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
20XX年,蕭山區殘聯在市殘聯的指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殘聯工作會議精神,根據《杭州市20XX年度區縣(市)殘聯工作目標考核的通知》要求,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圓滿完成了市殘聯年度工作目標考核的各項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完善政策體系,建立健全制度保障
根據區政府第74次區長辦公會議上提出殘疾人保障政策與杭州主城區接軌,實現同城同待遇。結合《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全面小康進程的實施意見》(蕭政發〔20XX〕90號)等文件精神,區殘聯積極與市殘聯對接,結合主城區殘疾人保障政策對我區現行殘疾人保障政策進行了全面論證研究,并聽取了區相關部門的意見。結合我區實際,對殘疾人生活保障、教育就業等方面的政策進行了修改完善,對政策進行了細化。我會聯合區財政局、區人社局制定了《杭州市蕭山區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全面小康進程的實施辦法》(蕭殘聯【20XX】67號),于2018年1月1日開始施行。
二、加強協調,統籌推進殘疾人工作
為順利完成目標和年度工作任務,區殘工委專門下發關于《蕭山區疾人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重點任務分工》和《20XX年度蕭山區殘疾人工作要點》等征求意見通知,廣泛征求各殘工委成員單位意見,召開殘工委會議,明確責任,分工到位,確保工作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在此基礎上,我們根據市殘聯工作目標考核內容,分解下發了《關于下達20XX年度蕭山區鎮街殘聯重點工作目標考核內容的通知》,明確了鎮街年度工作任務指標。
三、扎實開展工作,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全面推進
一是關注民生,加大殘疾人救助力度。將符合救助的困難殘疾人群體全部納入幫扶工程,為全區12054名困難殘疾人發放生活補助資金4774.3647萬元,為11576名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5597萬元。繼續落實殘疾人津貼、養老保險等救助制度。今年為31098名殘疾人發放津貼1409.315萬元;為3702名殘疾人發放自謀職業、靈活就業購買養老保險補助資金1946.75萬元;對35戶困難殘疾人家庭危房實施救助,發放補助資金35萬元;為持證殘疾人統一購買社會團體意外險,為名困難殘疾人為1901名困難殘疾學生及困難殘疾人家庭子女發放助學補助347.75萬元,困難殘疾人目標人群實現100%覆蓋。
二是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明顯提升。區殘疾人服務設施建設全面改進,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殘疾人托養中心、特殊康復中心、仁愛家園等服務機構開展托養康復服務累計達到20余萬人次。扎實推進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站建設,目前已建成2家社區康復示范站,為殘疾人提供有效、便捷的康復服務創造了條件。
三是扎實推進殘疾人康復工作。重點推進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康復器材配送和康復人才培養工作,做好殘疾人助聽、助視、復明、助行等常規康復項目,按時完成省市下達的年度工作任務。全面推進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并結合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與需求專項調查行動實施殘疾人精準康復需求調查,開展精準康復服務,全年共為全區2589名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提供了助聽、助明、助行康復項目服務,發放康復補貼782.67萬元。切實提高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率,截止目前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率已達到97.08%,輔助器具適配率達到99.58%。
四是做好殘疾人創業就業幫扶。根據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確認、征收有的關規定,對全區1500余家分散就業單位和全區福利企業中安置的殘疾人進行了確認,企事業單位中全年共安置殘疾人就業4307人,截止11月底,今年已征收殘保金1.2億元。依托各級資源,開展殘疾人就業技能。全年共為1100余名殘疾人開展果樹、苗木種植、盲摩、攝影、盲人電腦、美容美發、文本處理、編織、電子商務、微商、西式布點等培訓,開展苗木種植、果樹種植、西式面點等就業技能培訓,提升了殘疾人就業技能,為就業打下基礎。搶抓“互聯網+”發展機遇,通過“四個結合”積極打造助殘扶貧科創園,并以此為平臺發動全社會力量引導鼓勵殘疾人通過電商創業就業,組織電商免費教學培訓7次,培訓殘疾人150余人,帶動70余名殘疾人從事電商工作。進一步做好就業推薦工作,登記招工企業25家,為60余名有就業需求的殘疾人進行就業登記,推薦45名殘疾人到企業就業。扎實做好創業扶持,為殘疾人發放各類創業補助380余萬元。
