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以應試教育聞名世界,知識也是我們人類進步的階梯,正是有了教育我們的文明才一代代傳承下來。在我們中國的思想中,每個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為此很多的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上都會很嚴格,但是教育孩子也要一些技巧的,不能一味的批評來對待孩子,那么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第一種:繼承式教育
在教育下一代的時候,不少父母都會不自覺的想起自己的父母是怎樣教導自己的。當然,這里說的是好的教育方法。于是乎,我們或多或少的都會采取自己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中的好的方面同樣的教給自己的孩子,一代傳一代,這也就是大家口中經常說的家風。
孩子總是在模仿父母的行為,在不知不覺中受父母的影響,即使在長大成年之后,童年生活也會在潛意識中留下深深的印記。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這里,要表達的不是身份貴賤的問題,而是教育。怎么樣的父母就會教出怎么樣的孩子,這足夠證明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
如果你對自己的成長滿意,對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大致認同,那么不妨從模仿開始,繼承父母的教育方式,將之作為教育風格的基礎。
第二種:個性式教育
老話說的好,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這里的不同,不單單指的是樣貌,還有性格。人也是一樣,身為父母的你也許最有體會,一個性格比較沉默,不喜歡說話的人,即便是待在一群樂觀開朗,吵吵鬧鬧的人堆里,也可能只會感到格格不入,渾身難受。
人是難以長時間違背自己的個性的,同樣的,在教育孩子方面也一樣。我們不能要求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要做的就是看清并了解自己家孩子的性格,找出他的喜好,并且從孩子的個性出發,找出最合適的教育風格,才能長期堅持。
第三種:榜樣式教育
如果對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頗有微詞,也還暫時找不出孩子的性格走向,興趣愛好。那么,家長們可以嘗試著給孩子找一個榜樣,這個榜樣可以是孩子身邊的人,也可以是長輩,把作為榜樣的優點展示給孩子,讓孩子有一個目標,有一個方向。
當然,一段時間后可以換個榜樣,讓孩子一個個的學習榜樣的長處,并集齊于一身。當然的,家長們需要把控好這個度,不要過分的褒獎榜樣,不要過分的拿來跟孩子做對比,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厭惡,排斥心理。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應注意什么:
有創意的贊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贊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贊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鏈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緩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并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并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2
和孩子協商,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一到寒假,孩子很容易把學習拋在腦后。家長應當幫助孩子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有規律地鞏固生活作息時間。比如每天堅持讀一篇文章,練習一頁書法教材,誦讀一篇國學經典篇章,謄抄一篇好作文……這些都是對孩子有益處的。
家長不妨督促孩子執行學習計劃,在計劃執行過程中,及時發現孩子的進步,給予表揚。
必要的復習
一個學期過去,孩子的期末成績往往能反映出他的基本水平。為了更好地迎接新學期,家長應當及時幫助孩子梳理學習漏洞,幫助孩子把學習基礎打扎實了。
不妨把原先還沒做完的習題拿出來,鼓勵孩子做完,每天一個小時即可,整個寒假下來,絕對會有進步。
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小學生在寫作業時總是三心二意,磨磨蹭蹭。所以,在寒假的時候,家長就有更多的時間,用小技巧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在孩子面前讀文章,讓孩子挑出數字、顏色,寫出來;比如讓孩子參加畫畫的培訓班,或者練習書法教材,孩子興趣濃度高了,自然就能提高注意力,慢慢把好習慣帶到學業上。
提高作業質量
做作業的要求是看清題,抄準題,理清思路,一次做對,認真檢查。家長在檢查作業后,發現錯誤,不要直接告訴孩子哪兒錯了,而應讓孩子自己再仔細檢查。
及時糾正錯題
給孩子一個專用的“錯題收集本”,鼓勵孩子在做錯題時將題目寫進本子,然后按正確的方法重做一遍后,分析錯誤原因。以后反復看,就能避開做錯題的思維失誤。
做好讀書筆記和摘要
當孩子培養了每天讀一篇好文章的習慣時,不妨讓他做好讀書筆記和摘要。
①記下書名、作者;
②采摘生字、新詞及佳句;
③記錄重要人物和主要內容;
④在書上批注;
⑤列提綱;
⑥寫讀后感。
學會使用工具書
對于小學和初中生來說,最主要的是學會查字典。要有運用部首、音序等查字法迅速、準確地從字典中查出生字詞的能力,還要有聯系上下文語言環境選擇恰當的義項解釋詞語的能力。要具備這樣能力,就必須要求學生勤查字典,并進而養成習慣。
掌握閱讀步驟和不同類型文章閱讀方法
①學會閱讀的一般步驟:
初讀,了解全文大意,劃生字、新詞。運用工具書認字、釋詞,了解題目與內容的關系。
再讀,帶著“寫的什么”和“怎樣寫的”兩個問題熟讀,讀后分段寫出段意。精讀。抓住重點段落和重點詞語細讀,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②學會讀懂不同類型文章的方法:
家長指導孩子學習必須依各類文章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來閱讀。
比如,閱讀寫人的課文,先要弄清課文“寫了誰的什么事”,接著抓住表現人物性格和品質,掌握作者是怎樣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表現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質的。
再如,閱讀記事文,先弄清時、地、人、事,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其次弄清事情詳細經過和活動的重要場面;再次,總結“表現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