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梧州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方案(2015-2020年)》出臺實施,其著眼點是讓優秀師資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方案》明確,要改善鄉村教師生活待遇,確保鄉村教師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工資水平,為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每月發放鄉鎮工作補貼300元,并嚴格落實自治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力爭到2020年全市鄉鎮中小學教師周轉宿舍基本滿足當地教師住房需求。
《方案》提出,要完善鄉村教師職稱評聘傾斜政策。其中,在鄉村學校任教累計滿20年,尚未取得中小學教師系列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鄉村教師,符合申報條件可直接申報高一級中小學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審通過即可聘在相應專業技術崗位;鄉村教師申報評審中小學教師系列、副高級以下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職稱外語合格不作為申報評審條件,按評審規定提交論文,但不要求發表論文;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資格的教師到村小、教學點任教的,到崗即聘。
《方案》明確,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要推進“本土化”培養。今后,我市繼續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農村小學全科教師定向培養計劃、地方免費師范生項目等鄉村教師補充機制,對已獲得教師資格證書、自愿到鄉村學校任教的人員,采取直接面試方式公開招聘;對自愿到縣級以下學校任教的高校畢業生,按照有關規定給予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補償。
為推動優秀師資下沉基層,《方案》還完善了交流輪崗和支教走教政策機制。《方案》明確將“在鄉村學校任教(支教)至少一年”,作為城鎮中小學教師評聘高級教師職務、評選特級教師條件之一,并且新增城鎮中小學教師要先安排在鄉村任教兩年。
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工資
目前教師工資以職稱取酬,由于學校中、高級職稱有名額限制,特別是高級。達到條件的教師遠遠多于限制的名額,造成資歷、學歷、能力、工作量、成果差不多的教師之間(尤其農村義務教育的教師)收入差距過大:高級與初級相差接近一半,而且嚴重影響退休待遇。
辦好學校,要靠90%以上教師。以教師職稱高低定工資,不僅不能真正的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大部分教師職稱原因收入差距過大,嚴重影響工作效率,特別是沒有晉上級職稱希望的,后遺癥一大堆。因為教師也是人,也存在心理失衡問題。
在失衡心理的驅使下,導致師資流失嚴重,無法跳槽的教師,產生的不良后果將越來越多,于是每次中、高級教師職稱評聘,教師之間、教師與領導、教師與聘委矛盾重重,給腐敗有機可趁。
因為職稱取酬的收入差距,有著太多的人為色彩,由此造成的不公平感最為強烈,教師工資以職稱取酬政策影響安定、破壞公平、損害干群關系、對和諧社會的構建造成嚴重威脅。為防止分配不公已日益從經濟問題造成民生問題演變為嚴重社會問題,因此通過工資改革"限高、穩中、托低",逐漸淡化職稱工資,或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工資。建立效率與公平辯證統一的收入分配,勢在必行。
提升教師幸福感不止于漲工資
教育話題是每年"兩會"的熱點,今年委員、代表們普遍將重點放在農村教師群體上,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建議。劉長銘等多位委員提出要提高農村教師工資,在此基礎上湯建人委員還建議從基層選拔農村教師。
提高農村教師待遇的呼吁早已有之,客觀地說目前農村教師收入確實相對較低。劉長銘委員提到,大學生到農村支教的政策,結果是農村學校成了他們的畢業入職訓練班。在收入較低的情況下,農村學校不足以留住優質人才,教育質量也就得不到保障。
委員們提出的兩個建議中,選拔基層教師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農村教師流失問題,但提高待遇顯然更為關鍵,畢竟即便是基層的教師,在考慮去留時待遇往往也是重要因素。
教師的收入
教師收入由:基本工資、教齡工資、績效工資、特優津貼等構成。
1.基本工資:教師按照教師資格定:小學教師3000元,初中教師3500元,高中教師4200元,大專教師4800元,大學教師5500元。(隨國民經濟增長)
2.教齡工資(含工齡):每年80元,隨著教齡增長。工齡工資的實行這不僅是對老教師的照顧問題,更重要的是鼓勵終身從教的思想,有利于教師隊伍的建設和教師隊伍的穩定。
3.課時工資:課時補貼按照實際上課按勞取酬原則,主要是鼓勵教師多代課,特別是年輕教師精力充沛,他們多代課,并得到應有的報酬,不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對他們的鼓勵。
4、績效工資:學期和學年獎金(取代職稱工資)。這部分獎金,只能占工資的10%左右。大家推薦競比實績,每學期學年評,不終身制。每個老師積極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勵工作出成效,優質優得,不僅要激勵多代課,更要激勵上好課。
5、特優津貼:全體教師公認的特別優秀教師,無名額限制,縣市以上部門高標準考核認定,象領國務院津貼領縣/市政府津貼,不終身制。主要是對那些在教育教學工作在有特殊研究成果,并得到很好的推廣,對一所學校或一個地區的教育有一定的影響作用的教育及教學方法,可根據影響范圍的大小確定等級,或者說是以國家及省級,地市、縣確定不同的標準,使那些有才華的教師得到應有的報酬,真正起到激勵作用。
6、山區補貼:農村和邊遠地區的教師,另外給與補貼,應該是工資35% 。正如國家干部下鄉補貼,越偏僻地區,補貼越高,不終身制,離開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