五是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積極開展節日活動,在“全國助殘日”、“殘疾預防日”等節日,組織開展大型廣場咨詢便民服務及廣場文藝演出,號召全區各殘工委單位及鎮街廣泛開展扶殘助殘活動,開展助殘日主題活動20余場,服務殘疾人1200余人次。積極做好來電來訪,疑難解答工作,及時處理,未出現殘疾人信訪重大問題和越級上訪。截止11月,區殘聯受理來信來訪均已辦結,接待普通來電來訪業務咨詢1000余人次。結合春風行動、高溫慰問和民情雙訪,區殘聯和社會各界為全區9870多戶(人)困難殘疾人送去慰問金和實物共計581.7萬元。
六是完善殘疾人基礎信息數據。全面推進動態更新調查,歷時1個月,以入戶調查、電話詢問等方式對全區30414名殘疾人進行調查登記。為確保數據準確,區殘聯加強督查指導,及時跟蹤所聯系鎮街、村(社區)調查進度,加大對調查小組入戶調查、調查登記表、數據錄入等的檢查督導力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七是加強殘疾人事業宣傳。充分利用蕭山主流媒體、微信等宣傳平臺大力宣傳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扶殘助殘實事好事和典型,區殘聯系統共報送信息83篇。在蕭山電視臺、蕭山日報、蕭山網共刊播其他信息28篇。6月初開通蕭山殘疾人事業微信公眾號號以來已推送信息44條。
八是積極開展結對幫扶。蕭山區殘聯積極聯系建德市殘聯,通過政策扶持、對口幫扶援助措施,幫助解決建德市殘疾人事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和實際困難,促進建德市殘疾人事業協調發展。20XX年,支持建德市殘疾人康復(托養)配套建設,提供對口幫扶資金40萬元。
四、創新創優工作
1、“四個結合”推進省殘疾人電商創業就業孵化基地試點經驗得到熊建平副省長批示。
2、殘疾人競技體育創佳績,在墨西哥舉行的20XX世界殘奧游泳錦標賽中,我區殘疾人運動員徐海蛟斬獲了男子S8級400米,100米,50米自由泳等項目6枚金牌,1枚銀牌的好成績。
3、殘疾人文藝匯演成績優異,組織來佳俊、胡軍和聾人舞蹈隊參加浙江省第八屆殘疾人文藝匯演,來佳俊的鋼琴獨奏《鐘》分別獲得省文藝匯演的金獎,胡軍的越劇清唱《老劉成親》分別獲得省文藝匯演的銀獎,聾人舞蹈隊的舞蹈《親愛的小孩》獲得省文藝匯演的銀獎。
4、殘疾人就業有突破,在1名殘疾人因身體不符合招錄要求的情況下,經殘聯、組織部、人社局、民政局共同努力,破格被特招為社工干部,目前已經在公示當中。
5、殘疾人電商創業經驗在省政務信息專報中刊登,為殘疾人量身定制無障礙設施器材、為康復兒童接受免費體檢信息在市殘聯微信公眾號進行推送。
五、存在的問題
(一)殘疾人證的規范管理。殘疾人證是認定殘疾人類別、等級的合法憑證,是殘疾人享受國家和地方政府優惠扶助政策的重要依據。目前核發的第二代殘疾人證有相當一部分是按照2009年前的評定標準評定的,評定的標準低,評出的殘疾等級高,在殘疾人政策沒有普惠前沒有產生多大社會影響,但普惠政策落地后,導致殘疾人在享受政策補貼上不公平,殘疾人反響較大。
(二)殘疾人融合發展程度不夠。對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殘疾人工作融入社會大格局,殘疾人平等融入社會生活還有差距。特別是在殘疾人就業、教育、文化體育活動等方面還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受限,融合發展還不夠全面。
(三)殘疾人參與社會活動率不高。公共服務機構無障礙信息服務建設還不夠到位,硬件設施配套還不夠健全,如無障礙設施建設、無障礙視聽服務等都要進一步完善。
六、明年工作打算
2018年,我區殘疾人工作總的目標要求是: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兩個體系”和殘疾人事業“十三五”目標任務,突出工作重點,狠抓薄弱環節,辦實事、求實效,切實提高殘疾人生產生活水平,加快推進殘疾人全面小康進程。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努力抓好“三件大事”
一是抓好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學習。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堅持以殘疾人為本,著眼解決殘疾人最直接、最迫切、最現實的困難,切實轉變作風,真抓實干,積極推進殘疾人工作理念創新、機制創新和模式創新,努力縮小殘疾人和健全人、城市和農村殘疾人生活水平的差距,讓殘疾人過上更加幸福、更有尊嚴的生活。
