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牢固樹立“國策”意識,扎實做好“計生”工作
學年初,我們認真學習區教育局發的《區教育局xx年度人口目標管理責任書》,成立了由袁長春校長任組長、學校書記蔡丹為分管領導、女工主任朱襯云為計生主任的學校計劃生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崗位目標責任制,明確各自職責,并簽訂責任書。把責任目標、考核目標作為工作的目的,將每一個任務,每一個政策、每一項規定都落實到實處。
我們學校的涂老師,家里就是他一個寶貝,卻得了一千金,心里很不是滋味,不想辦獨生子女證。為了讓他解開心里的疙瘩,我們互相交流,在不同的聲音中,終于讓他有所收獲。
接到區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的《武漢市職工生育保險辦法》的通知,我們認真討論,并對女教職工作解釋,動員女教職工作長效避孕上環。耐心地講解長效避孕的好處和避孕套避孕的危險之處。劉芳老師身體瘦弱,不甘落后主動上環。在她的影響下,絕大多數的女教工們自愿上環,且表示為了不影響教學,將時間推遲到假期。為了讓女教工們安心工作,幸福生活,我們及時的將避孕套送到女教工們手上,放在她們的抽屜里。
為了落實計生工作,按照區教育局計生辦的要求,我們將吳三小在編不在崗的教師進行了一次摸底,確定李洪華老師為重點跟蹤對象。每月15號請她及時到學校填報表,并詢問她的身體狀況,宣傳計劃生育的政策,法規。她自己表示,安心養病絕不要第二個孩子。
二、和諧的校園需要“法”
如果給老師們半天的時間,坐在會議室里學習《婚姻法》、《女教職工保護條例》、《婦女權益保障法》、《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我覺得效果不大,而且死記硬背沒有什么作用。為了讓老師們既學懂又弄通法律知識,我們采取了以小組為單位學習的形式。并且發試卷進行考核,把各組考試的成績統計和分析。借區
女工委
開展的女工法律知識競賽,在全校開展“和諧的校園需要法”的活動。我校的張舟、胡秀娟、李娜三位老師特別突出,選送到區參加比賽獲得預賽的好成績,準備參加決賽。
在六年級的小女生中,我們做了一次“自我保護你懂得多少”的調查,結果是有一定的意識,但是不知道怎么去保護。六年級的小女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如果不懂得一點法律知識,就有可能上當受騙。在一個星期五的下午,利用班隊會的時間,對全校六年級的女生做了“青春期女孩如何保護自己”的心里輔導,從深圳一官員猥褻小女生事件談到我們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從啟東市一個50多歲的老頭喪盡天良猥褻一女孩說到我們認識的人中發生的案例;從青春期女孩發育的特點并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講到如何保護自己,同學們認真、緊張、興奮、的表情再一次告訴我,她們需要法律給她們撐腰、她們需要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她們需要我們大人的關心愛護。
三、良好的氛圍是和諧的前提
每年“三八”的紀念活動,是我們女教工工作的重頭戲。為了迎接“三八”的到來,我們群策群力想了許多好辦法,要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好的效果,給教工們一個驚喜。
我們制定了吳三小“三 八”活動方案,圍繞“和諧發展”這個主題,以“三八”婦女節為契機,大力宣傳和表彰一批女教職工先進典型,進一步引導學校廣大女教職工學先模事跡,盡主人翁職責,創新業績,爭當先進;進一步調動和發揮廣大女職工在學校改革和發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勵她們奮發向上,有所作為;關注女性身心健康,組織女教師開展生殖健康查體工作。“三八”期間,根據區教育局統一安排,我校要組織全體已婚育齡婦女進行“三查”(查孕、查環、查病)工作。“三查”普及率要達到100%,并做好女職工相關病情統計工作,為女教職工建立健康檔案,做好工作記載;繼續做好“女職工特殊疾病安康團險”推進工作。把此項工作作為“女職工愛心幫扶工程”的重要工作落到實處。本著為女教職工辦實事、辦好事的原則,及時做好續保工作,(最大限度地組織男職工家屬參保),真正為女教職工抵御重大疾病筑起一道經濟屏障。
