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落實教師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政策,改善教師待遇;2017年分類招考成高職院校招生主渠道;探索建立小學初中九年一貫招生制度……近日,省政府官方網站公布《湖南省教育綜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改革教育資源配置、提升教育服務社會能力、改革考試招生制度、創新教師隊伍建設機制、深化管理體制改革等六個方面明確改革方向。
義務教育試行學區制辦學
健全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制度,嚴格實行劃片入學,完善隨機派位招生入學方式,試行學區制辦學,探索建立小學初中九年一貫招生制度,有效化解城鎮“大班額”、“擇校熱”等難題。改進高中階段學校招生機制,實行優質高中招生名額按不低于5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辦法。
同時,推進精準資助,對596萬貧困人口中的貧困學生實行政府兜底。采取“9+3”模式,為貧困家庭免費培養技能技術人才。即貧困家庭學生在完成9年義務教育基礎上,可在省內中職學校接受3年免費中職教育。
高招逐步減少直至取消錄取批次
《方案》明確,不斷改進高校招生錄取方式,逐步減少直至取消錄取批次,不斷優化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探索增加高校和學生的雙向選擇機會。從2017年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到2020年,各高校按照新的高考制度進行招生和錄取。
改革高考內容與形式,科學設置考試科目,增強高考與高中學習的關聯度,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不分文理科。強化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學生自主選擇的3個科目的成績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
農村教師住房納入保障性住房體系
《方案》指出,湖南將探索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縣管校聘”和校長教師輪崗交流制度。推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重點推動優秀校長和骨干教師到農村學校、教學點、薄弱學校任職任教并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改善校長教師資源的初次配置和再次配置,力爭在3-5年內實現縣市區域內教師資源均衡配置。
切實落實教師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政策,改善教師待遇。改善教師居住條件,將農村教師住房納入保障性住房體系,依政策予以住房保障。
全面推行初中畢業升學藝術科目考試
《方案》明確,要開齊開足各學段藝術課程,全面推行初中畢業升學藝術科目考試。落實高校公共藝術課程開設規定,建立非藝術類專業大學生修滿2個藝術課程學分的保障機制。建立開展課外、校外藝術活動的長效機制,引導每一位學生掌握1項藝術特長。
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工資
目前教師工資以職稱取酬,由于學校中、高級職稱有名額限制,特別是高級。達到條件的教師遠遠多于限制的名額,造成資歷、學歷、能力、工作量、成果差不多的教師之間(尤其農村義務教育的教師)收入差距過大:高級與初級相差接近一半,而且嚴重影響退休待遇。
辦好學校,要靠90%以上教師。以教師職稱高低定工資,不僅不能真正的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大部分教師職稱原因收入差距過大,嚴重影響工作效率,特別是沒有晉上級職稱希望的,后遺癥一大堆。因為教師也是人,也存在心理失衡問題。
在失衡心理的驅使下,導致師資流失嚴重,無法跳槽的教師,產生的不良后果將越來越多,于是每次中、高級教師職稱評聘,教師之間、教師與領導、教師與聘委矛盾重重,給腐敗有機可趁。
因為職稱取酬的收入差距,有著太多的人為色彩,由此造成的不公平感最為強烈,教師工資以職稱取酬政策影響安定、破壞公平、損害干群關系、對和諧社會的構建造成嚴重威脅。為防止分配不公已日益從經濟問題造成民生問題演變為嚴重社會問題,因此通過工資改革"限高、穩中、托低",逐漸淡化職稱工資,或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工資。建立效率與公平辯證統一的收入分配,勢在必行。
提升教師幸福感不止于漲工資
教育話題是每年"兩會"的熱點,今年委員、代表們普遍將重點放在農村教師群體上,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建議。劉長銘等多位委員提出要提高農村教師工資,在此基礎上湯建人委員還建議從基層選拔農村教師。
提高農村教師待遇的呼吁早已有之,客觀地說目前農村教師收入確實相對較低。劉長銘委員提到,大學生到農村支教的政策,結果是農村學校成了他們的畢業入職訓練班。在收入較低的情況下,農村學校不足以留住優質人才,教育質量也就得不到保障。
委員們提出的兩個建議中,選拔基層教師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農村教師流失問題,但提高待遇顯然更為關鍵,畢竟即便是基層的教師,在考慮去留時待遇往往也是重要因素。
教師的收入
教師收入由:基本工資、教齡工資、績效工資、特優津貼等構成。
1.基本工資:教師按照教師資格定:小學教師3000元,初中教師3500元,高中教師4200元,大專教師4800元,大學教師5500元。(隨國民經濟增長)
2.教齡工資(含工齡):每年80元,隨著教齡增長。工齡工資的實行這不僅是對老教師的照顧問題,更重要的是鼓勵終身從教的思想,有利于教師隊伍的建設和教師隊伍的穩定。
3.課時工資:課時補貼按照實際上課按勞取酬原則,主要是鼓勵教師多代課,特別是年輕教師精力充沛,他們多代課,并得到應有的報酬,不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對他們的鼓勵。
4、績效工資:學期和學年獎金(取代職稱工資)。這部分獎金,只能占工資的10%左右。大家推薦競比實績,每學期學年評,不終身制。每個老師積極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勵工作出成效,優質優得,不僅要激勵多代課,更要激勵上好課。
5、特優津貼:全體教師公認的特別優秀教師,無名額限制,縣市以上部門高標準考核認定,象領國務院津貼領縣/市政府津貼,不終身制。主要是對那些在教育教學工作在有特殊研究成果,并得到很好的推廣,對一所學校或一個地區的教育有一定的影響作用的教育及教學方法,可根據影響范圍的大小確定等級,或者說是以國家及省級,地市、縣確定不同的標準,使那些有才華的教師得到應有的報酬,真正起到激勵作用。
6、山區補貼:農村和邊遠地區的教師,另外給與補貼,應該是工資35% 。正如國家干部下鄉補貼,越偏僻地區,補貼越高,不終身制,離開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