二是抓好殘疾人全面小康實施辦法的落實。重點抓好我區殘疾人全面小康進程實施辦法的落實,努力為殘疾人提供更加可靠的社會保障。堅持全覆蓋、;、多層次、可持續方針,保障殘疾人各項救助補助政策與中心城區全面接軌,抓好各項保障政策的查漏補缺,鞏固完善殘疾人“應保盡保、應補盡補”成果。辦法實施后,殘疾人在醫療救助、教育保障、就業扶貧等方面全方位與中心城區同步,為推進我區殘疾人實現全面小康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抓好殘疾人干部隊伍建設。結合全區殘聯系統換屆選舉,加強對新一屆殘疾人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和人才培養,提高殘疾人工作隊伍專業素質和履職能力,提高殘疾人工作隊伍的專業化水平,為殘疾人事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二)合力促進“三個融合”
一是促進教育融合。聯合教育部門按照“進得去”、“學得好”、“出得來”要求,全面推進融合教育,力爭讓每個殘疾孩子都享受平等教育。完善送教上門服務,為殘疾學生創造就讀便利,繼續鞏固殘疾孩子義務教育零拒絕的目標。加大對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庭子女的幫扶力度,給予特殊關照,以殘疾學生的職業發展和社會參與為目標,進一步解決好走出校門、融入社會的問題。
二是促進就業融合。推進殘疾人就業扶貧工作,促進就業融合。認真落實殘疾人按比例就業的要求,依法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安排殘疾人就業崗位,通過崗位預留、崗位補貼、靈活性就業等方式使更多殘疾人獲得融合性就業崗位。搶抓“互聯網+”發展機遇,發動全社會力量引導鼓勵殘疾人通過電商創業就業,促進殘疾人電商業創業就業,增強自食其力的能力。建立支持殘疾人就業創業專項資金,鼓勵和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為殘疾人自強、自立創建條件。舉辦殘疾人專場招聘會,為殘疾人就業提供服務。
三是促進文化體育融合。緊緊圍繞全國助殘日、國際殘疾人日等重大活動的主題,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系列助殘活動,引導廣大殘疾人走出家門,融入主流社會。實施文化精品戰略,推動殘疾人特殊藝術走向社會大舞臺。繼續開展文化助殘“五個一”工程活動,不斷豐富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不斷探索殘疾人文化發展模式,推進“殘疾人文化進社區”工作,推進殘疾人文化示范站建設活動。以迎“亞運會”、“亞殘會”為契機,深入開展殘疾人群眾體育工作,推進“殘疾人體育進家庭”、“殘疾人體育健身示范點”等項目,組織殘疾人廣泛參與社會群眾體育展示和交流活動,努力推進殘疾人群眾體育與社會體育的融合發展,殘疾人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協調發展。
(三)扎實推進“四項工作”
一是推進國家智能化殘疾人證換證試點工作。以國家第三代智能化殘疾人證換證試點工作為契機,著力推進殘疾人證辦理“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殘疾人基礎信息數據,強化殘疾人證管理水平,創新社會應用。換證后,殘疾人通過自助服務設備就可可查詢已享政策、就業申請、培訓報名等操作服務,大大提升為殘疾人服務的能力。
二是推進無障礙社區創建工作。以“政府主導、部門協同、鎮街申報、社區創建、社會支持”的原則,以將創建浙江省無障礙社區與打造具有出界名城風貌的現代國際化城區有機結合,充分考慮殘疾人的特殊需求,加快對社區建筑物、公共設施和貧困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和建設,解決影響殘疾人等群體基本生活的家庭和社區環境障礙,全方位提升社區無障礙環境建設水平。
三是推進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工作。以推進《殘疾人康復和預防條例》為重點,大力實施殘疾預防行動,開展一系列衛生健康主題教育活動,提高公眾殘疾預防意識,減少先天性缺陷發生和致殘;進一步做好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成人康復救助等重點康復項目。全面統籌殘疾人康復人才和設備資源,提升精準服務能力,建立多元化康復服務體系。
四是推進殘疾人托養服務建設。充分發揮區殘疾人托養中心、社會福利院、仁愛家園等公益機構作用,為殘疾人提供高質量為生活照料、生活技能訓練、康復訓練的托養服務服務,切實幫助解決殘疾人家庭特別是“重殘人員”家庭的實際困難。
2篇
20XX年,全區殘疾人工作以貫徹落實殘疾人全面小康相關政策為重點,不斷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措施,健全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順利完成了全年各項工作任務目標。主要做好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制度落實,強化殘疾人民生保障
一是貫徹落實四項補貼制度。全面貫徹落實省、市關于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殘疾人康復補貼和殘疾人社會保險補貼四項制度,摸底補貼對象,為2141名困難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453.79萬元;為2790名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710.87萬元;為51名殘疾兒童發放康復補貼78萬元;為全區6541名殘疾人免費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貼120萬元,并享受住院報銷提高20%,實現了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為26名困難殘疾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補貼2.85萬,11名個人就業殘疾人參加職工養老保險補貼2.34萬;為所有持證殘疾人投保意外傷害保險補貼4.79萬元。