我們做了7件實事:(一)全校評出“俏女人”7名。我們的條件是 1、業務素質高。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敬業精神,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業務技術精湛,爭創一流業績,有開拓創新精神。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敢于應對各種挑戰,并具有較強的竟爭實力,工作中勇于開拓創新,努力塑造新世紀女性的嶄新形象。
2、在學生眼里,做出色的老師,做富有愛心的媽媽;在同事心目中,做充滿智慧與激情的教學骨干;在社會舞臺上,塑造可親可敬的師表形象;在感情天平上,將更多的砝碼投向鐘愛的教育事業。
3、孝敬父母,公爹公婆,夫妻恩愛,家庭做到男女相互平等、尊老愛幼,鄰里關系融洽、家業事業興旺。
4、有生活情調,家庭生活幸福美滿。助人為樂,深受同事朋友的喜歡。
(二)學校為每位沒有退休的女教工以及在崗的臨時女教工投保。動員男教師的家屬投保,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三)組織并督促全校女教工參加“三查”做到有病早治,無病預防。
(四)組織理財講座 針對現在“炒股熱”有的教師盲目投資的問題,我們請華夏銀行的領導宣講有關理財的知識。
(五)為了豐富女教師們的業余生活,我們聘請有關的老師指導小飾品制作的方法。
(六)校門前懸掛橫幅“尊重女性、關愛女性、和諧發展”,激發全社會對女性的關愛。
(七)三月六日,我們精心的布置會場,一盆盆花、一簇簇綠色的植物表達男教師們的祝福,電子屏幕上滾動著學校領導的祝福和關懷,給了我們女教工們莫大的力量,幸福蕩漾在每位女教工的臉上。座談會上,“俏女人”王卉、鮑世鳳等精彩的演講,她們暢談生活、家庭、學習、工作、理想。生動的實例、身邊的典型激發、感染著我們每一個女教工。座談會將表彰、文藝節目、小型游戲、抽獎、奧運知識搶答于一體,隆重、簡樸、快樂。
和諧的家庭給和諧的校園爭光添彩,我們意識到了這一點。利用休息時間閱讀許多關于家庭的書籍,將優秀的文章和好的做法推薦給我們每位女教工。“讓丈夫幸福的技巧”女教工們明確了,給丈夫一個緩沖區;給丈夫保留個人空間;給丈夫做忠實的聽眾;關心他們的需要。“當父母與孩子意見相左時”她們覺得應該做朋友型、商量型、知道型的家長,不能做專制型的家長。同時,爭對婦檢中出現最多的病例(乳腺增生)印發了乳房生理、 疾病、等有關的文章,以及影響女性健康的十大壞習慣,讓她們了解自己,從而更好的保護自己。
xx年匆匆流過,聽一聽、看一看、想一想、哭一哭、笑一笑,不用說,人生能有幾回合。痛也過,苦也過,笑也過,咱們為什么不快樂的生活?愿我們吳三小的每位女教工每天開開心心,身體健健康康,小家過的紅紅火火,工作干得順順利利,在我們吳三小這個和諧、溫暖的大家庭里自由、快樂的成長!
2
濟寧學院女工委在校黨委和省高校工委等上級組織的領導下,在濟寧市婦聯、工會女工委和學校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努力為女教職工辦實事、辦好事,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加強學習,提升素質
一是注重對黨的政策理論的學習。帶領女教職工認真學習, 提升女教職工綜合素質。全面慣徹黨的十八屆、十九屆歷次會議精神,認真學習貫徹執行*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對群團改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牢牢把握群團改革正確方向,努力開創黨的群團工作新局面。學習了王滬寧在工青婦科僑群團組織班子成員會議上的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扎實做好黨的群團工作等。
二是注重女性相關知識的學習以及健康保健知識的學習。參加女職工工作的學習培訓、訂購女性相關書籍、報刊閱覽,踏實為女教職工服好務。
二、依靠骨干,做好日常女工工作
我校工會現有44個分工會,每個分會都設有女工委員。緊緊依靠這支隊伍,為全校女教職工貼心服務。
一是激勵女職工立足崗位爭先創優,建功立業,涌現出一批女職工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每年三八節都進行表彰先進,激勵全體女教職工為推進我校跨越式發展而努力奮斗!
