小學首席教師崗位計劃。堅持創造多元發展空間,實施好“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教育系統“鵲橋計劃”等政策。
《意見》著力保障鄉村教師地位待遇,讓鄉村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提升鄉村教師職業保障力。強調社會地位提升。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重點研究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問題。為更多優秀鄉村教師參與鄉村治理、推動鄉村振興提供多種渠道。加大榮譽表彰和宣傳推介力度,向鄉村教師傾斜。強調工資待遇落實。確保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完善績效工資政策,對鄉村小規模學校、寄宿制學校、民族地區、艱苦邊遠地區學校給予適當傾斜。全面落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依據學校艱苦邊遠程度實行差別化的補助標準。逐步完善鄉村教師住房、醫療、救助等政策保障,不斷提高鄉村教師獲得感。強調優化青年教師發展環境,促進專業成長,實施多種形式的鄉村教師成長項目。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引導青年教師主動融入鄉村社會。
教師的收入
教師收入由:基本工資、教齡工資、績效工資、特優津貼等構成。
1.基本工資:教師按照教師資格定:小學教師3000元,初中教師3500元,高中教師4200元,大專教師4800元,大學教師5500元。(隨國民經濟增長)
2.教齡工資(含工齡):每年80元,隨著教齡增長。工齡工資的實行這不僅是對老教師的照顧問題,更重要的是鼓勵終身從教的思想,有利于教師隊伍的建設和教師隊伍的穩定。
3.課時工資:課時補貼按照實際上課按勞取酬原則,主要是鼓勵教師多代課,特別是年輕教師精力充沛,他們多代課,并得到應有的報酬,不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對他們的鼓勵。
4、績效工資:學期和學年獎金(取代職稱工資)。這部分獎金,只能占工資的10%左右。大家推薦競比實績,每學期學年評,不終身制。每個老師積極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勵工作出成效,優質優得,不僅要激勵多代課,更要激勵上好課。
5、特優津貼:全體教師公認的特別優秀教師,無名額限制,縣市以上部門高標準考核認定,象領國務院津貼領縣/市政府津貼,不終身制。主要是對那些在教育教學工作在有特殊研究成果,并得到很好的推廣,對一所學校或一個地區的教育有一定的影響作用的教育及教學方法,可根據影響范圍的大小確定等級,或者說是以國家及省級,地市、縣確定不同的標準,使那些有才華的教師得到應有的報酬,真正起到激勵作用。
6、山區補貼:農村和邊遠地區的教師,另外給與補貼,應該是工資35% 。正如國家干部下鄉補貼,越偏僻地區,補貼越高,不終身制,離開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