二是完善基本生活保障工程。規范審批流程,對低保、低收入重度殘疾人實現了應保盡保,全區共有405名重度殘疾人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工程,發放補助資金331.31萬元。
三是做好慰問及其他救助工作。20XX年元旦春節期間,各級走訪慰問殘疾人家庭1092戶,發放慰問品、慰問金共計67.05萬元。為14名本人或家庭成員罹患重病的殘疾人申請省級愛心助殘特殊救助資金共計13.64萬元。為19名困難家庭殘疾兒童申報省“福彩牽手?關愛殘疾孩子??兩千名困難殘疾人孩子專項資助”項目,每人資助1000元。排查農村殘疾家庭自有住房,把好危房鑒定關、改造關,做到“發現一戶、改造一戶”。
二、狠抓專業服務,提升殘疾人康復水平
按照精細化、標準化、規范化服務要求,以機構康復、社區康復、家庭康復、上門康復、遠程康復為基礎,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的殘疾人康復服務工作。
一是加強機構康復軟硬件建設。區康復中心增設多個專業性功能教室,提升腦癱兒童康復訓練硬件設施,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提升康復技術,完善內部管理。目前收訓兒童34名,成人10名,成效明顯,被省殘聯評定為“省級定點康復機構”。
二是完善社區康復各項功能。加強社區康復站(室)規范化建設,推進社區公共服務資源和社會服務資源的共享。落實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補貼政策,拓展區級輔具中心功能,充分滿足殘疾人個性化輔具需求,做到應補盡補。會同市慈善總會為全區232位貧困精神病人發放生活救助費用11.6萬元。為496名白內障患者進行免費手術,為5名貧困殘疾人開展助聽、助明、助行等三助項目,為39名殘疾人進行輔具適配補貼,合計投入8.5萬元。
三是提升康復工作成效。為48名殘疾人家庭開展無障礙設施進家庭項目,投入資金15.8萬元;為13名殘疾人開展上門康復,6名成效顯著;完成第一期遠程康復工作,為30人開展康復服務,投入資金15萬元。殘疾預防事業取得長足發展,成功申報成為“全國殘疾預防綜合試驗區”創建單位。
三、狠抓增收增效,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
一是探索精準扶貧脫貧模式。繼續做好基層黨組織和殘聯干部結對幫扶殘疾人工作,做到組團式結對,網格化服務,精準化扶貧。通過全區9個涉及不同產業的助殘扶貧基地,帶動扶持162戶困難殘疾家庭,補助扶貧種苗款47.90萬元。對93戶生豬退養殘疾戶開展“三送一問”工作,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全部順利實現退養轉型。
二是多渠道推動殘疾人就業創業。與區委組織部等部門聯合下發《秀洲區關于促進殘疾人按比例就業的實施意見》,落實了20XX年殘工委成員單位招錄在職在編殘疾人干部1名,進一步促進殘疾人就業。通過殘疾人招聘會、就業援助月等活動,向用人單位推薦殘疾用工100余人次。為73名殘疾人發放創業、參保、燃油補貼共計6.42萬元。
三是參加技能競賽和創新大賽。選拔11名殘疾人選手參加嘉興市第四屆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6個項目的比賽,取得2個三等獎。圍繞電子商務、文化創意、互聯網高科技等產業,挖掘心韻殘疾人文化藝術基地、史群羊毛衫網店等2個項目申報參加20XX年“創新浙江”助殘幫扶創業創新大賽。
四、狠抓氛圍營造,豐富殘疾人文藝生活
一是強化殘疾人組織建設。召開了區殘聯*團六屆三次會議,調整和增補了4名區殘聯第六屆*團委員,選舉了*團*和副*,并進行了相關人事任免。
二是開展助殘日系列文藝活動。承辦嘉興市第二十六次“全國助殘日”活動啟動儀式暨浙江省“中國夢、兩美情、殘健行”特殊藝術進秀洲巡回演出活動,舉辦第二屆殘疾人文體節文藝展演,各鎮、街道開展各具特色的助殘日系列活動,豐富殘疾人精神生活。
三是提升殘疾人特殊文化品牌。開展殘疾人攝影、農民畫創作的培訓和采風活動,選送優秀作品參賽、參展,獲得市級獎項15個,在杭州浙江畫院承辦了嘉興市殘疾人農民畫展。油車港鎮舉辦殘疾人藝術作品慈善義拍活動,25幅農民畫、十字繡及書法作品拍出11.74萬元,跨出了殘疾人藝術作品產業發展的第一步。
四是營造“助殘、自強”社會氛圍。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全面小康進程的實施頒辦法》和殘疾人事業“十三五”規劃,從制度上規范了殘疾人事業的發展。舉辦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成就展,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廣泛宣傳殘疾人事業發展,進一步營造扶殘助殘濃厚氛圍。以區“陽光?愛心”助殘志愿服務活動為載體,完善志愿者組織體系,指導開展特色志愿活動,探索志愿助殘新模式。