二是每逢三八婦女節都為女教職工組織健身長跑活動或趣味運動會以及多項活動。
三是關心青年教職工及離異單身教職工的婚戀問題。每年組織單身教職工參加高校聯誼或屬地的一些各類相親活動。
四是關心女教職工身體健康。為女教職工進行專項查體,為身體健康提供保障。舉辦女性健康講座,每年邀請專家教授以及中醫養生專家,傳授健康知識,解答疑難問題。
五是根據要求按時組織50歲以下的女教職工進行計生查體,按照規定辦理相關計生手續,按照規定要求,按時報送表格,多年來我校從未有違反計劃生育的情況發生。
六是關愛患病住院女職工的身心健康。代表校黨委,在女職工患病住院期間都前去看望問候,使女職工感受到黨的溫暖。
三、鼓勵基層,創新形式
1、在做好全校女職工工作的同時,鼓勵分工會女工委員組織開展工作。
2、各分工會自行采購關于女職工勵志以及“書香三八”活動學習參考用書,分頭學習、共同提高。
3、各分工會自己建起了活動室,因為活動室就在身邊方便了,我們就鼓勵女教職工多多參加有益的健康活動等等,為此豐富了女教工的業余生活。
4、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評審辦公室組織、山東女子學院承辦的20*年度全省"女性與傳統文化"專項課題立項評審工作中我校陳靜老師主持的“李清照詞英譯策略的對比研究??以王紅公、許淵沖譯本為例”、周爭艷老師主持的“中華傳統女德與當代女大學生生活價值觀的塑造培養研究”獲得立項。獲得兩項20*年度“女性與傳統文化”專項課題。
四、利用民間組織開展活動,豐富生活
1、我校工會已經成立了幾個文體協會,每個協會里都有女教職工參與,有的協會女職工占據多數,有的協會女職工活動踴躍,女教職工們在活躍校園文體活動,豐富業余生活方面發揮很大作用。
2、教職工合唱團(大多數是女性)每周組織一次練習,每周一歌,受到了女教職工的歡迎。
3、排舞堅持每周一次定時訓練,準備以后在校運動會上進行表演或參加省市舉辦的排舞比賽。
4、組織教職工參加了每周一次的八段錦練習。
五、貫徹落實上級工作要求
1、積極參加濟寧市工會女工委以及濟寧市婦聯的活動,積極為濟寧市婦聯推薦了濟寧市政協委員,濟寧市男女平等
專家智庫專家,濟寧市婦聯“新農村新生活”培訓公益講師,濟寧市“身心健康方面”的培訓公益講師。為市工會女工委推薦了濟寧市流動女職工學校公益講師,周爭艷老師被聘為濟寧市“親子教育方面”的培訓公益講師,孔凡華老師被聘為濟寧市“身心健康方面”的培訓公益講師,女職工素質教育培訓師資庫。
2、和濟寧市婦聯市、市工會女工委聯系緊密,積極參加市婦聯、市工會女工委組織的各項活動以及培訓、觀摩會。
3、參與了濟寧市婦聯組織的為新農村、新生活美麗鄉村參觀觀摩評分。
4、組織女教職工參加市工會女工委組織的職工家庭幸福林“同植一棵樹 共筑一個家”的植樹節大型公益活動。以家庭為單位領養樹苗,在濟寧市職工(勞模)家庭幸福林參加“同植一顆樹 美化一個家”植樹活動。。
5、加強合作,共同探討、積累高校與部門聯合服務社會的經驗,共同研究推動女性教育和權益維護工作。
6、我校女教職工積極參加校外書法、美術活動。濟寧市為慶祝“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展示女職工的聰明才智和熱愛生活、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活躍女職工的文化生活,發現和培養女職工藝術人才,濟寧市總工會、濟寧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濟寧市文學藝術聯合會決定共同舉辦組織了“中國夢?勞動美?巧手展風采”濟寧市女職工慶“三八”才藝作品展,參加省市書法、美術以及制作活動多次獲得大獎。因參加濟寧市的書畫大獎賽,我校美術系的一位老師作品受到歡迎并被聘請為濟寧市書畫協會副*。
7、濟寧市婦聯發出的:按照市婦聯的倡議組織我校女教職工參加了市婦聯組織的“手牽手、心連心”??公開招募“愛心媽媽”。為了幫助孤困、留守兒童,讓這些孩子度過難關,愛心公益活動。
8、按照濟寧市總工會女工委的要求,我們向向濟寧市女職工學校推薦了五名流動講師。
9、根據上級要求組織女教職工參加了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知識競賽。通過法律法規學習及競賽,促進女教職工工知法,學法,守法,用法和和依法維護女教職工合法權益益和特殊利益。
10、根據省教育工會及濟寧市總工會女工委要求:做了女教職工維權宣傳活動。
11、根據全國及省市總工會的部署,按照市工會要求在全校廣大女教職工中開展 “寫家書•傳親情”活動,并把優秀作品上報省市。
12、按照濟寧市婦聯的倡議書要求,我校組織教職工參加了在全市范圍內救助貧困兒童的活動。
13、按照省高校婦工委通知要求,組織開展了山東省第十屆“十佳兵媽媽”推選活動。
14、根據文件要求,為加強省婦女兒童智庫建設擇優推薦優秀專家及人才上報省市婦聯。
15、據高校工委教育工會文件要求,2017年12月我校在青年教師師德征文活動中,我校青年女教師共征集文章16篇,根據高校工委教育工會文件要求,經專家初評后上報8篇文章。全省經過重復率查驗、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出一等獎9篇,二等獎19篇,三等獎25篇,優秀獎 36篇。我校獲得一等獎1篇(姜沛心)、三等獎2篇(李紅、張亞敏))、優秀獎2篇(張鐵薈、張絮)。
六關愛女教職工的工作、生活、
1、教職工最最關心的應該是子女就學,特別是做媽媽的更應該是這樣。我們每個暑假都為教職工負責聯系幾所學校,每年協調七、八十名教職工子女入附屬學校就學,為了教職工的切身利益,一個假期都無法按照正常的假期休息。
2、推出了我校一位女教授作為濟寧市代表參加山東省婦女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代表。
3、組織對部分困難教職工子女、特別是困難單身女教職工幫扶送教育活動
4、有1名系里的教師家有重病人且家庭困難,家中種有蘋果樹,蘋果成熟后無人采摘、銷售,我們就組織教職工為她發出通知,聯系教職工以及社會各界,為她銷售沒有人管理的蘋果,獻出一份愛心。
七、加強校際之間以及各界的交流
我們不但經常組織女教職工座談會,同時也注重與其它高校間的交流、互相學習。在接待曲阜師范大學、臨沂大學、棗莊學院工會同行來我校調研和我們去山東農業大學、青島海洋大學、山東科技大學、曲阜師范大學學習以及駐濟高校日常交流中,特別重視女教職工工作上的經驗交流。
20*年以來,我校在女教職工工作方面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省教育工會以及上級要求還有很大的距離。作為我校女職工人數占全校教職工人數的一多半,我們打算下一步更加重視女工工作,創新女工工作,更加規范女職工工作。以主人翁的意識、開拓進取的精神去助推女工工作的開展。充分發揮“半半邊天”作用,積極參與民主主管理,為學校各項事業發展作貢獻。在師德師風建設中發揮女教職工組織的作用。配合校上級工會,鼓勵女教師“以德為本”,“以德律已”,“以德育人”用高尚的師德情操,天私的奉獻精神,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淵博的學識,為培養*義合格人才服務。在學校科學研究工作中,發揮女教職工的作用。
3
首先,朱敏對所有關心婦女工作的老師表示了衷心的感謝和真誠的祝福,并對2019年婦女工作提出期許。蔡云澤從強化“一個引領”、搭建創優、服務、創新“三大平臺”,開展"婦女之家"建設等方面對2018年度婦委會工作進行了總結,并對2019年工作重點提出了要求。
今年,校婦委會圍繞深入落實黨的十九大、婦女十二大精神和上海交大“雙一流”建設目標,重需求、塑品牌、強服務、擴大受益面,積極發揮婦女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團結女教職醫護員工和女大學生,在凝聚婦女力量、維護婦女權益、服務婦女需求、提升婦女素質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績。通過婦女工作小組、青年女教師人文科普講師團、女教授聯誼會、青年女教師聯誼會等平臺,與校工會女職工委員會協同,開展了“健康、優雅、智慧、親子”系列主題活動,如女教授女主任醫師創新沙龍、單身青年交友聯誼、親子溝通講座等。在持續開展的“婦女小家一家一品”品牌創建活動中,已有38家二級單位開展了品牌創建工作,較2017年增長4家。同時積極提升媽咪小屋的服務質量,2018年又增加9家單位獲得上海市星級“媽咪小屋”稱號。
在協助做好基礎教育方面,校婦委會與校工會聯手,主動作為,策劃了關愛“交小苗”系列活動,如協同各方舉辦首屆交小苗暑期成長營,解決教職工子女后顧之憂;協同附屬兒童醫院舉辦交小苗春季秋季健康咨詢,讓教職工在校內就能看上兒科專家號;協同附屬學校做好家長懇談會、招生咨詢會等交流活動,讓教職工第一時間了解附屬學校教學理念和招生要求;協同閔行區教育局、江川學區辦等為附屬學校發展切實解決問題,做好思源基礎獎教金評審,鼓勵附屬學校的創新發展。
校圖書館工會*華靖、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女工委員黃海燕、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工會副*陶衛、外國語學院女工委員楊曉紅、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女工委員李亞紅和黨政辦女工委員王云麗等6家單位婦女工作負責人分別交流發言,介紹了所在單位的婦女特色工作。
最后,張安勝講話。他充分肯定了校婦委會、婦女干部及所有關心婦女工作的老師們一年以來的辛勤付出,代表學校表示感謝。他同時提出四點希望:一是增強政治性,牢固樹立群團組織跟黨走的核心觀念;二是把常規工作和創新工作相結合,實現自身素質能力和組織服務質量的雙重提升;三是在保持婦女活動特色的同時,提倡平臺資源共享和多項活動的融合;四是擴大婦女工作中各類活動的覆蓋面,讓每一個教職醫護員工都能體會到組織的關懷。
總結交流會后,與會人員在輕松的氛圍中參加了手工包DIY體驗課程,并圍繞如何挖掘各自特長與資源、共享開展活動等展開了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